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叶圣陶老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讲述其父教授作文的事,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叶老要求孩子们每天必须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鸟、路径山峦均可收于笔下。纳凉时,叶老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们把当日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写得不好”之类的话,较多的是说“我懂了”与“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孩子们便调整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叶老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再读下去。”叶老教子作文,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1.作文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2.作文的材料要到生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生活作文谈到什么是生活作文,想起叶至善先生回忆父亲叶圣陶是怎样教自己写作文的事情。据说,叶老从没有教过叶至善他们如何去谋篇布局,如何去选材构思,如何去挖掘内涵……叶老的要求很简单,多读书,多观察生活,每天在街头巷尾看到的新奇趣闻,在路上听到的大小琐事,在学校得到的一知半解等等,都是写作文的材料。叶老对他们作文的评价从来也不简单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理论家。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是他长期从事写作实践和教育工作的理论概括,内容丰富,认识深刻。认真学习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前作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求语文教学科学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在七年多以前,叶圣陶先生就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我们在系统地研读了叶老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著后,深感叶老的话切中了作文批改的弊端。为了进一步学习叶老的教育思想,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寻求作文教学改革的途径,我们对芜湖市17所区市级重点小学及其他小学的134名中、高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文评价应该多样化、如何多样化以及多样化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一、必须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和规范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优化和和谐发展。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作好文;实现叶老概括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老论述语文教学的一篇代表作品.诗中对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提出了精辟而深刻的见解,值得认真研读.现将这首古体诗译为语体,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而作文教学思想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文教学改革的许多实际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叶老。本文试对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作一初步探究。一、小学作文训练的性质作文是语文教师十分熟悉的话题。可是,对于小学作文训练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有的同志则或者没有考虑,或者没有想清楚。近年来,出现一种对学生作文要求过高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题目是《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开始,我对文题感到好奇,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了解到叶老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从中受到某些启示和感悟。既是著名教育家又是作家的叶圣陶老先生,怎么可能不教孩子作文呢?原来是他的教法与众不同,对孩子不刻意要求,而是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叶老的具体做法是:仅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多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其便,但是读了些什么书,读懂了些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些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  相似文献   

10.
“读写例话”是小学高年级通用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研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先进经验之中,着重研究并吸收了叶圣陶先生编写教材的经验。叶老一贯认为,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于为学生独自看书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于培养独立看书作文的能力并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能力的长进和习惯的养成得靠训练,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他近年又明确提出;“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叶老的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用文字说话。叶老指出:“而形诸文字,必须不多不少,有条有理才行。”文成于思,所以叶老强调“作文必须组织。”学会构思是学会作文的重要一关。 (一)作文构思的纵横线作文构思就其文章的形成可分为构思的纵向和横向线。纵向线是想出作文的提纲,它主要是对作文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的思维活动。它为作文搭起了“架子”,勾出了“轮廓”,作文怎样开头、怎样  相似文献   

12.
<正>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叶老说:“教学生作文,要端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作文不是装饰品,不是生活的点缀,不能认为我现在作文了,就要说漂亮的话,在生活中人是非说不可的,作文无非是用笔来说话,这是生活的需要。”这番话是1982年张寿康《春日访叶老》一文中透露的。 叶老清楚地告诉我们:作文是人们的书面讲话。你嘴上说什么,再用文字写出来。你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说过:作文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及不到的地方就作文。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通顺。而要做到通顺,叶老说“最要紧的是锻炼语言习惯”,认为“语言习惯好,写的文章就通顺了”。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叶老说这话听来似乎挺神秘,其  相似文献   

14.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语文中考改革可谓年年推进,步步深入。中考这根指挥棒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尤其令人关注的是1998年以来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只要求考生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据《语文报》的《只考一篇作文》一文介绍,“这项改革经过三年的实践,使闵行区的语文教学收到了成效。”该文还引用了叶老的论述“人生一辈子都在临到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来论证此举之正确性。平心而论,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同志都知道,近年来,语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也的确存在不重视作文的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一论述,言简意明,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指明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本期编发几篇作文批改方面的经验体会,供教师参考。关于作文批改,叶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在这里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作文批改的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老先生讲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由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多年来 ,作文的改革由“作文从内容入手”到“作文要有所为而作”,都是以“生活”作为作文兴趣的源头。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 ,作文的“评改”同样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切入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把握好三个“改”。一、发挥集体智慧的“评改”叶老对作文评改曾有“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的论述 ,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懒办法 ,是不负责任。其实不然 ,实践证明一节好的“评改”课 ,要比教师加…  相似文献   

18.
叶老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使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果没有生活内容的积累,何来学生作文时真情实感的倾吐。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他从事教育工作76个春秋,其中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从事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研究,叶老创立了完整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其中,关于作文和作文教学的独到论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研读叶老关于作文的论述,我认为有三点极为重要,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一个中心即“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文胸中一定要“先有一腔积蓄”,这是根本;两个基点,一是必须诚实为文,二是必须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汉语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纵观古今,历史上不乏杰出的教育家及思想家,而在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我认为当数叶圣陶,叶老从事教育时间和研究长达76年,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要谈的重点是叶老四个"自由"思想在现在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