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由“包当干部包分配”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模式转变。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不少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和毕业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怎样才能使国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利益得到保障?自1981年以来,全国肩负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仁们都在苦苦地思索。1983年,一种试验性、探索性、改革性的毕业生分配办法在艰难中起步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供需见面”。所谓“供”指的是学校和培养单位,所谓“需”则指用人单位。学校和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学校和培养单位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专业、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用人单位向学校和培养单位介绍自己所需专业、人数、使用意图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在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经过协商落实毕业生分配计划。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机制过渡到现在“双向选择”的市场配置机制。与之相伴的是就业中的违约现象越来越多,并带来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几方面利益的冲突。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违约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违约的类型及其成因由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提出违约的主要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高校不是双向选择中的意向方,因此没有直接违约的可能。这里所谈的违…  相似文献   

4.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违约问题已经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是一把“多刃剑”,不仅使签约的双方——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同时给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为地增大了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某个高校的毕业生违约行为过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对该校今后毕业生的签约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认真分析高校…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逐年上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媒体曾报道“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而近两年媒体又广泛关注一个新的现象——“慢就业”。一些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和用人单位都有切身感受,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经常面临毕业生参与不积极的尴尬场面,而一些用人单位通知毕业生面试,也经常出现爽约的情况。大家既担...  相似文献   

7.
“自主择业”的实质就是让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要求。目前,要解放思想、理顺关系、通畅环节,让高校毕业生自觉地、顺利地走向人才市场。 一、确立劳动力商品化观念,理顺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教学质量是检验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用人单位向职业学校提出的人才质量要求的重要方面。新办或转轨的县办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践性教学启动资金不足、教学设备匮乏、教学手段落后等困难。如何由低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我们的体会是: 1.在争取“外援”时先练“内功” 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是有其价值取向的。职业学校所寻求的社会扶持与资助,只有在学校适应了当地经济建设需要,逐步建立起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作为高校,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研究,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竭尽全力地把毕业生输送到既是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高校在观念上必须具备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新型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一种新型的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项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自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供需见面”、“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等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不断前进。自2002年国办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就业,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办一上海市用人单位信息登记凭证 按照市教委、市计委、市人1.【局沪教委学(1996)30号文件规定,为进一步完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制度,要求凡上海地区的用人单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应预先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双向选择,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公平有序的状态。 具体实施办法: 一 I.用人单位带好本单位介绍信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用人单位需求登记表>: ,、 么.根据本单位需求情况,按表格要求如实填写“登记表”。 ,、 J.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  相似文献   

13.
浅谈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郭慧丽,刘树庚,张玉晶根据当前情况,深化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可分以下三个阶段: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初级阶段“供需见面”在调配计划范围内,学校与用人单位相互联系,直接见面,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学生的专业内容、能力、志趣...  相似文献   

14.
市教委、市人事局日前联合发出了《关于近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在确保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各用人单位不得以“非典”为借口拒收或少收毕业生,同时取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试工”行为。 由于近期各学校及各类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暂不能举办大型毕业生招聘活动,通知要求各高校不要强行要求毕业生去用人单位找工作。可以疏导毕业生采取网上招聘、电话、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高校对毕业班的管理存在疏漏,所以课堂上的“空巢”现象日显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三方努力。用人单位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选好招聘时间,另外,要充分相信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改变传统的排课模式。作为学生,要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管理原则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0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它认为“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因此,高校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观,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与期望,并根据这一要求制定教学质量标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按改革发展的要求去解决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检讨。作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高等学校培养不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内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外在原因是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针对上述原因,作者从四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从计划分配向市场化过渡的.新形势下,学校就业工作也应该从传统的方式向“四化”——即主动化、经常化、全员化、信息化转化。 一、向“四化”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曾经长期在我国实行的计划分配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于供需不见面,学生与用人单位无选择权,学校只是在学生毕业前夕,集中一段时间按照政府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派遣学生,因而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处于十分 被动的状态。 在市场化就业方式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市场的主体,学校的主要职能已从管理为主转向了服务为主,即为供需双方的相互选择提供指导、服…  相似文献   

20.
1.高校“临时工”的入会问题1.1 高校“临时工”的由来。所谓“临时工”,本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概念,是与固定工、合同工相对应的一种用工形式,一般是指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在当时,“临时工”在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上、享有的劳动保障权益上、政府部门对其实行的管理方式上,都不同于固定工、合同工。自1995年《劳动法》开始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