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考察我国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对邓小平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三中全会后的全面改革,从思路、方针,实质、目标及其理论依据诸方面进行比较,着力论述1975年整顿是中国改革的萌芽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对我国行政改革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我国行政改革采取渐进式的缘由,我国渐进式行政改革的特点和内容等问题形成了独特思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邓小平渐进式行政改革理论,对于我们继续深化行政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创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论述最多、最集中.寻觅这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是邓小平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观条件,15年市场取向的改革是这个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是建构这一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它从孕育、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5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萌发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我国改革的提出是同步的.邓小平说:“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党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55页,以下凡引此书仅示页码)从七五年起,邓小平就开始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整顿,整顿的实质就是改革,改革的主要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制定全面改革的政策的同时,还提出了改革的策略方法.本文把改革策略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的改革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对于前者,邓小平从哲学和现实层面回答,那就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现存问题倒逼不得不进行改革;对于后者,邓小平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提出原则性要求,包括当前和长远、重点和全面、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即:设置改革时间表,推进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设置改革路线图,从农村到城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对改革战略性设计,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发展,多措并举。把握邓小平的改革观对于我们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决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改革思想博大精深,丰富而全面,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其闪光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区分为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提出制度建设对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开创性地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1975年整顿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化 《教学与研究》2004,3(8):53-58
1975年,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是个重要的年份。本文主要研究了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通过邓小平在这一年提出的意见和采取的措施,说明邓小平从对“文化大革命”实践的反思中,在把握国际局势的基础上,肯定了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做法,同时开始酝酿新的建设思路。这些意见和措施实质上表达了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时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考,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思路,进行了清晰而且较为全面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在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连续性,这对于我们学习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无疑是有启示意义的。本刊将在下期发表同一作者的《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讨》。  相似文献   

9.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后,淡化以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文化工作的拨乱反正,是这种整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在文艺工作方面,重新提出要贯彻执行"双百方针",配合毛泽东的有关批示,开禁一批文艺作品;科技工作方面,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地位,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教育方面,提出要正确看待"文革"前的教育制度,否定"文革"时期在招生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一些所谓改革措施。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初步纠正了"文革"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造成的文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偏差,为"文革"结束后文化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国教育研究权威机构撰写特稿,深情缅怀邓小平同志关心支持教育的十大历史功绩——(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努力开创西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50~60年代在中央工作期间,认真参与制定国家宏观教育方针政策; (三) “文化大革命”中首次复出,旗帜鲜明地开展教育整顿;(四)“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复出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力主拨乱反正; (五)全面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全面整顿学  相似文献   

11.
明代政治家高拱于嘉靖末年提出的《挽颓习以崇圣治疏》,是其主持隆庆大改革的纲领性文献。这一纲领全面揭露了嘉靖时期的“八弊”积习,提出了破除“八弊”的改革对策,指明了“修内攘外,足食足兵”的改革目标。高拱的这一改革纲领,对其执政后的整顿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75年,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大智大勇,承受着政治上的风险,大刀阔斧地砍向“四人帮”设置的禁区,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步骤,对我国各行各业进行了全面整顿,从具体工作和措施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小平同志全面整顿的思想: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大局;要安定团结;发展工业;精简高效;科研要走在前面;敢字当头;核心是党的整顿等等。这些思想实际上是继承了十年建设时期他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继承了党的“八大”以后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观点,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出发点。由于极“左”思想的巨大惯性,整顿工作不久又出现反复,但邓小平1975年的整顿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大演练,依然有其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975年,邓小平在重重阻力之下领导了全面整顿的工作,他提出 ,了必须建立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班,陬搞好生产和发展经济为大局,反对派性,促进安定、建立规章制度,关心活,推进工业的整顿。军队必须精简整编,加强组织纪律性,反对骄气,反对奢侈,反对惰性。必须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树立党的领导地位,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完成党组织的整顿的思想,他为纠正“革” 错误进行全面整顿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1975年整顿中邓小平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和邓小平指导与影响下形成的三个著名文件,以及邓小平的一系列讲话和中共中央发出的指导整顿的一系列文件,已经具备了党后来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雏形。1975年的整顿是推进党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探索。所以1975年整顿是邓小平理论的孕育阶段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关于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问题的系统阐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文化素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确立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构成了邓小平人才素质观的主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所有制改革入手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指出所有制改革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点,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所有制结构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准; 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起新的资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必须做好的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着手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活动以前,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描绘出一幅改革蓝图,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邓小平改革的总目标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在思想上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在经济体制上由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治体制上由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着手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活动以前,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描绘出一幅改革蓝图,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邓小平改革的总目标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在思想上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在经济体制上由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治体制上由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20.
对从邓小平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归纳、提炼出的若干渐进改革思想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揭示了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对中国改革的独特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