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是什么?是教与育的有机结合。但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教育"只剩下了"教",没有了"育"。"育"是什么?《说文解字》中云:"养子使作善也。从■肉声。"《虞书》日:"教育子也。毓,育或从每。余六切。"徐锴注曰:"■,不顺子也。不顺子亦教之,况顺者乎?"又《尔雅·释诂》:"育,长也。"《诗·卫风》:"既生既育。"所以"育"是我们要注意的重点。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孕育、哺育、养育等等,都跟我们的个体生命有关。傅国涌在《民国教育的花开花  相似文献   

2.
我 从 事 教 育 工 作 已 近 三 十 年 了 。 《 宁 夏 教 育 》 也 伴 随 着 我 度 过 一 年 又 一 年 的 教 学 生 涯 , 《 宁 夏 教 育 》 成 了 我 离 不 开 的 良 师 益 友 。   说 她 是 良 师 , 是 因 为 我 从 她 身 上 不 断 地 学 到 教 育 教 学 经 验 。 《 宁 夏 教 育 》 我 是 每 期 必 读 , 并 且 摘 抄 了 大 量 的 经 典 章 节 , 在 她 的 不 断 帮 助 和 启 发 下 , 我 的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不 断 增 强 , 工 作 也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就 , 虽 不 敢 自 夸 地 说 桃 李 满 天 下 , 也 可 谓 桃 李 满 园 …  相似文献   

3.
吴艳君 《成才之路》2013,(10):86-87
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所谓教书育人,我认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要育好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育理念,将德育贯穿于每节课中,既教会学生一种语言知识,又令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无法保证,教过的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使每个教过的孩子,成为对国家有益的普通劳动者。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单纯得像一张  相似文献   

4.
当 今 时 代 , 几 乎 所 有 各 级 各 类 高 校 都 把 培 养 创新 型 人 才 视 为 时 代 和 社 会 赋 予 的 历 史 重 任 , 并 采 取各 种 措 施 积 极 开 展 创 新 教 育 。 然 而 , 却 在 一 些 学 校和 一 些 人 那 里 创 新 被 作 了 片 面 化 、简 单 化 的 理 解 ,创新 教 育 往 往 被 等 同 于 创 新 能 力 教 育 , 忽 视 了 对 学 生进 行 创 新 品 质 的 培 养 。 这 是 对 创 新 教 育 不 科 学 、 不完 整 的 认 识 , 也 是 创 新 教 育 中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缺 位 的重 要 原 因 。 一 、创 新 精 神 的 思 想 道 德 底 蕴 …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从"单纯的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过程中,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  相似文献   

6.
邱磊  傅国涌 《教师》2013,(10):5-7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中国已经四年了,教了四年的书。我老是告诉我的学生、我的同行:搞研究工作应该注意到概念。每一个我们用的概念会有它的历史,有的概念有比较长的历史,比方说"西方"、"了解"。我在北京与汕头都听到过同样的话:我们中国人了解西方比你们西方人了解中国多得多。什么是"西方"呢?什么叫"了解"?中国人说西方涉及美国,俄罗斯不属于西方,因为这个概念是两百多年前俄国发明的。到现  相似文献   

8.
赵才欣 《上海教育》2010,(10):18-19
我有个朋友,女儿在美国读书,他去美国探亲,回来以后跟我说:“我到美国课堂里面听课,听了以后,感觉跟我们中国内地的课堂有很大差异,差异在于我们中国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千方百计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到没有问题就算完成任务,而美国课堂呢,正恰恰相反,他们要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到有问题才算好。”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教"与"育"的分离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教无育、教多育少、重教轻育等方面。在分析了"教"与"育"的内涵差异的基础上,对"教"与"育"产生分离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给出了如何改进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科学,需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贡献,这给了我们难得的机遇,也赋予了我们使命。我们要珍惜这个机遇,这是人类历史上很难得的机遇。回顾科技发展历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四大发明在中国,但是近代科技不在中国,而是在西欧,因为西欧发生文艺复兴以后产生了很多科学家,现代科技则是在美国。美国是后起国家,却有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走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教师只要做到平等的爱每一位学生,才会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同时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让学生从"教我做、教我学"走向"我要做、我会学",教育过程就会轻松愉快,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习、反思、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与"育"是两个有联系但内在意蕴不同的概念,长达百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没有完全弄清"教"、"教育"、"育"三者之间的意蕴界限及其各自的本真内涵,以至于"教育"简化为"教",以"教"代"育"、重"教"不重"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削弱了"教育"应有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让我们先思考吧!”这是学生向我们发出的呐喊,也是时代发展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强烈要求。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的时候,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学生学会思考是创造教育的核心。教学生学会思考就是让学生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创新、学会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为此,课堂教学要根据这种要求进行彻底地改革。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我们要承认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对他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向我们昭示了一条艺术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创新。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它要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当前,在探索新课改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别人教学模式的模仿。固然,在教学改革之初观摩名师的上课实录,能迅速直观地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但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那必将使课改走弯路。目前进行的新课改的内涵就包括创新,它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要抓住本次课改的实质,大胆尝试,只要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实质的任何教学模式都应当受到充分肯定。首先,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上。教…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20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珠海成功举办。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应邀,由基教处、教科院负责人带队组团15人参加了本次教博会,充分展示了西藏基础教育典型教学成果,在教博会上屡获肯定。来自我区的"西藏教育70年成就"和"铸魂育人五合格四讲四爱育新人"等13项基础教育教学典型成果在本届展会精彩亮相。展会期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师大校长董奇、教育部规划司原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一、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的认识:通过基础教育创新驱动,促使每个孩子在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中成人成才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的主题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不拘一格育人才",我觉得这个主题特别温暖、亲切,而且有政治高度。为什么?因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18.
正常常在思考:何谓"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承担"教"和"育"的职责?从字面理解:教,即传授知识;育,即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教导和训练学生。换言之,教,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育,则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这里,"育"的内容,又似乎更多地被理解为学校的道德教育,被认为是班主任、语文老师或品  相似文献   

19.
冯建立 《时代教育》2012,(11):241-242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强、知识体系宽广的科学学科。21世纪的中国体育教育改革要坚持"全民健身计划"的原则,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育体"、"育心",同时还要"培智、育德、育美"。本文介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地位和作用,深入探究了大学体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曾红 《大学生》2012,(8):71
当然,我会这么跟他们说:创新是件难事,不过你们要写的论文还是要体现出不同。这个不同不见得是和以前相比有了多大进步本质差别,也许仅仅是角度不同而已。但是一定得体现自己的思维与别人的思维在这一问题上有所差异。随后我也开始反思,我们国家的学术氛围是否把"创新"提得太频繁太重要了,才在这些孩子中形成这么大的影响?创新对于学术发展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国家每年毕业好几万博士,几十万硕士,还有很多在职的各类名头硕士,早已世界前列,而如果每篇论文都创新,肯定早就是创新国家了。即便在论文的创新比例上比不过人家,创新总量总还是能抢个第一第二的吧。而糟糕的是,在科研大国里面,我们目前恰恰是最没有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