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至1996年,我国邮政平信邮资为20分,为方便寄信使用,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大量20分邮票,有20 分面值的,而且还先后发行了18套单枚成套的邮票。所谓20分板块就是专指编年20分面值的这18套邮票。这些票这几年一直在不声不响的上涨,有几个品种早已创出了1997年大潮之后的新高,有即将进入快速增值期的可能。下表就是其基本资料: 1.1992-5《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14,(5):94-95
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5月3日发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一枚,面值为1.20元。  相似文献   

3.
王景如 《中国集邮》2001,(11):35-35
我们说集邮有怡情、益智和储财的功能,从1992年编年邮票扩量发行以来,对绝大多数集邮而言,储财的功能几乎已经丧失。据有关人士统计,1992年至2000年,发行计划内编年邮票216套,至今仍有140套以上打折,平均打折幅度25%左右。今年发行的前14套新邮,又有11套打折。集邮从集邮公司订购新邮,眼看着赔钱。明艰人看得清楚,即使几十年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的增值空间。对二级市场上的大多数经营而言,他们多年惨淡经营,也有不少资金被编年票的盘子压得抬不起头来。  相似文献   

4.
降低纪特邮票面值是近年邮政资费上调情况下的热点话题,广大集邮爱好对此呼声强烈.国家邮政局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例如2000年的纪特邮票,原计划安排的较高面值的邮票,发行时有不少都改成邮政常用的低面值,受到广大集邮爱好的赞许。200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出台,全年将发行25套95枚邮票,总面值为143,10元,加上两枚小全张,总售价为156.40元。按总面值计算,95枚邮票平均每枚1.40元,如果除去其中的4枚小型张32元外,其它9l枚邮票平均不足1.22元。平心而论,2001年新邮面值安排并不高。就2001年纪特邮票面值安排和降低新邮面值问题,笔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编号为"YJI"的邮资邮简,一套两枚,1998年11月12日由中国邮政发行,分别印有"嫦娥奔月""柳毅传书"故事图案,为我国1999年首次举办世界邮展而发行。面值5.70元。这套邮资邮简作为特供邮品,我国集邮协会会员每人可购一套。  相似文献   

7.
说起编年票,大多数集藏者和邮商都会无奈摇头叹息,尤其是失望的表情常常溢于言表,毕竟编年票实在太不争气,自1992年亮相之后,其总体表现就非常的糟糕,至今己发行的编年邮票中,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品种在市场上低于面值交易,而且2006年刚刚发行的编年邮票,仍然有过半数陷于打折窘状。  相似文献   

8.
2月17日,沪深股市受两个实质性利好消息的强刺激,频频摸高,创造了天量天价。而作为资本投资市场新成员的邮市却风吹草动难,市况依旧冷。笔者翻出1992年后预订的编年邮票,见到邮市里的编年新票宽幅打折也乏人问津。编年票市价还在下探,1999年新票已“缩水”至130元(面值175.30元)。手里拿着的邮票好像冰块一样。窗外寒风凛冽,此刻笔者的心情真是天冷心更寒。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08,(9):12-12
本刊讯2008年7月30日,中国邮政公布了调整后的纪、持邮票发行计划。全年共增发邮票8套,取消发行邮票3套,调整部分邮票的发行日期;同时,部分邮票的名称、枚数、面值以及版式也有相应变动。2008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调整以后,纪票14套、特票15套、附捐票1套,共30套,77枚,小型张3枚,邮票总面值111.00元,总售价168.30元。  相似文献   

10.
从1952年至1994年,我国共发行28套151枚连票,给集邮爱好者增添了不少乐趣。仔细看来,有几个特点。 1.1952年6月至1981年6月发行了16套109枚连票,除第1套《广播体操》面值各为旧币400元外,其余面值全是8分。影写版居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几经调整后。最终发行30套共97枚邮票和6枚小型张,3种小本票,邮票总面值160.60元,全年售价206元。至笔者发稿时,已发完29套,只有12月与丹麦联合发行的《古代天文仪器》未发行。纵观已发行的29套纪特邮票.有不少品种可圈可点,小型张是近10余年来发行最多的一年,受到集邮者和市场的关注与追捧。在已发行的这些邮票中。有几颗新星很受集邮者乃至收藏界的关注。笔者按发行顺序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筱娴 《中国集邮》2001,20(10):36-37
《永乐宫壁画》邮票是2001年5月5日发行的1套壁画题材邮票,从邮票的构图看,与以前发行的《敦煌壁画》类似,如果不仔细区分的话,两之间的差别并不大,而且全套邮票尚有1枚2,8元面值票,从近期的走势分析,该票能够保住面值已属不错。但是该票尚未发行,其全张票的市场期货价已高达80元,比20元的面值足足高出3倍,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丹麦将发行10套邮票,共29枚,总面值为 207.75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268元。除1月2日发行 2枚普通邮票(小国徽系列,面值10和17克朗)外,其余均为纪念和特种邮票。 1月11日春天的花卉4枚(4.75、5.50、7.00、 8.00克朗)  相似文献   

14.
攀异奔一 全套1种,邮资图名与套名相同,胶印。片幅1 48 x 100mln,面值仪6。元,售价0.85元;封幅208义 10朴,面值0.80元售价1,20元;封幅230火12omm,面值0.80元,售价1 .00元。JP、JF每种发行3502002年普通和纪念邮资封片(1O月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任南方 《集邮博览》2001,(10):41-41
自1999年3月1日邮政资费调整以来发行的小型张,面值一律是8元(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面值50元的澳门回归金箔小型张),连面值不足8元的小全张,也要溢价到8元出售。  相似文献   

16.
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局于2011年4月19日发行《公共建筑物及纪念碑》邮票一套4枚,图案名称及面值分别为:政府总部1.5元、金融管理局2.5元、仁慈堂婆仔屋3.5元、澳门基金会4元。  相似文献   

17.
2002年9月下旬,澳门邮政总局公布了2003年新邮发行计划。计纪、特邮票10套,较近年每年发行12套减少2套;票、张比例为10:8,也改变了往年套套有小型张的作法;票张总面值为177.50元,亦较往年总面值有所降低。其中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最后大套《水浒传》的首套以及梁祝等主题引人瞩目。若有变化,以当地是时新邮预报为准。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1日,澳门发行《昔日生活风情》(四)邮票(S086),全套8种,面值各1.5澳门元,发行20万套,折合10万张,其中四分之一保持完整,专供集邮。另发小型张(B078)20万张。启用新邮纪念邮戳(C265),戳图为黄包车。  相似文献   

19.
陈国成 《集邮博览》2014,(11):14-20
正新中国编序普通邮票的第九组,简称"普9"。全套5枚(图1),面值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是新中国第二套高面值普票,也是人民币币制改革后的第一套高面值普票。主图案为天安门,但为了与旧币高面值的"普5"区别,普9改为横长方形,图案改为从左边透视角度的天安门,仍由孙传哲先生设计,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雕刻版印刷。普9于1955年9月20日发行。邮局全张100枚(10×10),线式齿,齿度14度,发现有齿孔漏打、齿孔移位及折白变体票。  相似文献   

20.
张欢雪 《中国集邮》2001,20(10):22-22
1988年金秋,我国突然发行了一套引人注目的普通邮票——《普24中国石窟艺术》,精选了云岗、龙门、麦积山和大足的石刻各一尊。第一印象当然是面值了,很高很高的面值,特别是第四枚“养鸡女”,面值20元。已经有20多年没有发行20元面值的邮票了!再说以往普票中高面值的几乎只有《天安门》和《北京风光》,现在来了一个“农家姑娘”,也算是普票选题的突破。当然还有一些奇思怪想,4枚的安排特别注重性别的平衡,云岗的大佛与麦积山的菩萨,可谓“郎才女貌”,而龙门的力士与大足的养鸡女更是一刚一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