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妨多一些“狠心”教育。 一是育人者应该拥有丰富的“因人而狠”的本领。育人者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确定有效的“狠心”施教方式和方向,尽力多为其创设自我体验的条件,创造成长磨炼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教育孩子的突破口,又可以让其及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自我补偿”,真正让其得到方方面面的磨炼。  相似文献   

2.
正23日下午,家住成都市双桥路的10岁小女孩菲菲,因为不会背课文,外公用竹条打了她。但令人意外的是,来自腾讯大成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6000多名网友中,59.66%的网友认为该打,有些处罚是必须的。(2月25日《成都商报》)这个调查结果,足以说明体罚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旧有着不小的社会基础和市场。这引出了一个很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体罚教育在当今社会到底有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曾几何时,对不听话或者是不能达到家  相似文献   

3.
王淦生 《教育》2012,(25):38-39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将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区别开来。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事先已经做出了相  相似文献   

4.
5.
时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罪名。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这并不意味教育手段只能是和风细雨式的。相反,有别于体罚的惩戒如果运用恰当的话,会成为赏识教育的积极补充。  相似文献   

6.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直处于争议当中。而从古至今,教育惩罚从未真正离开过教育管理。教育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犯错的印象,从而避免再犯错误。高中班级管理中,管理对象正值青春期,管理工作相较于其他时期压力较大,对教育惩罚的应用也较多。而现在的一些教育惩罚存在诸如惩罚不当、惩罚不公、随意惩罚、不敢惩罚等问题。究其原因或与教育惩罚习惯、学生与家长默认以及相关法律无明确规定等有关。本文针对高中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7.
朝着特色成长,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向。这不仅因为特色比出色更进一步,还因为特色成长的路径要比出色宽泛得多,特色成长的意蕴要比出色厚重得多。有本杂志开辟了"非常教师"栏目,编辑让我推荐一些特色教师。因为栏目的定位是寻找、发现、推介有个性特色的教师,所以我在"物色"人选时会问:"你做了哪些与别人不同的事情?"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获得了某某级优质课一等奖,我是某某级能手,我是某某级优秀教师,我的教学成绩很突出……诸如此类的回答只能说明工作  相似文献   

8.
恰当的惩罚,不仅能教育人,更能警示人、激励人,从而造就人。  相似文献   

9.
黄小平 《课外阅读》2010,(12):51-51
一个小偷问智者:“一个人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吗?” “当然会!”智者说。 “假如有一天我偷得许多金银财宝、而这件事又始终没被人发现,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小偷说。  相似文献   

10.
王晓燕 《山东教育》2010,(10):17-17
<正>前几天我感冒了,到附近小诊所买了一盒药。可药吃完了,症状却一点都没减轻。为了避免再买到相同成分的药,我拿起药盒详细看了看说明,忽然发现这盒药已经超过了有效期。  相似文献   

11.
李俊松 《科学教育》2007,13(3):63-64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获得了一些班级管理的经验,常用“爱生如子、师生平等、德育为先”十二字来自勉。所管理的班级,多次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和校级文明班级的荣誉。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既要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也要有班主任的全身心的投入,比如早上到班级看学生打扫卫生、早读、吃早餐,中午到班级看学生午静、自习,晚自习后到宿舍看学生就寝,这样做主要的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及时了解情况,但也是对少数调皮的学生不放心,有少数同学,不太注意自身道德品质和修养,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风气。说实话,做班主任这样投入确实很累…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及时找学生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教育的常用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苦口婆心地劝学生向善。可能学生根本不加理会;大动肝火、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学生却依然故我,不思悔改;军训式的“一、二、三、四”,可能会使学生阳奉阴违,效果可想而知。如何使这种形式更加有效?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实践,认为同学生闲聊可起到更好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蔚 《上海教育》2012,(Z1):55-55
<正>在上海,几乎没有一个中小学生没有去过东方绿舟。十年绿舟,顺风顺水;教化成果,下自成蹊。身处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身处中国教育特定的体制和育人氛围,十年只是一个起步,可以探索的命题不可穷尽。命题一,圈养还是散养,这个命题,并不新鲜。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落到每个家庭、每个学校,还真的任重道远。说个题外话。这次伦敦奥运会,尽管中国军团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4.
缪雪 《四川教育》2015,(Z1):82-83
爱听好话是每一个人的天性。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当下,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所谓赏识,就是指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15.
1922年7月4日,美国国庆节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弄到了禁用的烟花炮竹中一种威力巨大的爆竹,叫"鱼雷"。那天下午,他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颗"鱼雷"。一声巨响,引来了警察,并把他带到了警察局。按照当时禁令,他需要接受罚款14.5美元的惩罚。14.5美元,这在当时的美国,算得上是一笔大数目。因此,这个男孩没办法,只得回家找自己的父亲。父亲问:"‘鱼雷’是你放的吗?"男孩说:"是。"父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片面地鼓励发散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培养过度,收敛思维培养被遏制。然而收敛思维方式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在通识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识教育理念里两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样重要,两者看似对立其实互补,只有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使通识教育健康发展。要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识教育课程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18.
惩罚和赏识一样,都是一种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错误,便于他们改过自新,健康成长。马卡连科就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当然,这里不是一味地提倡惩罚教育,而是认为单纯地割裂文化传承,从一  相似文献   

19.
吴宝席 《现代教学》2015,(Z2):146-148
在案例中,由于生活委员的"失误",100元饭费"不翼而飞",在班级内引起了不小的躁动。我想,很多班主任在收费时也会遇到类似问题。尽管钱不算太多,但莫名其妙地少了100元,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李老师决不能草率行事,简单处理,不了了之。至于这100元差额究竟由谁来赔,我认为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来处理是不妥当的:第一,让丁琳来赔。饭费不是丁琳主动要收的,而是李老师让她收的,如果让丁琳赔偿,她不仅会感到非常冤枉和委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对九年级苏人版思想品德学会与人合作一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与人合作的技巧,并树立起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和心态,从而让学生懂得建立在良好基础上的合作不仅公平互惠,而且会对自己带来极大的帮助。最后,让学生本着这个思想去回馈同学、老师、亲人,乃至社会,进而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在合作互助的情况下斩获丰盛。可见,成大器,必合作,合作是个人进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