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画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紧。留白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广袤深远的创意,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风极其简约。此画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在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即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相似文献   

2.
“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用到班级工作中,空白艺术就是要老师在思想教育中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己所思、所悟的空间。那么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如何运用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3.
“无画之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画所特有的美学意象。画面中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留白”喻示着一种感觉,一种印象,或是一种意境。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常常在文中留白,从审美的角度看,正是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空白点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自由。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这让我想到中国画中的一种构图方法——“留白”。中国画讲求意境,而意境唯有在观画者的神思中才得以显现。“留白”就正好给观画者以神思的空间,给作品以意境延伸的广度,它可以收到虚实相衬、形神兼备的效果,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画画追求“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妙,诗歌创作讲究“诗之妙在无字句处”的空灵,书法艺术追求“笔断意连”的效果。艺术都是相通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也不例外。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失时机的留些“空白”,使教学达到审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指在构图或上墨(色)时,让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色)而保留纸面的本色,从而达到一种“虚实相生”,“无笔墨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意趣的表现手法。千百年来,如何留白,体现空白空间的视觉和精神价值,已经成为中国绘画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空白”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将中国画中关于空白运用的技法和观念运用到现代视觉设计中来,这无疑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一种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戴俊 《教师》2013,(34):34-34
“无『田i处皆成妙境”,中国i画讲究“留白”,即在画面中,留出空白,不让墨彩占满画面,给欣赏者更多遄想。“留白”,反使画面产生更加和谐、完满的意境,达到“此处无i画意更佳”的效果。数学教学亦应如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留白”,把“浓墨重彩”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充分发展的自主权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我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国画。与其他画种相比.国画往往在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来。“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特有的美。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水面苍茫,给人以想象的极大空间。  相似文献   

9.
“空白”理论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命体验和形而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高明的画家作画,总要留有“空白”,让观众去欣赏、遐想,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填补“空白”.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空白”艺术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达.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老庄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不可言传”之妙境,还是中国戏剧的“虚拟”,武术表演中的“亮相”,音乐中的“休止符”,泼墨山水画中的“飞白”……这些空白都令人遐想,无不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真可谓“万象皆由空出”。没有空白就没有艺术,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空白之美意,  相似文献   

12.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  相似文献   

13.
空白艺术是指作品已书写描绘部分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空白艺术运用得好,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相似文献   

14.
张珍娟 《班主任》2002,(4):22-23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以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高丽荣 《文教资料》2008,(20):60-61
中国画家历来喜欢在画中留白,讲究"知白守墨",常以笔墨为"实",留白为"虚".留白即为"布虚",而中国画贵在布虚.人们在观画时"多不着眼于空处",岂不知"无画处皆为妙境",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中国画的笔墨空白在画面上造成黑白虚实产生空灵的意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再创造的余地,这便是中国画空白"虚"的魅力所在.世间万物皆是无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中国画中的黑白虚实尤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实大虚合理,小实小虚生动为佳,所谓"虚实相生"才能产生"妙境".一幅好中国画的作品空白的无形处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张力,产生无形的"场"效应,让人在画前驻足,不知不觉中进入画中神游,而"气韵"恰是来源于这无形的"空白".画家要使自己的作品做到"气韵生动",感染观者,除了具备一定绘画技巧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画外功夫.众所周知,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笔者对此才识拙浅,不周之处还望指正.  相似文献   

16.
“空白”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空着 ,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一幅画中 ,当绘制了形和物 ,即创造了正面空间时 ,剩余的部分就是反面空间 ,反面空间即是空白。在中国画中 ,空白是指没有画的白纸部分。在绘制过程中 ,常常留有大大小小的空白而不画形象 ,与西方绘画的“无处不画”形成鲜明对比。其实大家都知道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不存在“空白”的 ,处处都存在或远或近的物体。笔者曾听到这么一个笑谈 :有人说 ,中国的画家都很懒 ,画山只画半截 ,空出好多地方不画 ,没有人家西洋画家勤快。一听就是外行之言。那么 ,中国画为什…  相似文献   

17.
“留白”艺术是指在艺术创造中为了更加充分的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即达到“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直接同用墨、留白联系在一起。对通幅皆灵的艺术效果的探讨,会有助于中国画创作和欣赏中对画中之白的自觉审美。空白美的艺术价值及其形式况味的解读,是本文探研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留白,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欣赏者经由审美联想和想象,体味到作品中视觉延伸的空间、画面丰富的意境,提升画面的美感。而课文中的留白是则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可发挥的余地,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发掘出那些留白之处,用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它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国画给欣赏者主动参与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即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