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有其特殊形象的。它将音高、音准、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整合一体以表达人内在的情感,诠释社会的外在现象。音乐课的价值除了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之外,更在于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能够创造美。笔者通过追溯音乐产生的本源、开展形象与思维的对话、重构音乐创作的路径这三方面诠释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了解音乐思维、结合音乐形象等方式逐步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职和声教学,阐述和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和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是音乐演变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多声复合性思维方式的拓展。在此基础上,阐述音乐的和声技法。  相似文献   

3.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写作的一种基本手法,他离不开听觉。而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又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依据,以和声教学法为切入点阐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学生和声思维的必要性。文中提出这种教学法应结合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不能盲目的追求,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文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述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和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和声学》是音乐领域内一门科学而精致的理论 ,它有着数字般的神奇 ,逻辑学上的合理性以及无以穷尽的拆分、组合与排列方式。它的产生不仅改变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写作风格 ,也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性思维。如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民族文化的趋于大同 ,国际间流行音乐的迅猛传播 ,和声的演变也随着音乐文化的演变而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音乐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演进及环境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与西方纵向和声思维相对应的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深蒂固。本人在视唱练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现代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音乐的发展,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往往将多声音乐自身存在的横向旋律线性发展和纵向和声立体发展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根本性质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与分析音乐作品。本文将运用"线性思维"的方法并以视唱练耳专业学习的视角来分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中赋格BWV862,以达到在多声音乐作品的"视唱"与"练耳"训练中将"线性思维"和"和声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伴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布道,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从此拉开了中西方文化交织、渗透之序幕。以钢琴艺术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与在中国有着三千年历史传统的古琴艺术,这两种中西方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展现出大相径庭的音乐艺术思维特征,形成了东方的线性音乐思维与西方的和声音乐思维,东方的感性写意音乐思维与西方的理性科学音乐思维,以及东方的"对立统一和谐观"音乐思维与西方"对立斗争的和谐观"音乐思维等三个不同维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钢琴即兴伴奏是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汇集了音乐理论和钢琴弹奏技巧,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而在这其中,键盘和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这一部分内容也一定程度上被初学者所忽略。所以,在进行幼儿钢琴教育时,要强调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引导幼儿学好键盘和声,培养幼儿的键盘和声思维。  相似文献   

8.
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和声学习发展、和声综合素质提高、终身学习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专业院校是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基本素养之外,发展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同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和声公共课学科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在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主导下去研究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拥有利用音乐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构建,对和声公共课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是从事一切音乐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和声音程听辨又是和声听觉训练的基础。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音程听觉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和声音程听觉训练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戴定澄老师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一书,笔者对三、六度音程在音程性和声思维向和弦性和声思维的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书中,作者赋予三、六度音程独特的魅力,为进一步探究和追溯现代意义上的和声的源头及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道路和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和声的发展演变是逐步的,随着艺术时代风格的演进,和声也逐步由简明走向了繁杂.线性和弦是调性和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肖邦的音乐创作在继承古典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和声形式及音响色彩,为十九世纪后半叶及以后的印象派音乐创作者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和思维方式.本文就肖邦<前奏曲>中的线性和声功能作用加以分析研究,综述了线性和声的概念、特点、种类及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功能和声体系是西方音乐发展最为繁荣阶段的产物,在和声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功能和声体系的发展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对功能和声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哲学基本原理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巴扬作为一种和声乐器,其演奏是客观而精细的。而任何乐器表达音乐都是想将其技巧与对音乐的理解作趋于完美的结合,其中正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思维做这个支点。立足这个支点,寻其音乐作品的表现规律,以演奏技巧的科学化训练为核心,来加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超越纯技能的作业层面,来将音乐作品诠释的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14.
在《和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它可使和声学学习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者对《和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和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省时省力、节约师资等特点,将为和声学教学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巴托克的生平、创作阶段、《小宇宙》的创作出发,对其《小宇宙》的第107首作品《雾中的旋律》做了具体的和声分析.巴托克这种在横向旋律中获取纵向和声因素的多声部音乐思维,是二十世纪多声部音乐创作在传统基础上把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相结合的新的和声思维方式.既是反传统的,同时又是传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在中国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中,多声音乐虽然一直在某些歌唱、乐曲与戏曲题材当中出现,但作为多声音乐的理论指导——和声,却发展迟缓。中西方音乐最开始虽然都是单声音乐,但是西方从15、16世纪开始,和声就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和声理论体系。而中国民族传统和声直到近几十年,在几代音乐家的不断努力下才获得了逐步的发展。文章以中国传统和声结构的成因为着眼点,阐述中国传统和声的结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在阿根廷探戈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皮亚佐拉以其独特的创作思维与手法,在旋律、节奏、和声及配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富于个性的尝试与突破,使得这一深深扎根于阿根廷民间土壤的音乐语言重新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王飞 《文教资料》2008,(14):73-74
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名称harmony,意为协调、融洽.和声在音乐中表现的意义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中国在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之中,多声音乐虽然比较丰富,而作为多声音乐的理论指导--和声却发展迟缓.中西方音乐最开始虽然都是单声音乐,但是西方从15、16世纪开始,和声就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和声理论体系.民族和声却直到近几十年,在几代音乐家的努力之下才获得了逐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族和声发展的滞后?传统音乐之中究竟有没有和声因素?民族和声近几十年获得了怎样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指出了民族和声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看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发展 ,而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园地。结合教育规律与教育形势变化 ,音乐课堂教学应采取下列方法、手段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创设情境 ,启动思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环境是育人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的熏陶与浸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环境、氛围的设置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每堂课都应费尽心机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当前高师和声教学改革中较为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经理性思维分析认为,强调音乐学院模式不良影响是和声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的观点是犯了没有抓住事物的特殊矛盾而流于现象探讨的简单思维;和声呈现的繁琐性现象是由音乐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改革不能模糊学科性格;过分强调和声听觉训练是不切实际的,而把训练学生的和声理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辅之以和声听觉训练才为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