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中澳职业教育合作现状、成功经验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中外职教合作政策提供依据,进而促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承担了2005年全国“中澳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调研项目。项目小组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5个有关地级市发放了问卷,并对北京、上海、广东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主管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各省教育厅(教委)外事处、与澳大利亚有合作项目的职业院校、澳方驻华有关机构。  相似文献   

2.
6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外合作与信息服务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本届研讨会以“兼容并蓄互学互鉴合作发展”为主题,响应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号召,促进中外职业教育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展“春晖计划”项目教育部1996年开始实施的“春晖计划”,得到了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热烈反应,为西部地区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合作构建了新的重要平台。1999年,教育部组织了第一批在外留学人员赴云南开展交流、合作活动。2003年,又组织了留英学者团25人到云南与昆明地区进行了人才培养、教育合作的交流。2005年11月,为支持云南花卉产业的提升和快速发展,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团到云南进行项目合作与交流。在实施“春晖计划”项目过程中,云南省不断地开拓思路,总结经验,使“春晖计划”不仅在科技、教育方面与留学人员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为了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效益,应对新的挑战,应依托学科优势,坚持“强强合作”;营造培育高水平人才对外交流的环境,提高师资队伍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能力;转变“引智”工作观念,以“引智”促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4-14
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1998年5月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高校,简称“985工程”。教育部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高校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  相似文献   

6.
陶莹 《教育与职业》2015,(10):36-38
继续教育不仅是完善人才个体发展的主要渠道,更是国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应充分利用继续教育这个平台,在高校和企业两个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环节之间,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共育共赢途径,从而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更是将校企合作提到了高职教育的战略性地位。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本文结合国内外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从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将校企合作同地方特色相互结合,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格局进行了解构,探讨了这一教育策略如何在“协同”精神指引下支持大学更好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目标。在项目构成层面,多样化的合作教育项目促进了体验式实践教育、传统学习、学术研究的有效整合,并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项目实践内涵层面,政府、大学、企业机构的“协同”是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表现为“教育协同”、“研究协同”和“区域协同”。研究表明,这一以合作教育实践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战略可适用于支持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应对全球挑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探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助力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教育部发文支持校企以“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为基础,对人才进行联合培养。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优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智能制造数字孪生规划设计平台开发与应用”项目为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从制定针对具体问题的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共同制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打造生产实训中心,开发课程资源,共建项目促进“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和创新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方面对这种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外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高等教育合作拓展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彰显了“服务为本”的理念,推动了跨境交流实践的持续发展,持续完善了智库联盟的发展。我们应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教育合作、促进教育国际化、支持教育外交作为对外教育合作的重要政治方向,可采取以下措施:构建平等共赢模式,促进合作理念深层次转变;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合作主体多领域作为;优化新型智库建设,助力合作成果的渠道交流;健全质量认证体系,注重合作价值,正方向引领;鼓励多元智能办学,推进合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建立汉语国际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养海外亟需的汉语国际教育高层次人才。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平台的基本特征、目标定位和构建思路,认为外语类院校和实践单位在汉语国际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建议依托“孔子新汉学计划”激活中外院校在“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和“‘理解中国’来华访问学者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关系,启动汉语国际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副部长:加强中外合作办学12月14日至15日在题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与任务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发言中指出,“高明的政策应让外资流入中国,流入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要强强合作,要尽快找到世界哪几个学校是合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起来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题,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讨论了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控制讲授课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实行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加强素质拓展教育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广泛开展;依托省级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6,(8):44-45
上期我们介绍了中国教育部最新拓展的有关中外联合培养留学人才的部分“强强合作”项目,本期我们继续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提供的相关资料,向大家介绍中国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已经与国外开展的部分“强强合作”项目的最新情况,这些项目都是依据加强培养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原则进行的,对有意想通过这些项目出国留学的读者可谓不可多得的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引领发展的代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高职院校发展的竞争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等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从院校实践发端到学术认同,其组织形式和学理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样态、市场主导的组织样态、教育主导的育人样态等。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背景下,需要高水平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整合生产要素,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集聚行业企业技术专业、业务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动性,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独有特色,也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本文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对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方式。,了解“长株潭”地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以当地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共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共同打造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以培养学生翻译职业技能为主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解决该地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问题,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专业翻译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能为当前的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