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分强调逻辑一数学智能的做法,应关注学生的一般智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来参与数学学习。为此,课堂应成为以“探究一研讨”为主的合作交流空间.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多样化地呈现数学内容,尊重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其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强调“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是对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突出量化、侧重甄别的评价思想的扬弃。但是,理念要化为行动,必将还有一段艰难的探索过程。近几年,不少重要的考试如中考已开始采用和渗透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如开卷考试,  相似文献   

3.
史息良  吕琴 《云南教育》2004,(31):11-12
数学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它强调学生要熟练掌握新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但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练习”存在比较保守和片面的认识:过于强调学生思维路线与教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看到学生会解题,也就认为学生的数学学“好”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或价值也就实现了。用现代的教学理念衡量这样的“数学练习”,这无疑是一种较为封闭的学习行为。这样的学习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长此以往只会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也就谈不上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此  相似文献   

4.
张俊达 《考试周刊》2024,(9):105-10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而互动教学则有效契合了新课标的这一教育要求。互动教学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发展,以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动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为课堂增彩,为教学助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以学生情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强调的是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固有情感去感染学生,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品质在课堂上得到发展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体验、理解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发展的过程。以下就“求最值问题”这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材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来进行,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尚未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课堂教学的功能。《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8.
基于开放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性思维数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即让学生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实践性思维的培养依托于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有效实施,而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有效实施主要表现为“六化”程式的具体操作,即教材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学习化、学习内容认知化、认知内容实践化。  相似文献   

9.
数学文化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数学,为人类认识数学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但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了数学的概念和运算,忽视了数学文化在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微积分”数学教学中,整篇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和计算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只知道一味地在考试中套用现成公式,更不要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拟借助教改的这次机会,把数学文化知识融入到“微积分”教学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数学学习评价仍然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并随之而带来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等学生学业负担.数学考试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尚未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日常考试过频、过难,分量过重,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善,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和学生对待数学学习和考试的态度令人担忧,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1.
戴晖明 《云南教育》2001,(23):32-3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里再次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毅力”。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不能分离的,是需要沟通与合作。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的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袁君 《教学月刊》2003,(7):46-47
[背景]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内容上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课题学习”等也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数学活动课是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及其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四点问题:不要过分强调巧解,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不要过分注重情境性教学,忽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要过分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忽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盲目强调学习方式转型,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这个基本观念,深刻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活动”,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强调这一点,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对于每一个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改善数学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孙玉华 《成才之路》2013,(34):96-96
初中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强调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考取高分而学习数学,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新世纪、新形势要求我们更深入地进行课程、教材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的一点是强调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过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根据这些新的理念,1997年,我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出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19.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0.
“精英数学”和“大众数学”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数学观,它们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相同,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观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形式数学”是对“生活数学”的超越,因此,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学生而言,他学习数学的“生活经验”应该越来越抽象。“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类型、学生的发展水平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