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即将走完百年历程,叩响双重意义的“新世纪大门”之时,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大字:“挑战”! 挑战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最后的十年,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十年,是生产力构成、经济体制乃至社会整体发展模式步入结构性变化的十年,也是全国人民为民族的振兴、腾飞,探求、描绘新世纪蓝图的十年。无论是现实的改革,还是未来目标的构建,都把教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思考王荣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将如何面对这一深刻变革,以发展的姿态跨入一个伟大的世纪,这是摆在高师教育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现代化,确立战略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效益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二是教育功能多样化,包括人才培养功能、教育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三是教育管理科学化,其标志为理论趋于科学化、要素趋于社会化、方法趋于系统化、手段趋于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任务。每一国家的发展都面临着国际的激烈竞争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也即是未来和命运,而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教育。因此,不重视教育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将导致民族素质的下降,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民族的危机。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和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说它带有“政治”性,盖在于“教育”的本身意义已经超出了“教育”,它对于整个社会具有覆盖性。过去人们一直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至少是不全面的。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在未被劳动者掌握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师范教育如何才能突出其“师范性”,这是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由此导致了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阶段,表现出三个各具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模式。本文试就这一演变轨迹作一探索,以资今日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职能,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是高师院校教育的改革方向。本文在阐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是高师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对高等师范院校实施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自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始,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已走过97个年头。今天,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调整、重新定位的重要时期,追寻其过去近百年发展的轨迹,总结其成败得失,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  相似文献   

9.
当前,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关心这件大事。加强师范教育,虽然在措施上还不够落实,但是已经被各级领导所关心和重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严肃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适应”、“适应性”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高师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具有超前意义的适应,高师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必须适应宏观教育结构的变化,必须适应时空的变化.同时对目前高师教育诸如“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与开放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高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剧烈变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师范教育在21世纪初同样面临着新的转型。具体来讲,一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三是由师范到向师范与学术并重型转变;四是由基础型向综合型转变;五是由混合型向分段型转变;六是由政府独资型向社会共建型转变。这种转型既是由师范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理决定的,也是由师范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使其然。因此,在转型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切合高师教育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教育改革推向新阶段。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以推动教育发展,当前我们要着手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学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农校、农机化校、商校、卫校应该打开大门,接进来,走出去。所谓接进来就是举办短期、中期甚至长期培训班,收取培训费。像农校就可以打开大门培训农户和青年农民;农机校也可以打开大门,培养拖拉机手、农用汽车手和维修人才,半年、一年、一年半都可以。此外,还可以走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高等师范教育的性质,阐述了实践教育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特殊意义以及开展实践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教育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是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在课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协同创新,探索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才能破解制约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高等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题材小说高于历史的重要途径,就是开拓广间的历史和审美空间,强化审美效果。《曾国藩》的历史时空十分广网。就地理空间而论、涉及了两湖四广、河南河北、江皖浙闽等除台湾、西藏.内蒙少数边沿省份外的几乎整个中国大陆;就人文空间而论,概括了当时存在于中国的五大矛盾,即太平天国代表的广大农民与四四政府代表的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矛盾、港民族与汉民族的矛盾、封建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的矛盾、清朝皇室与地方官员的矛盾,像及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繁育、思想.乃至包筑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往往把人们理论思维的视野引向历史的纵深层面。在这一背景下,人"]普遍感到,有必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活动的选择性的关系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 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与教育的价值定位 就社会历史领域而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这一范畴,是用来指称社会的各种客观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联系的总和的。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无例外地是在这些社会联系或关系的范围内实现的。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依据,因而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的、多层面的关系体系中探  相似文献   

17.
廖世承重视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以师范独立为办学体制、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办学目标、以严选师资力量为办学保障、以三育并重为教学内容。廖世承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与社会教育和战时教育紧密相连,形成了其独特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体系。廖世承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传统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受到了冲击,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另外,在新形势下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制约着它的发展。为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摆脱困境、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既应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又要整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9.
一、俄国的高等师范教育1779年,莫斯科大学根据罗蒙诺索夫的倡议,创办了一所培养本校师资和文科中学师资的师范学堂,宣告了俄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1786年彼得堡师范学堂培养出了第一批教师。1840年在该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师范学院。19世纪前叶,先后在莫斯科大学(1804年)、哈尔科夫大学(1811年)、喀  相似文献   

20.
孟宪承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数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在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和高等教育工作中,他总结了诸多高等教育思想,其中包括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他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思考,对当代师范大学的发展仍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