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二册练习十九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用6、7、8、9几个数(每个数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的算式。□ □-□=□编时,应先将题目给出的□ □-□=□等式模型中的□ □看作一个数,这样题目给出的等式模型□ □-□=□就转化(□ □)-□=□的形式,则□ □就是被减数。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983年4月第1版)第94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例如:3/6=9/(18)=(27)/(54))  相似文献   

3.
思考题:在下面等式的合适地方填上运算符号 、-、×、÷和(),使得等式成立。1 2 3 4 5 6 7 8 9=1……(1)解答这道题,通常采用逆推法。例如,假定9的前面为“-”号,那么(1)式变为:1 2 3 4 5 6 7 8-9=1这就要求:1 2 3 4 5 6 7 8=10……(2)再假定②中8的前面为“ ”号,那么就要求:1 2 3 4 5 6 7=2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45页第8题:想出三个数,填在下面式子的空格里,使它们相加的和跟它们相乘的积相等。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58页第22题是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绳长和井深各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页(人教版)练习十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观察前两个等式,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其他等式的□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104页给出了这样的解法说明  相似文献   

7.
妈妈让小虎做一道题:如图,大正方形中有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问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多少?小虎的解法:图中共有4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1=1(平方厘米)。所有正方形面积的和是1×4=4(平方厘米)。妈妈看后说:“你做错了。你看仔细些,图中究竟有几个正方形?”小虎细心地数一数说:“有4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妈妈说:“还有一个边长是1+1=2(厘米)的大正方形呢!所以,求‘所有正方形面积的和’,就是求5个正方形面积的和。”小虎听后,恍然大悟,高兴地说:“我明白了。”下…  相似文献   

8.
原题: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 .求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51页第十二题;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练习十三第十二题.)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五年制)第六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图中的条形图是三个人收集邮票的张数。张强给李林和王红各多少张,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想:一格代表多少张?)分析与解: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解法。一、填补法从条形图可以看出1格代表5张邮票。张强比李林多5格,李林比王红多2格。先从张强中取2格填补给王红,使王红同李林一样多,这样张强同李林和王红比都是多3格,再从张强那取2格分别补给李林和王红各1格,三人便同样多了。以上从张强那给王红填补了两次共3格(15张),给李林填补了1格(5张)。二、求平均数法如图李…  相似文献   

10.
如今,再没有比"朋友"一词更为泛滥的,到处可以听得见:这是我朋友!请我朋友帮忙,没问题!有事找我朋友去……"朋友"这个词使用频率大概是最多的,如同打开瓶盖儿冒出香槟酒的泡沫,可以喷吐个不停。似乎真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湖遍地是朋友。  相似文献   

11.
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总复习第36题是一道思考题: 一座大桥长2400米。如果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学生在学习这道题之前,所学习的行程问题都是将运动的物体从某点出发运动到某点而停止来处理的。因此,分析此题时,教师要抓住题中的“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这两个特殊时刻的位置变化关系,选择特殊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明解题道理。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根据“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两个特殊时刻的位置变化关系,教师可启发学生画出火车与大桥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即“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九册中几何类型的思考题,思考量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比较强的空间观念和分析推理能力才能正确、完整地解答出来。现试解如下,求教于诸位同仁。 1.先把右图沿虚线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用其他方法也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吗?(P73) 解:量出上图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在图上。显  相似文献   

13.
在复习课教学中,课前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对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有益的。这里以分析一道力学思考题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质量m_1=1kg的小车,在摩擦力可略去不计的水平面上,以v_1=3m/s的速度跟一辆质量m_2=0.5kg的静止小车发生正碰后,连接在  相似文献   

14.
《大纲》指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富有思考性的题目,以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教材中的思考题正是这一方面的好素材。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对“思考题”做深入的思考,达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这样不仅能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增强解题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试题广东、广四卷第8题的答案给的是3个板块,而有的杂志上说应是4个板块,您能给我解释一下究竟有几个板块吗?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驶3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每小时行驶的4/5。求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行驶?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90页有这样的一道思考题:“根据前面两个圆里4个数的关系,填出后面每个圆里的3个数:这道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出前两个圆里4个数的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一:2003年高考数学上海卷文科第15题在P(1,1)、Q(1,2)、M(2,3)、N(1/2,1/4)四点中,函数Y=ax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只可能是点……………………( ) 答案是点N.通过检验容易排除其余3点,  相似文献   

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两点怎样在坐标轴上找到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问题在中考题中经常见到,是一个多解问题,学生在想此问题时经常考虑的不全面,在小题中丢掉全部的分值,在大题中丢掉一部分分值,其实这类问题掌握方法也可以轻松解决.如果∠A为直角,过点A做线段AB的垂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就是所找的C点.如果∠B是直角,过点B做线段AB的垂线,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后几乎都有思考题,有的要求“想一想”,有的要求“说一说”,究竟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好呢?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或是整理好答案叫学生抄,念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