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刚 《青年记者》2008,(13):19-20
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经8年多了,三十而立,算是一名"老"记者了. 从刚刚毕业时的满眼好奇,激情四溢,到现在的理性与激情并存,一步步在新闻理想和梦想的路上前行.  相似文献   

2.
文字是软实力的体现。如果有一天,招聘时需考核毛笔字,那才是真正的“大国崛起”呢。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一线的维权记者,我深刻感受到深入群众的重要性,基层是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大宝藏,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抓住机遇,在基层锤炼自己、夯实采访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更好传承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 深度成新闻共同追求 调查不再是记者的专利, "无冕之王"的光环似乎也黯淡下来,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权利,"自媒体"时代新闻人还有什么优势?大概只有向纵深挖掘,争取更大的可看性和可信性,所以,媒体对"深度"的偏爱似乎越来越强烈,简单的事件介绍和堆砌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变得毫无阅读价值,于是,"深度报道"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穿上这身军装,走到哪里都是战场。□记者这个职业最经不起老,生理的老好理解,心理的老易漠视。□最该激动的年龄激动不起来.也就别指望难再激动的年龄激动起来。□年轻记者要想得很远,也不要想得太远。□年轻态是一种好心态。□年轻的触角永远是张着的,年轻的状态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当代新闻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到一个媒体、-个版面,小到一篇稿件,都要有"好点子".因为只有"好点子",才有好版面、好栏目、好文章;有了这"三好",才能提高报纸质量,赢得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坚信:新闻无处不在.我一直在努力:随时随地抓新闻.2011年12月初,我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之约,到海南省海口市讲课.除去讲课只有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就是这一天,我还采写了两篇稿件.2009年,我路过甘肃省甘谷县,到火车站时被告知:火车将晚到一个小时.在车站干等一个多小时?我不甘心,就到车站周边转转.就是这一转,让我回去写了两篇稿件:《甘肃省甘谷县一处珍贵的古民居亟需保护》《民居简朴吉风存》.这两次经历,对我来说,不过是“故伎重演”“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数的新闻理论书籍都这样告诉我们. 但同时多年的从业使我逐步认识到,所有的媒体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环境必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倾向,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束缚着记者看问题、写报道的角度.对于行业媒体及其从业者而言,或许更是如此. 于是,问题转移为如何换个角度看待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说起老记者陆拂为,很多读者就会想起《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野人”张候拉轶事》等一篇篇优秀新闻;眼前浮现出百折不回的“棉花迷”吴吉昌、历尽坎坷的“老坚决”潘从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问:“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答:“用脚底板写新闻.”问:“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答:“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问:“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我从农业院校毕业,进入新华社河北分社从事农村和农业报道.搞"三农"报道已近五年,因长期深入农村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用自己的心体会农村的变化、农民的心声,可以说,这几年的成长,对于我个人而言弥足珍贵. 农民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在稿中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拥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花生、苹果等丰富的农作物.2009年9月,河北持续阴雨天气,部分农作物受天气影响,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当我前往河北衡水、邯郸等地采访时发现,花生在这场阴雨中损失惨重,在邯郸大名县的乡间马路上,随处可见烂掉的花生秧.  相似文献   

12.
文中所言"贫"、"富"非指收入的多少,而是指一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线索占有量的多少。换言之,做一名"富"记者,就是指一名新闻工作者获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前后,浙江新闻界广泛开展了“记者新春基层行”活动,一批批记者带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下海岛,进农家,访老区,人厂矿……与基层群众同吃住,把镜头话筒笔墨埘准普通百姓,记录城乡居民生活的可喜变化,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新愿景,集中推出了一批鲜活生动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张静  张磊 《新闻世界》2009,(5):109-110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他所作出的报道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视点对准现实生活,全心全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我以名记者卢跃刚的事迹,来说明记者应具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11,(11):47-48
新华日报连续五年实施记者联系点制度,每年都要刊发一两百篇来自基层联系点的稿件。这些稿件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在这些可以听见记者脚步声的稿件中,不仅有对基层声音的传递,也饱含着报社一次一次为赢得尊敬,树立党报良好形象的集体努力。  相似文献   

16.
以文出名的人常有被人认错的尴尬,吴锦才也未能幸免。 1993年的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学生,进门说找吴锦才。吴锦才说:“我就是。”女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你的书,写得特别有深度,所以,我……以为…作者是个…老者。”屋里的人都笑了。对吴锦才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还是刚来新华社的那几年,或许是望文生义,以为有此名者定是读私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都在干着泥瓦匠的活,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在垒墙,第二个说在挣钱,第三个说在建楼。他们虽然干的是同一种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动机.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从业观。仔细想来,认为是在“垒墙”和“挣钱”的两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都属于把工作仅仅当成生存的手段来对待的一类:而持“建楼”态度则是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18.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19.
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从大二时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新闻传播的考研方向也一早就决定。假期一有时间,就跑到所在城市的党报去实习。其间碰到记者和编辑老师都很好,愿意引导让你去了解现实中新闻的特点和习性,你去慢慢发掘新闻背后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军事变革在加剧,新事物不断涌现,军事记者要想在新一轮新闻大战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快创新的脚步,用新的新闻理念和新的新闻创作方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