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基于研发模型的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路径分析框架,并运用我国31个省份和53家国家级高新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和对比检验了我国非高新区产业和高新区产业的经济增长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非高新区产业知识生产不存在显著的规模递增效应,对应的经济增长路径均为稳态收敛型,高新区产业在知识生产方面存在显著的规模递增效应,对应的经济增长路径均为持续加速型,显示出高新区产业的强大发展潜力。研究结论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知识对各国经济的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为此,在我国进行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以专利为代表的我国知识资本高速增长,是否具备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是否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设定,测算了1996年-2014年我国30个省份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资本生产函数,认为目前我国知识资本存量的内生积累效应仍不明显,尚不具备突破经济增长约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参数回归和半参数回归方法,分时间区间测算了不同增速水平下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专利制度的逐步完善,专利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凸显;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当知识资本增速过高,超过了技术转化和市场接受的范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而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高质量知识资本增加,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建议我国专利制度和相关科技创新政策,应加强专利的审查和监督,提高专利质量;弱化政策追求专利数量的干预,确立市场配置地位;突出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FDI)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和技术增长的主要源泉,传统的观点忽视了FDI外部效应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的不同影响。由于外部效应FDI有可能会使东道国的技术被锁定在低水平的陷阱中,实证分析结果显示FDI与我国的技术进步率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FDI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并未对技术进步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要想获得持续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更多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必须通过自我有意识投资的提高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知识资本对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及政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资本时国际竞争力的挑战,表现在时国际竞争和创新体系的挑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是知识资本而不是一般资本。我国在知识资本积累中存在瓶颈制约,要在国际竞争中从理论上的后发优势变为现实优势,需要政府从人力资本积累、知识产权制度、产学研互动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平  郑友德 《科研管理》1998,19(3):61-64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人类正处在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中知识创造的比例亦愈益显著。知识将成为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资源的生产、应用、消费的合理配置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诸多知识产权管理新课题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知识产权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产生的时滞效应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知识外溢效应,对目前的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2004~2009年中国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首先运用灰色时滞关联分析确定科技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滞后期,然后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考虑时滞的技术知识存量代替研究与实验发展(R&D)投资额进行计算,得到中国科技投入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3至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相关的经济计量方法,从与知识资本相关的四个维度,对知识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东西部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更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整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以物质资本的投入为主要推动力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研究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演变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文章对罗默模型(即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改进,将资本、知识和劳动三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要素的增长方程以及经济系统稳定状态分析模型。文章选用2000—2017年陕西省经济建设数据进行实证,测算内在动力的增长率、贡献率,并分析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稳定状态。研究表明:资本要素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资本要素的比重逐渐降低,知识和劳动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增长点更多地要依靠优化资本要素配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要素,以及高质量的劳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化:中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RIPS协议的签署为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已进入到全球化阶段。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统一的标准,这给知识存量低的我国带来了挑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应以“利用全球的知识和技术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这一思想为原则,制定应对知识产权全球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华晶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01-1007
知识过滤是新知识与最终实现商业化的知识之间存在的屏障,导致知识投入与创新成果乃至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基于我国31个地区2003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制度过滤还是市场过滤,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而创业活动是突破知识过滤的有效路径。其中,生存导向创业会降低市场过滤程度,机会导向创业则会降低制度过滤程度,同时,创业活动对知识过滤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此,可以通过学术创业等活动,突破知识过滤的屏障,进而对知识过滤、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凯  蔡虹  蒋仁爱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32-1836
首先,修正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计算方法,并测算了1985-2007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次,采用传统的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自主RD投资形成的技术知识存量和通过技术引进带来的技术知识存量。最后,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创新内生化,引入技术知识存量作为知识累积的代理变量,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于财富创造背后的驱动力量,以及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迄今为止的科技产业理论和实践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特别是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这些理论和实践究竟有什么借鉴价值呢?在本文,我们将以知识递增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对于科技产业发展的生要影响,知识递增、科技创新在实现科技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增长模式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就被推向国际市场,面临着更激烈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当今的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竞争,它的特征就是知识成为核心资源,谁拥有知识越多,谁就占据竞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形态下依靠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式。据世贸组织1996年度报告,29个经合组织国家GDP的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70%是靠知识的投入,30%才是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的投入。美国自1993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知识经济中的信息产业带动的。随着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创新驱动发展亟需新的经济驱动思考。但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对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和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作出解释,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却难以量化。基于熊彼特增长理论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1998—2016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关键内在机制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产业多样性和地方企业集聚度均通过促进知识溢出和流动促进经济增长。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造成知识扩散阻碍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企业对高校、研究机构的研发投入因创新成果的低转化率无法弥补其挤占生产投入产生的机会成本,故而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生溢出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在知识溢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溢出产生的原因及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分析了知识溢出的结果是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知识属性、动因及增长方式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 (Knowledge -BasedEconomy)”不少学者已将其触角伸向这一领域。不过 ,人们在谈论“知识经济”这一话题时总是倾向于对知识作“黑箱化”处理 ,他们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知识制约 ,而将经济视为左右知识增长及增长方式的演变 ,强调知识建构属性的呼声在国内似乎还不多见。事实上 ,只有将知识视为受经济制约 ,知识才会显示出其“稀缺性”。应该承认 ,对知识 ,尤其是对科学知识的属性、发展动因及增长方式进行专业研究的当推知识社会学家 ,他们分别来自本世纪以来兴起的知识社会学 ,科学哲学 ,科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为世人瞩目。对此 ,笔者以为如能积极借鉴这些研究成果 ,对于我们从社会学及经济学视角回溯知识属性 ,发展动因及增长方式的演变过程 ,以此推动我国知识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是非常必要的。为此 ,本文将首先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引出知识及知识属性这一话题 ,然后依据其演化、展开进程作经济学归纳 ,最后再就我国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希籍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世界经济强国建设发展的历史,总结西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要在实现30年经济强劲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强国,除了扩大内需,激活市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外,必须由单纯重视资本积累向高度重视知识和技术积累转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连续30年的经济增长,虽然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由初期开始向中后期转变.  相似文献   

20.
智力生产要素是最先进的生产要素知识(含技术)生产要素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50年代,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注重资本和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向前发展,知识在投资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以及在这些生产能力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是其它生产要素不可比拟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认为,随着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经济中,回报率会递减,然而,这会被新技术的注入所抵消。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