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史与考古学作为现代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学科,在学科属性、学科构成、研究人员、研究对象甚至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交错和跨越。在各自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以合作的契机。多关注彼此的学科互涉和边界的渗透性,以此为基础进行合作将是二者及相关学科在未来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克莱恩在《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一书中写道:“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近年来有了很大增长,与科学相关的课题在课程设置、学术会议中不断增加。”克莱恩对这一现象的揭示很有价值,在人类文化史上,性质相异的科学与艺术互涉互动并不断创造辉煌,其深层内涵值得进一步研究。古今中外诸多经典实例都曾证明了科学和艺术在历史上的综合交叉、联袂  相似文献   

3.
肖菲  白露 《职教论坛》2015,(9):40-43
学科互涉理论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对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不仅冲击了原有学科模式的构建理念,而且以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新定义学科之间的关系,重新建构学科知识的体系。在学科互涉的今天,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疆域逐渐受到蚕食,学科理论体系遭受外界质疑,学术共同体声音不一,从而影响外界对成人教育学科的认同。为此,基于学科互涉的本质,成人教育学科应该以问题研究导向来拓展疆域,通过科际整合来提升理论信度,实现话语整合来推进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SSCI数据库中教育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在基于突现文献分析的学科互涉的基础上,通过回溯施引文献探寻其研究前沿并确定了产生关涉作用的24门主导学科.得出如下结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前沿学科互涉频繁,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增强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张力,在未来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中,应该顺应学科互涉趋势,强化"多族"意识,促进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5.
王彤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67-168
在大力提倡教育理论创新的当今,很多人认为教育史研究理论创新已经失去了生存价值,所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所面临的是学科地位下降的逆流。其实不然。教育史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用历史的视角审视今天的教育理论创新,还可以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本文浅谈学科互涉对教育史研究理论创新的意义及产生的背景,并分析教育史研究在学科互涉的条件下所采取的理论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的公共教育类专题的设计是以实践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实践关怀即以现实中的职业教育问题为中心,并充分关注教师的实践经验.由于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学科之间的问题,于是在设计公共教育类专题时应当有一种跨学科的眼光与思路,使专题在学科互涉的基础上形成.学科互涉性与职业教育学本身的学科发散性和多样化的学科基础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科是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和学术组织单位,而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托、主要载体和制度性产物.文章从组织、知识和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学科与学位点之间的区别,概述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生互荣的关系.进而指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不断转型,我国大学可以从问题情境、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等五方面开展交叉互涉逻辑下的学科建设和跨越既定边界的学位点建设.  相似文献   

8.
教育社会学拓展的可能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以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批判精神为切入口,反思并寻求教育社会学拓展的可能空间?这是当今教育社会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学科互涉与边界跨越的时代与学术变革,使教育社会学的批判在开放式解释基础上,可能具备建构性批判或批判性改造的责任;其次,凸显教育社会学批判精神的学科发问,在有相当探索并形成某些标志性发问之后,尚有继续发问的可能;再次,批判与改造之间的“可沟通规则”,在对中国式问题和中国式关系的本土关怀中,存在某种有效的“信任范围”。因此,在学科互涉与边界跨越的框架中,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生长更有其诱发、扩张与重写的可能,其批判精神亦更为丰满与厚重。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成人教育学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进展来看,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为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学的积极期待,成人教育学仍面临着亟待厘清学科"边界"的三个现实问题,即"母子"争议的学科设置、"边界"模糊的学科场域和"孤立"研究的学科视野。这三个现实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将影响到我国成人教育学能否取得总体上的可持续、有深度的发展。为此,成人教育学学科在应对学科"边界"问题上应选择保持独立的学科定位、彰显独特的学科特色和坚守互涉的学科研究,促使成人教育学学科协调、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科互涉是打破传统单一而封闭的学科界限,走出固有的学科结构状态,对不同学科话语进行综合置换与重新解读的过程。平台中,学科之间全面交流与碰撞,导致学科间持有一种能动的张力。基于学科文化的视角,张力主要存在于知识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形成跨学科的平台文化,是消解平台中学科互涉导致学科文化张力的关键。建立项目学术团队,训练学科人的综合思维,规范基本术语和概念,共享科研成果和培养通才型首席主任等是整合学科文化、建构平台文化的重要步骤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Du Bois在对话句法理论中提出了互涉原则假说,但并未进行深入论证。本文基于经典的语义三角理论和 构式的定义证明了这一假说的正确性,并且认为,借助关联理论,能够厘清具体语境中互涉的两个意义之间的方向性和 极性,最后,借用王寅的SOS理解模型和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论证了对话句法现象中互涉意义的互动性、对话性和 交互主体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互涉,不同文本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干涉与映射的关系,即是在某一文本中需要引用到与其他文本相关的知识来进行补充,简单说来就是用多个文本来对一个文本进行阐释,其中所涉及到的过程也就是文本互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互涉理论加以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情感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顾对文本的浅层次教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文本互涉理论,其适合性更高,实践价值更为丰富,教师将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文本互涉有机融合,为学生带来阅读思考启示。《荷花淀》属于小说文体,教师从主题互涉、内容互涉、理论互涉等角度推出学习任务群,能够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阅读核心,在专业研学中形成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4.
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关系到文本互涉问题。针对当下"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学习任务群三者在落实上存在盲目的问题,紧扣课标要求,以具体课例阐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如何"互涉",做到有的放矢,这需要把握三个"互涉"方向,即"纲":语文核心素养;"群":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论;"质":学业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一直以来,学术领域关于课程观念的纷争、碰撞,试图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后现代课程理念的启示下,勾划出一种旨在打破学科边界的课程建设设想,实现学科、课程边界的理想跨越,本文将就跨越学科边界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文涵盖诗歌、小说,日常教学此单元仅停留于文学或文化的单一认识上。文本互涉专题教学,是找寻文学与文化互涉中某一个相关点、矛盾点、突出点使二者关联,形成聚合点,将文本分析引向深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下是笔者基于文本互涉整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三首诗歌而作的一次专题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文本对话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本互涉"的作用,从而让小学生的文本对话更深入。要依托相同结构文本、相近人物文本、相似主题文本之间的互涉作用,习得文本写作手法、理解文本蕴涵的意义、丰富文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深入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形成独特的体验,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是个难点。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在单元文本、课外文本、文本与生活之间开展多个对话深化了语文学习,达成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与整体化的态势下,虽彰显出日趋多元的范式,但其要一改当下诸多割裂互斥的致思路向而继续走向系统深入,需实现其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与突破。一是使学科交融意识与学科边界意识相结合,从而在学科互涉与学科自主的协调兼顾中既走出狭隘的学科主义樊篱,又坚守教育学自身的存在根基和内在秉性;二是使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相互补,从而在学理本位与问题本位的交错渗透中消解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关怀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使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相融通,从而在他者镜像与自我观照的动态平衡中走出教育学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研究方法之争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江苏高教》2020,(12):16-21
随着知识大融通的不断加速,学科的交叉、融合及边界跨越成为大势所趋。高等教育系统处在从学科时代向后学科时代的转型中。面对后学科时代来临的挑战,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需要更新对于学科及其建设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认知也需要调整。在后学科时代,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突破学院学科的束缚,成为"心智的训练"和遍及所有学科的"知识网络",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