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低温逆境下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甘油、二甲基亚砜、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烯效唑、脱落酸对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浸种处理后,测定了低温逆境下不同烟草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5种药剂浸种能显著促进烟草种子发芽,提高了低温逆境下幼苗根长、苗高、幼苗干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其中10 g/L脯氨酸、120 mg/L水杨酸、15 mg/L氯化钙、30 ml/L二甲基亚砜和100 ml/L聚乙二醇综合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提高烟草种子及幼苗抗寒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小安 《青海科技》2011,18(2):40-42
在低温胁迫(-4℃)及不同时间长度(24h、48h、72h)下,以扁蓿豆种子(青藏扁蓿豆、内蒙古直立型扁蓿豆、青海匍匐型扁蓿豆、盐池扁蓿豆和吉林扁蓿豆)5个样品为材料,研究了扁蓿豆种子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5个品种扁蓿豆种子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都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而证明扁蓿豆种子是通过提高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来适应低温逆境、减轻低温伤害的,也进一步证明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作为植物抗寒性的一项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在干旱、盐胁迫逆境环境下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研讨小麦抗旱抗盐能力的强弱,本实验选用11种优势小麦品种实验材料,分别使用200%PEG(6000)、5%NaCl与0.4M甘露醇溶液处理小麦幼苗,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环境。进而对正常条件下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小麦幼苗进行脯氨酸、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干旱、盐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脯氨酸、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大。经综合分析,小麦品种百农207、偃师4110抗旱、抗盐性能最佳。该研究从生理指标角度对小麦的耐旱耐盐性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盐渍逆境下的小麦育种与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所谓观赏瓜是指某些具有幽雅美丽的株态、奇特诱人的外形、绚丽多彩的色泽,能够充当景致冲击人们的视觉,体现出较强的观赏价值的一类蔬菜花卉。选用20个观赏南瓜品种,研究了其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在实验室内按处理温度不同分成两组:一个试验组低温(15±0.5)℃,一个对照组室温(25±0.5)℃,每组20个品种各50粒。试验期为17天。试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低温条件下胚根相对伸长率和发芽率可反映品种间的耐低温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黄瓜幼苗光合机构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盐胁迫(0、25、50mmol/L)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尤其是高浓度NaCl(50mmol/L)的胁迫,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以及气孔限制值(Ls),同时显著提高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细胞间CO2浓度(Ci),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大.盐胁迫对耐盐黄瓜‘津研4号’幼苗生长的影响小于盐敏感黄瓜‘津绿4号’,这可能与耐盐黄瓜在盐胁迫下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光系统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和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温琳  刘小利  祁银燕 《青海科技》2023,(4):175-179+196
沙地柏具有抗寒、抗旱、耐土壤贫瘠等特点,是青海省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选树种之一。青海省冬季高寒少绿,对沙地柏苗木需求量大,由于种苗生产受限,苗木供应不足,需要长期从内蒙古、陕西等地引种。但是,对不同种源沙地柏的抗寒性没有系统的比较研究,不加选择地推广存在盲目性,因此需要对沙地柏在青海省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推广提出更准确的应用建议。文章以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5个种源的沙地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指标结果进行沙地柏抗寒性综合评价。根据Logistic方程预测得出5个不同种源沙地柏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30.44℃~-19.57℃。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不同沙地柏种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种源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冷凉气候资源分区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最热月(7月)和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一级指标,最冷月的温度指标可分为冬冷(-20℃~-5℃)和冬寒(≤-20℃)两种类型,最热月的温度指标可分为夏热(≥20℃)、温(15℃~20℃)及夏凉(5℃~15℃)3种类型。根据青海青海省温度出现的范围,把青海省划分为冷凉和冷温2个气候大区;再以年≥0℃的积温、年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散量(E)与年降水量(R)的比值)作为二级指标,并结合各地区的自然景观又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得出气候类型分区图。为合理地利用这种青藏高原特色的气候资源,针对各气候类型区的地理条件、自然灾害和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评价了各气候分区适宜从事的农、牧业生产活动,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可为青海省加快农牧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果农,发展油桃应注意以下5点: 一、气候条件要适宜油桃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一般来说,只要有桃树栽培的地区均可栽培。通常生长期平均气温在10~18℃,平均气温在 24~26℃,最有利于油桃生长结果,并且果实产量高,品质优良。油桃耐寒性较强,一般品种可耐冬季零下22℃低温。但是,耐冬季绝对低温的品种,不一定适应早春的变温。在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生长季节热量不足及早春变温, 限制着油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褐稻虱生物型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俞晓平  叶恭银 《科技通报》1993,9(4):260-264,270
研究及评价了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生物型的不同监测技术,系统地监测了海南、广西和浙江不同田间褐稻虱种群的生物型变化.结果表明,褐稻虱存活率监测法比苗期致害性监测法更直接、敏感;取食频次法能测定群体内各生物型的相对比例,这尤其适合于生物型混合种群的监测;褐稻虱酯酶同工酶差异也是衡量生物型变化的指标之一.自1989年始,以上褐稻虱各种群已由生物型1向生物型2转变,但不同种群内各生物型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也重点指出,品种IR26作为鉴别生物型2的品种比品种Mudgo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处理水稻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加硅处理提高了水稻幼苗在受到低温胁迫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叶绿素降解。因此,外源硅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