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媒体公信力状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谁的媒体公信力高,让受众更相信,谁的议程设置就更有效,就能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  相似文献   

2.
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在读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因媒体自律缺失而产生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的炒作则是造成媒体品位低下招致受众怨言,严重影响媒体公信力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3.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受众中长期形成的信任感和权威性,是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和能力。公信力不但决定了一个媒体所影响的受众面,更决定着它影响受众的程度与效度。毫无疑问,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舆论监督是媒体赢得公信力的利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其它媒体比较,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一直是很高的。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电视舆论监督正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电视舆论监督公信力的危机?如何重塑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赵振宇 《新闻前哨》2012,(12):46-48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是构建媒体品牌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13,(9):63-63
袁志坚、李风在2013年第6期《新闻实践》中撰文说,媒体法人微博(以下简称媒体微博)的日常运营维护。决定了其影响力。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日常影响力的媒体微博无疑可以发挥舆论引导的独特作用。定位明确,加强公信力建设,不断提高运维水平。媒体微博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好品牌赋予产品生命力公信力决定媒体影响力 品牌的打造对助推媒体公信力的形成县有积极作用。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  相似文献   

7.
努力提高媒体的公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微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为公众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媒体在为公众提供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在随时引导公众参与即时信息互动,增强他们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度。尤其是近年来,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为受众提供信息来源,为推动突发事件的进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过程及其作用,并针对提升微媒体公信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那就是媒体的公信力正在下降。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从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由于媒体作用的日益突显,许多人都想通过媒体来影响受众,加强对媒体的控制。按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并分析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前提——媒体公信力,进而提出传统媒体争取舆论主动权的四大策略,以及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微博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媒体实力的体现,与媒体传播的公信力紧密相连。实践证明,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决定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广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媒体优势,这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这种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使广播在新时期的舆论监督中,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广播监督类栏目是广播舆论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今,地市级广播拥有受众群体特定、区域性强的优势,所以,地市级广播开办的《行风热线》、《阳光热线》、《行风零距离》等舆论监督类栏目,可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地方,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栏目以其"地气足"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本地受众渴望通过广播监督类栏目获取更多权益和公平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在媒体公信力建设中,新闻道德建设又至关重要,从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方面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避免媒体在自身和舆论引导中出现失范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新闻道德失范是引起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新闻媒体公信力必须加强新闻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媒体公信力:提高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和数字媒体兴起的双重语境下,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多个舆论场并存,社会舆论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因素增多,舆论引导的难度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大。新闻媒体在营造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社会主流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应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引导舆论的前提。构成媒体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信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和媒介可信度(media credibility)这两个范畴,提出当前提高我国媒体公信力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媒体法人微博(以下简称媒体微博)的日常运营维护,决定了其影响力。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日常影响力的媒体微博无疑可以发挥舆论引导的独特作用。如果定位明确,加强公信力建设,不断提高运维水平,媒体微博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提升。一、与传统媒体差异化定位媒体微博不可避免要打上渠道烙印,其主要信息多  相似文献   

15.
公信力是主流媒体赢得公众信赖的能力,是媒体的生命。但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出现下滑,现在是时候去重视媒体公信力建设了,是时候去花大力气提升媒体公信力了。本文从媒体公信力下滑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通过重塑新闻专业精神,将有利于媒体公信力建设,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媒体建设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抓手。  相似文献   

16.
公信力是主流媒体赢得公众信赖的能力,是媒体的生命。但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出现下滑,现在是时候去重视媒体公信力建设了,是时候去花大力气提升媒体公信力了。本文从媒体公信力下滑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通过重塑新闻专业精神,将有利于媒体公信力建设,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媒体建设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抓手。  相似文献   

17.
王雄 《新闻知识》2001,(10):14-16
在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是党中央对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问题是,媒体在舆论引导活动中具体发挥着何种作用,它是如何引导着舆论运动的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它涉及到媒体的定位问题。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新闻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微妙,这种作用既不能被夸大,也不能被轻视。因此,只有明确舆论引导活动中的媒体定位,了解社会舆论形成的动力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媒体引导舆论的最大作用,正确履行自身的职责。一、舆论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既是社会公信力的代表.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职能直接影响着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媒体因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在每一项社会政策的思考、制定和出台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笔者试图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19.
提高媒体公信力,提升舆论引导力,是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公信力是媒体的一种属性,其核心是媒体的“信用”问题。观众对媒体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在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予以评价,就形成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强弱,取决于受众对报道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刘冰石 《新闻实践》2011,(12):31-33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现今,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大众传媒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如何维持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