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关系。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女孩的亲社会行为均显著高于男孩;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温情、指导性、鼓励独立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拒绝、溺爱、控制、惩罚取向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鼓励成绩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父母要关注自身教养因素,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是智障儿童进入社会生存的必要准备,关乎其将来的生活质量,利于增强其将来的批判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智障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着重阐述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培养智障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社会行为的影响,从而指导家长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以乐山市第七中学的初中生群体为样本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在初中生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有明显差异;亲社会行为与父母教养教养方式各维度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因此,学校需要针对多子女家庭进行专题指导,帮助家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吴俊霞 《教师》2012,(14):117-117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孩子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之中。本文阐释了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并就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有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并受到家中成员的厚爱与周到细致的照顾,容易形成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个性。以幼儿为对象的一项调查表明:刚入园的孩子,有90%以上以自我为中心,不适应集体生活,更谈不上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自私、独霸、不合作、不分享等种种问题,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从主体性道德人格角度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多重意义:有利于培养富有自主、自为、自由精神的道德自我,有利于形成具有导向、整合、内化功能的动力系统,有利于形成包容个性、规范、合作的同辈群体.认为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应通过重塑道德自我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人格结构系统、共情培养建立同辈支持鼓励与群体合作机制、体验式活动回归以实践为主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教育等三个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责任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它是幼儿未来发展,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新《纲要》的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心”。然而在今天,许多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有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幼儿缺乏责任心的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习惯,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与表现出来的经常化、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小学阶段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阶段。从幼儿班到小学进行正规化学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其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要学到最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些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不但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因而.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责任心就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集体、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恒心、孝心、同情心、善心等相比,是"群心"中的核心。小学生的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性行为,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可分为国家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学校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和自我责任心五部分,其中自我责任心是最根本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教师普遍认为社会领域的活动是最难把握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幼儿园很少甚至没有开设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只是把幼儿社会教育作为一个附属内容加入到其他的教育领域活动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社会性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二是一些教师常常通过集体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杜会学习理论方面讲。20世纪30年代。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提出了“所有情绪反应都是儿童学习的直接结果”的观点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依赖于儿童内部条件。又要同强化、榜样等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结合。让孩子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以及结果进行学习。这就不同于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0-3岁儿童早期发展对提升人力资本至关重要,而照养人的养育行为对其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I版(BSID-I)和第III版(BSID-III)及自制家庭量表,2013-2018年抽样调查中国A、B和C三省农村地区3991名0-3岁婴幼儿及其照养人养育行为,分析照养人养育行为现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婴幼儿照养人普遍缺乏积极养育行为。家庭养育环境5个维度得分普遍较低,亲子互动讲故事、唱儿歌、读书的比例均不超过40%,消极管教方式的发生率超过40%(管教时提高声调或吼、管教时拿走玩具);(2)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主要照养人是否是母亲和家庭资产显著影响照养人养育行为;(3)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滞后问题严重,总样本中41%的婴幼儿存在认知滞后风险,58%存在语言滞后风险,29%存在运动迟缓风险,58%存在社会情感滞后风险。这种滞后风险与照养人的积极养育行为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养育行为显著正相关。因此,婴幼儿主要照养人应该转变养育观念,采取积极的养育行为,提供高质量的养育环境,和婴幼儿开展更多的亲子互动活动。政策制定者也需关注中国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在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方面投入,提高中国未来人力资本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在结合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基础上简要对该理论的微观、中间、外层、宏观、长期几个子系统进行阐述,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利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道德情感是为了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道德情感反映人的道德判断,支配人的道德行为,不仅能够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质,更是个人和社会之间和谐共融的桥梁。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人,有更多亲社会行为,个性表现更合群、宽容和自信,在社会中也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双一流’大学新冠疫情调查”项目组于2020年6月面向全国15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收集的截面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疫情期间,被调查学生积极进行着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抗疫行动,表现出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本科生以不同形式参与抗疫活动,呈现出优势阶层“舍财”、弱势阶层“力行”的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在以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机制作用于个体发展,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为对亲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过度保护对亲社会行为无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一方面,积极倡导父母对子代的温暖与鼓励型养育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消除父母过度保护教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往有关移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领域、心理咨询以及社会领域。在道德领域,移情对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情有助于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在心理咨询领域,移情关系可以看作当事人早期依附关系的投射。在社会工作领域,移情是对别人情感与想法的觉察、理解、体验以及反应。迄今为止.在这三个领域中移情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32名小学3、4、5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少,亲社会行为越多,则同伴接纳越高;儿童的同伴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没有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积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