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构建和谐校园,高校要切实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引导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进而形成构建和谐校目的良好氛圃。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促进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大学生与他人、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要在学校发展、高效服务、规范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和就业导向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校园和谐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觉悟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为构建和谐校园,高校要切实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有针对性地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引导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庄立臣 《高教论坛》2012,(9):7-9,12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针对大学生缺失感恩意识的外在表现,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姜峰 《高教探索》2008,(3):130-132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担负着新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暴露出的不足、难点问题以及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方面。本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大学生和谐发展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感恩意识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必需的人文素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推进感恩教育,对推动和谐校园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舒劲松 《江西教育》2006,(12):43-44
创建和谐校园 国家在号召;创建和谐校园各地在行动;校本科研呼唤和谐校园;不和谐的音符仍然存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几个要素;文化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职教中心技工学校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注重情感体验抓常规活动,注重节假日抓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抓特别活动,将技工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精神资源,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互动,要紧紧抓住把握发展支撑点、突出特色着力点、强化创新关键点、紧扣育人落脚点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冲击"、80后"青年的特殊家庭背景,使得社会感恩教育功能与家庭感恩教育功能相对弱化,而大学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健全大学生个体人格、营造和谐校园及建设和谐社会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加坤 《学苑教育》2012,(24):26-2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美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尹锡军 《考试周刊》2008,(25):139-140
诚信既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它对于塑造人的思想信仰和人格,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当代的骄子,通过诚信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可以塑造大学生讲究诚信的整体形象,可以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为诚信体系的建立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迫切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感恩是做人的起点,是尊重的基础,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元素。感恩教育具有坚定的原则性、丰富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等特征。加强感恩教育可采取如下途径:将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创造良好的感恩教育大环境;引导学生勇于实践,从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15.
李双 《华章》2010,(11)
市场经济社会大潮下滋生出许多不良现象,感恩的心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在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感恩情怀缺失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这样也有利于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着手,通过对思想道德困惑原因分析,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指出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组织结构的协调,也需要"人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要以人为本,特别要关注一些"特殊"学生,实现学生的和谐、个人素质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庆芳 《文教资料》2008,(22):194-19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互动共进的过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必须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谈建设和谐校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要建设和谐的校园就必须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基础,在社会大环境下更加有序有效的进行;反过来,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主要建立和谐的建校理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代特殊教育》2006,(11):41-41
李先达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8期中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