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形象化教学手段我到区县各校听课时,发现不少小学体育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好活动,既易兴奋,也易疲劳;喜听故事,乐模仿,富于想象等心理特征,进行教学。他们寓故事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上得新鲜有趣,符合儿童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避免了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成人化的教学现象。如某校一体育老师,在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堂体育课时,安排了新授内容“原地高抬腿跑”,复习内容直线跑、原地跳起  相似文献   

2.
<正> 一、调查的目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编选体育教材原则中明确指出:“要适合少年儿童特点”。所谓儿童特点,一般是指该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而心理特点中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我认为在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兴趣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它联系着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正确动机的形成及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上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教师最忌的是学生注意力分散,因为它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出现课堂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从事低年级体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有许多教训,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一些体育课从结构形式上要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二年级“立定跳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最忌学生注意力分散,因为它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出现课堂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训,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几点: 一、一堂体育课从结构形式上要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这是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堂体育课最好能使学生始终处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小学体育课进行形象化教学很有必要。所谓形象化教学,就是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把音乐、舞蹈、现代健美体操溶为一体,改革过去那种单一化、成人化、军事化教学形式,在一节体育课中让学生通过体育课既学到知识技能和技巧,又锻炼了身体素质,愉快了身心。怎样才能做到形象化? 一、语言要儿童化以往不少体育教师上体育课,很少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小学或中学的体育课,一律象军官操练士兵一样,老师扳着脸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新近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要求体育课建立学科类体育课和活动类体育课相结合的新的课程,即《体育两类课程一体化》体系。从整体课程观、科学体育观出发,将课内技能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统一于学科教学,使这一新型体育课程成为一个包容体育保健理论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技术教学和各种体育活动内容的综合性的课程。这一改革无疑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不仅有利于加强体育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广州体院一九八○年第一期《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了《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一文,就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的安排提出了一个参数指标,目的在供同志们参考: 小学:120——130次/分;高中女生130——14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随后,倪雁宾同志在同一刊物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量的评定问题》的文章,对我们提出的上述参数指标提出了三点意见,原文摘抄如下: 1、提出体育课每分钟平均心率的参数指标,应根据儿童的基础心率来考虑。据多方面的有关资料报导,例如,11岁(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平均心率约为80次/分(见本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和日本小学体育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为调查对象,了解中国和日本在体育课教学上的差异,总结出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思想和方法。近些年来体测数据显示青少年的体质达标率正在逐年下降。为此教育部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第八次改革,在2011正式颁发实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与此同时,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为此调整和修改了各学科的《学习指导要领》,在2011年正式实施《小学体育课学习指导要领》。  相似文献   

9.
中师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使学生掌握小学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简单的教学方法,毕业后一般应具备担任小学体育课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为了贯彻落实这一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简称“三基”)的传授,并且多方面地重视对他们的体育工作能力的培养。一、重视《小学体育教学法》的教学《小学体育教学法》是师范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学生在校三年的体育教学(理论)时间内结合学生实习和体育课的要求,就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从课的任务、特点、类型、结构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的组织、密度与运动负荷以及  相似文献   

10.
陈强 《贵州体育科技》2003,(3):25-26,28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课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课(1~6年11)、体育与健康课(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推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根据这一《课程标准》做出调整,几年后面对在《课程标准》下培养起来的大学新生才能适应他们对体育课的需求。本文从当前体育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结合《课程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开始部分的效应作用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端。一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容易进入兴趣状态,课堂气氛活跃;组织得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所以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做好常规教学外,还要渗入一些愉悦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准备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上课时用《快快集合》、《交通警察》、《高佬与矮子》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在兴奋愉快中进入下一个阶段。二、准备部分的效应作用准备部分主要是学生热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茨瓦纳两国小学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课的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和博茨瓦纳的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博茨瓦纳更加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内容上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同时非常重视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教学的,在室外进行教学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较多,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室外上体育课,怎样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1.应用注意规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体育课一般是在室外进行的,而且刚开  相似文献   

14.
立定跳远是小学1~4年级学生体育课考核项目,是3~6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测验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尽快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技能呢?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学习立定跳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仿生”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一节课能否上好,开课十分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儿童心理学研究得知,小学生十分喜爱小动物,特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们进行了编写中小学体育课本的初步尝试,计划在二、三年内完成编写任务。目前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三——六年级上学期用书四册,一九八五年秋季起在全省范围试用(小学下学期和中学上学期用书将于一九八六年出版使用)。配合这套《《课本》,还编有小学、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各一册。为使《课本》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就小学《课本》编写和使用有关问题,分别说明如下。一、编写《课本》目的建国以来,学生始终没有体育课本,学无遵循,体育课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编写二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学生使用的体育课本,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心愿。体育课是小学至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冬季天气寒冷,少年儿童的抗寒能力较弱,多数儿童怕到室外上课,从而造成冬季体育教学的困难,使冬季体育课变成了故事课,自由活动课,甚至成了其它课程的补习课、作业课。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更为普遍。因此,如何上好小学冬季体育课,是很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陈燕 《中华武术》2022,(5):70-72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储备和祖国未来的建设。儿童在幼儿园时期的身体锻炼是以游戏为主,真正的体育课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因此,如何集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期两天的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美丽的边陲城市牡丹江胜利召开,与会的东三省20位作课教师为研讨会奉献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课,使参加会议的教师们有幸观摩到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牡丹江市作为承办单位和东道主为大会呈现了三节体育课。其中小学的《武术》课表现突出,引起了轰动效应,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中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开设了篮球教学,笔者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发现:为了使孩子们正确、熟练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必须通过多次、反复地练习,但在教学中发现,这样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学习效果下降.如何让孩子们摆脱枯燥、单调,学得轻松、愉快而有效呢?本文从以下“五要”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看《加勒比海盗》、玩《王者荣耀》长大的孩子,我们能否站在儿童和家长的视角,以"用户需求"思维,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体育学科,激活学生学练欲望呢?笔者在一节二年级体育课上进行了尝试。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到"池塘边"挑战小青蛙,学习"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