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引】要使心灵火花进射,情感潮水奔涌,都需要借助外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因为“登山”、“观海”时“山”99与“海”的外力与作者的主观感情发生了碰撞;“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因为“风乍起”时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一池春水”而使然。  相似文献   

2.
情与景的关系.历来是我国文论的基本问题。《礼记·乐记》即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之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刘勰《文心雕龙》系统阐述了“情”“景”互相影响、转化的关系:“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诠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唐代日本僧人空海在《文镜秘府论》进一步提出情思与景物须相谐和的见解:“须景与意相兼”、“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人景,语始清味。……诗一向言意,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相似文献   

3.
不管从语文的伦理性角度还是从工具性角度看,语文教学都是一种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语文教学也必须“情”注于文。现代美学和心理学研究充分证明了情感对教学的巨大影响。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4.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真意切,情趣盎然,情怀满志,情柔如水。在人的一生中,情绕心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美学家丹森在《情感论》中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语文新  相似文献   

5.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词发,引起对自身生命的悲忧。秋之物象流动,与人的生命行程往往相吻合,使悲秋成为古代诗人的一种心理定势。本文就此谈谈悲秋诗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成功的作文.总是离不开写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同学们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进行描摹观照之时.一定要积极地投入自己主观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主观的情意和客观的外物交流互动.从而达到“相看两不厌”的物我交融之境。这样.同学们笔端流露出来的文字才会情味四溢.意韵幽长。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是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感情的。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唐代张把这一艺术体验加以理论化,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辩证地解决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造化与心源的关系,这是山水画创作的根本规律之一。写景是为了“寄情寓象”、“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这就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包括“立意、诗意、情感”等方面。要使自己的画进入有“意境”的境界,立意尤为重要,有人把它作为主题思想来理解,这是片面的。主题思想是画家要显示给人…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挖掘弥漫在古诗词中浓郁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融入自然     
刘勰之《文心雕龙》有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此尽管系情思之论,但从另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说明,大自然是有志于为文者、为文之有心者“乐不思‘蜀’”的作文之源。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语文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课堂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山,是一汪充满情感波澜的海洋.因此,好的语文课堂应该真情无限,情满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理想的数学课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数学课必须注重新课的导入艺术,最好能造成悬念,以便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让学生情驻于课堂,情倾于课堂,让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切记华而不实,远离课堂。只有恰当地导入新课,展示知识的价值取向,才能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蹬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相似文献   

12.
周立军 《考试周刊》2010,(34):57-57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  相似文献   

13.
唐芳红 《教师》2010,(1):53-54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无一不关乎着人文、人性、人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山、名川、清风、明月,都寄托着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免费的爱     
本文最大的亮色闪现于“情真”与“意切”,其“情”是心痛之情,其“意”是感恩之意。  相似文献   

15.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两句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的。用它来概括曹操名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尤为恰当。意,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它是诗歌的灵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那么,《观沧海》的“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一、走近精准教学精准教学其实不是一个时髦的词,精准教学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近70年。时过境迁,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数据传输与运算技术高度发达,精准教学概念也有很大的变化。精准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是外界对主体(学习者)刺激S(stimulus)引起的,针对这个刺激主体会做出反应R(response)这个反应如果是正确的,说明主体对刺激环境是“适应”的。从实验的视角来看,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多次正确,才可肯定学习者学会了。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共性就是情感性,即所谓“为情而造文”。作品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作家常常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一篇好作品,“情”总是洋溢在文章之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很重要的原阑就在于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心灵感应,而那些缺乏感情的文章就难以产生感染力。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感情真实健康”作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炼。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今天我们将要用心走进这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吴建国 《江西教育》2009,(11):32-33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充满激情的教学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语文情感基调的理解和把握上,而后将情感融入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相融相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人们在游览时,无论其浅层的感官还是深层的精神,总不免要与景观发生感应交流的关系,游人与景观之间彼此互动,甚至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因此,景区对联中有不少是反映游者与景物之间的感应及交流的。这种心物感应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