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星迷,吴良坤,四川德阳人,喜爱球星:赵旭日、罗伊·基恩 在吴良坤朋友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球迷,并不特别注重一定要接近我自己心中喜欢的球星,我喜欢他们,就关注他们的表现,关注他们的一切。在国内的球员中,我比较喜欢赵旭日,欣赏他那硬朗的踢球风格,而对他的喜欢或许更来源于我对罗伊·基恩的喜欢。 说起追星经历,我就差很远了,我只是去过一次现场看赵旭日的比赛,结果他还没出场,不过即使这样我仍保持着对赵旭日的喜欢,我相信赵旭日会成为中国球员中的佼佼者,或者说是中国足球以后的骨干力量。 我喜欢罗伊·基恩,他是我心中的偶像,虽然我知道在我的这一生中都未必能见到他,但是喜欢他就足够了,如果你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他的消息,我就知足了。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7,(10)
宝贝,没事吧?Q 在打双打比赛的时候,我们其中一个对手在发球时没有抓紧球拍,拍子飞了出去,打到了他的搭档,他们要求这一分重赛。其间,球落在了发球区内,我接发球直接得分。我们的对手说,  相似文献   

3.
当你想起曾经在快速场地上成功的一些运动员时,你会想起一些优秀的发球员。鲍瑞斯·贝克尔就展一个良好的例子.他曾经获得三次温布尔顿公开赛冠军、两次澳大利亚及一次美国公开赛冠军。本文系列图片显示的是他在温布尔顿公开赛上一次发球的第一发球,它是很猛烈的并且是很有效力的。他隐蔽得很好,特别是平分时在右边发球,当他的对手们预料他会沿中线发一拍猛烈的内角球时,而他却常常乘他们没有准备时发出外角球。在图1中,贝克尔正在注视他的对手,并且他已经把他的双手举到一起开始他的动作,在挥拍的时侯双手也是同步的。贝克尔采用…  相似文献   

4.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5.
快速向前     
他出手奇快无比,动作规范如教科书,场上感觉也极佳,但成就拉夫特那令人窒息的发球上网式打法的是他的双脚,快速移动上网的能力使他在前场表现得如此卓有成效。事实上,在拉夫特时代还没有别人能在发球上网的方向上比他更伟大。从罗德·拉维尔到约翰·麦肯罗,再到现在的拉夫 特,使球技出色的根本是他们的双脚而非双手。拉夫特的发球在网球比赛中并不是最有力量的,但那强烈的旋转与精准的落点使他的截击更加完美。他的球落地后弹起很高,往往令对手在肩的高度接球,这样对手就无法发力或打出准确的穿越球,甚至无法准确地将球回到他的脚下。  相似文献   

6.
多变的发球动作,精湛的发球技巧以正反手大力弧圈著称的格林卡其实还有一手公认的好发球。格林卡基本以正手发球为主,但他的发球动作灵活多变,将多种发球组合运用,在击球后的动作中加入了复杂的变化,使对手难以判断发球的旋转。格林卡多变的发球如同是接二连三设下的陷阱,让对手头痛不已。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8,(6):104-104
Q自由选择接发球位置在一次非正式的双打练习赛中,对手总站在发球区内接发球,他认为在比赛中接发的一方可以任意选择接发的位置。在一个关键的破发点出现时,他在我抛球的过程中就开始向发球区内移动,很明显他想干扰我发球,我也因此发出了一  相似文献   

8.
1号Rocket Man     
有一个男人.他为篮球而生。他拥有"联盟最快第一步"的突破;他喜欢把球扔在篮板上接球双手灌篮;喜欢在外线晃一下对手,让对手认为他要突破,却以干拔让对手望尘莫及;他喜欢  相似文献   

9.
Danny  大志 《体育博览》2010,(2):34-35
在业余比赛中,更多的人喜欢站在底线那里等待对手的失误,但往往对手还没有失误自己却由于体力不支而先行缴械。所以对于业余球员来讲,合理运用发球抢攻战术能够节省宝贵的体力,并主动逼迫对手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10.
Danny  大志图 《体育博览》2010,(11):34-35
在业余比赛中,更多的人喜欢站在底线那里等待对手的失误,但往往对手还没有失误自己却由于体力不支而先行缴械。所以对于业余球员来讲,合理运用发球抢攻战术能够节省宝贵的体力,并主动逼迫对手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11.
在选择发球落点之前,准备使用什么样的战略,让对手在什么位置回什么样的球,这些才是你的目标。发球可以控制接发。发球必须要迷惑对手,为对手的接发制造困难。这样才能破坏对手接发质量,提高得分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向大家介绍“自然的旋转”。  相似文献   

12.
拉夫特是发球上网型打法最为典型的代表,即使是在泥地进行的比赛,即使是仅有第二发球的机会,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至网前,扑杀对手。是什么让他如此勇猛而自信呢?究其原因,出色的上旋发球是其球技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其勇气、自信心的强大源泉。  相似文献   

13.
专家邮箱     
《网球》2008,(7):115-115
高效的发球练习大多数选手练习发球都会选择拿一筐球,先在一区一个接一个的发,然后是二区。我认为,发完球后继续打对手回过来的球更有助于提高发球水平。因为在比赛的时候,你的对手能接起你的大部分发球。  相似文献   

14.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发球和正手是最常见也最不可缺少的两样武器,在比赛中,他们可以利用凶悍的发球和猛烈的正手进攻为自己赢得大把的分数。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选手,比赛中正手打得风生水起,可一旦对手将球回到他们的反手位,他们却只能选择平稳地把球接回场内——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这一分能继续打下去,然后再等待正手进攻的机会。尽管这样的处理方法足够让他们赢得一些比赛,但在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时,技术上的不均衡便很容易成为他们输球的软肋。  相似文献   

15.
发球不能只以发球本身为目的,只想着发球入界……最好是Ace球……不要双误……期待对手失误……而应该力争打出“战术性的发球”。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定要对对手的接发站位、击球点及回球路线做出预判,自己同时也要掌握具有战术性的发球技巧。  相似文献   

16.
规则问答     
《网球》2013,(3):123-123
Q越界在曾经观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一场女双比赛中,威廉姆斯姐妹中的一位在发球时被线审喊了脚误。原因是她的后脚站在了发球中线的另一侧。而前不久,在我自己的双打比赛中,对手在发球时做了同样的事情。我说他那样做违反规则,应该算脚误。但是,他说有职业选手告诉他,只要在发球时后脚没有越过中线就没有问题。他说的对吗?这种罕见的中线脚误在被判罚时不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08,(2):108-108
Q坏球在一场双打比赛中,我发球对手接发。当对手击中我发过去的球时,忽然发出一声奇怪的响声,听起来像是球拍断裂的声音。我的搭档借机偷袭了这个球,打出巧妙的截击。这一分后,我们的对手更换了一支新的球拍,但我看见他那支球拍没有坏。然后我继续准备发球,但此时我看到了之前的那个球,我发现它被打爆了。我告诉了我们的对手,但是之前的那个球算他们得分。但是我想问对手回球造成球爆裂,我们是不是要重赛这一分呢?  相似文献   

18.
低而准的控制,让对手无法抢攻两组连续图中分别展现了张继科的顺侧发球和逆侧发球,从他的发球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想要给球增加强烈旋转的意向。他的手腕像一支鞭子一样在击球时爆发出充分的力量。如下图4,他的后四根手指几乎呈团形状,使板形完全改变,就是因为他在触球前一支保持着非常放松的状态,所以才能做出紧凑而高质量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顶尖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探究和总结。结论如下:1)发球及抢攻:外角发球结合抢攻空当的调动是主要战术,内角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的弱点攻击是次要战术。第二次发球及抢攻战术以中路发球结合击打对手反拍位为主;2)接发球:遵循"球往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接中路发球的回击变线率最高,一般以回击对手反拍位为主;3)相持段:攻击对手技术弱点是相持阶段的主要战术,纵横调动则是次要战术。击打对手反拍位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均值高达48%;4)得分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正手击球和侧身攻在内的正拍进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两项技术的得分贡献率之和为58%。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赛雷亚·威廉姆斯与WTA2012-2014年终总决赛优秀女子单打网球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威廉姆斯发球局中内外角得分率明显高于对手,得分率依次随拍数增加而增加。破对手发球局中,对手发球落点比较集中某一区域,S-威廉姆斯在拍数3-5和大于10拍两阶段得分率高于1-3拍和5-10拍。被对手破发球局中S-小威廉姆斯得分率较低,失分主要集中在前5拍。破发球局中得分率主要来源于S-威廉姆斯的制胜分和对手的失误,Ace球数高于对手,平均每局双误数量明显低于对手。表明S-威廉姆斯属于传统的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成功率较高,正反手击球稳定性较强,主动得分能力表现出色。发球技战术变化较多,能够充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发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