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4,(2):15-17
武侠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勃兴,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从20世纪50、60年代在港澳台发迹,到80年代在内地蔚然成风,影响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作家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尤其是金庸,他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印,被搬上荧屏,而且他俨然已经跳出武侠世界,变成了一个文化偶像,颇有一言九鼎之慨。这其中的道理究竟何在?在武侠文学烹油着锦之盛的背后,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武侠小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很有后手不继之忧。这些大家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武侠小说创作的胜景,没有一部提得起来的武侠作品。这其中又有着何种机缘?21世纪、我们还需要武侠文学吗?就此问题,我们请北京大学的几名武侠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进行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2.
不论古今中外,武侠小说一向有着庞大的读者群,那种“满城争说武侠篇”的现象,俨然已成为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然而,巡视武小说研究园地,油然而生的却是一种寂寞与失望之感。不消说,两者形成了不应出现而确乎事实的鲜明反差。或许,这也是一种规律吧。显然,这种研究还处在一个草创阶段。在这种情形下,读到《中国武侠小说史》,确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与快感。这种感觉,肯定源于史著中缜密的理性思考、精美的历史描绘和武功行家的识见。而这些,大约又归功于作者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  相似文献   

3.
多年研究武侠文学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从2002年开始注意到,除了港台的武侠文学作者外,在大陆也存在一批武侠文学爱好者。他们自发地写作,先是发表在网络上,进而进入纸质媒体,一点一点引发众人的关注。这一波大潮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小说史著述,开创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自此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各种类型的小说史不断涌现,形成了一种非常繁荣的局面。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所规划的小说史系列丛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全部出齐,为小说史园地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成果。这套丛书包括五部论著,《中国神怪小说通史》、《中国历史小说通史》、《中国社会小说通史》、《中国人情小说通史》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本书的副题是“武侠小说类型研究”,可谓是引领中国武侠文学登堂入室之作。陈平原当年以北大中文系教授的身份作武侠小说研究,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在他看来:武侠  相似文献   

6.
突破困境     
自从1988年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迄今,陈平原已经在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领域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光景。七八年来他出版了七八本书,而这七八本书又大多与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有关,其中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人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等,无不如此。如果了解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以及小说史研究所面临的尴尬困境,那么,这些探索实际上正是一次艰难的学术突围。这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至于成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学及其出版态势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学市场在经历了言情武侠、欧风美雨的几度冲击之后,渐趋平稳、沉实和成熟。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符合读者需求,才“适销对路”呢?市场的回答愈来愈明  相似文献   

8.
导演李安擅长表现东西方化冲突以及所引起的社会化和家庭伦理观念上的变化。李安的作品,总是带着中国传统化温尔雅的气质,虽然中庸却很现实,其表现手法也同样质朴自然,继承了中国电影生活味道浓厚的传统,形成既富东方格调,又有强烈电影感的风格。《卧虎藏龙》代表着李安电影的“中国化品格”初步形成。这部影片几乎可以称之为真正“允允武”的艺武侠电影,李安在这个“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韩阳)日前,由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与台湾明日工作室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天天出版社承办、新浪网独家网络媒体支持的第七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赛"正式启动,这已经是该赛事通过新浪网这一平台第二次在大陆拉开帷幕。据主办方介绍,基于第六届大奖赛首次移师大陆举办后在两岸武侠文学爱好者中引起的热烈反响——收到的合格稿件近千件,创历届收稿件数之最,今后该赛事将继续在大陆举行。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的任何史书的重加修纂上,没有像中国文学史要变动得那末利害的。"半个世纪前郑振铎先生的这句感慨十分准确地概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整体特点,具体到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来讲,更是如此。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重要史料的不断发现是与中国古代小说史这一现代学科的建立、完备以及发展同步进行的,也是相互促进的。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白话通俗小说,虽然拥有大量的读者群,而且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少的文人士大夫,但它始终居于文学家族的边缘,被排斥于主流的文  相似文献   

11.
金庸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新武侠小说的“盟主”,而同时期的迪克成为北美“新浪潮”科幻的文学大师。原有的科幻只重科技科普轻情节情感,而“新浪潮”科幻更具力度、更富有文学性和社会道德感,更寓教于乐,引人入胜。新武侠和新科幻  相似文献   

12.
我想先从各体文学学科的性质说起。各体文学是与古代文学相对而言的。文学史一般是依时代横切的,如分先秦段、隋唐段。各体文学则是竖切的,按体裁来分。如诗歌史、小说史。戏曲史在学科中即属各体文学。这一说法在第一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中提由时,主要有两家,一是复旦大学朱东润先生以传记文学为中心提出的,另一家即是中山大学,以戏曲史为中心。也有人提出相对于各体文学,建议将文学史改为各代文学。后来考虑到古代文学还对应着现、当代文学,故仍称古代文学。由于解放后各高校文学史课程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侠影片在无声电影时代就曾经蔚为大观,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一直是华语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逐步取得一定的国际影响。这类电影中的优秀者大多既有中国功夫动作造型的外在形式,又承载着中国武侠文化及社会价值的精神内涵。因此,以民族电影国际化的视角来对此进行当代审视,对中国电影史研究具有很好的文化价值,对中国武侠影片更好地走向世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中国文化符号。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变革发展,武侠电影逐渐成为载体被融入不同电影元素,使武侠电影在近年间产生诸多重要变化。类型武侠电影出现的新型变化,使近五年的类型武侠电影和之前的武侠电影类型模式也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部分近年来武侠电影中增添的元素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探索中国类型武侠电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9):68-72
本文以体育新闻武侠化文本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新闻武侠化写作文本形成的主要成因、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体育新闻与武侠文学的融合,增强了体育新闻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影响力;但是也反映出虚假新闻泛滥,公信力缺失;低俗、血腥、暴力倾向严重;极力宣扬,盲目崇拜的危害深远等问题。最后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创新方面提出体育新闻武侠化写作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古龙逝世二十年后,武侠盛世已成明日黄花。从黄易大师《破碎虚空》开始,武侠文学又走回了玄幻仙侠的老路。如今武侠作者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金庸、古龙两位大师开创的武侠世界之中,植入新的精神和风骨——不再单是白衣少年,一剑翩然,隐士高人,灵丹神器,奇功绝学,劫富济贫,美人如玉的"成人童话",而是如何切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切合现代人的是非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徐克导演作为新武侠电影的代表,致敬传统武侠大师胡金铨的《龙门客栈》,拍摄的一部《新龙门客栈》,成为香港乃至中国新武侠电影的里程碑,同时赢得了世界美誉。他用游学西方的文化背景,引入数字技术,融入后现代艺术风格,大胆尝试了武侠电影特技化、科技化新突破,诠释了暴力美学的文化价值。他用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和狂放自如的武打设计,让自己独树一帜,成为新武侠电影的一代宗师。本文以《龙门客栈》、《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为载体,从电影美学、人物形象、视听艺术、文化价值、叙事模式等方面来展开论述,阐述徐克导演把坚守着的侠义信念和独特的美学追求用于新武侠电影中的尝试和成就。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中国小说史 丛书》的出版,使小说通史、断代史、题材史、体裁史、艺术史、研究史等17种小说史新著展现在我们面前,汇总了20世纪的研究成果,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中国小说史丛书》17种的作者,都是当代小说研究界的名家,所著各有千秋,短文难以尽  相似文献   

19.
继淡江大学、实践大学等大学院校纷纷开设武侠小说课,以及前年由淡大举办金庸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武侠小说拉向艺术殿堂之举后,一群对武侠小说有兴趣的大学教授和武侠爱好者于最近成立“中华武侠文学学会”,更成为武侠小说跨越学术的新里  相似文献   

20.
金守波 《东南传播》2010,(7):114-116
徐克是倡导新武侠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其武侠电影作品获得的巨大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在香港武侠电影导演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深切地感受到了侠客思想与儒家文化之间互通与互补的关系,通过武侠电影的影像再现来展现自己对儒侠思想的尊重与推崇;多种文化思潮的和谐共存自古有之,"千古文人侠客梦",儒家文化与侠客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出现了儒侠互通与儒侠互补的局面,以至于影响到后来的电影创作与文学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