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若钒 《北京档案》2010,(11):51-52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明显不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处在于,"直隶"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名,而是一种以"官称"代替地名的称法,它是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行政统辖的一部分,是一种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2.
鲁靖康 《历史档案》2017,(2):118-122
厅级行政区划为清代创设,主要设置于边疆新近开发的地区,行政长官为同知或通判。清代的厅依据隶属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隶属于府的散厅,与属府的散州和县一样,为直接理民的基层政区建置,故而学界将其视为县级行政区划;另一种是隶属于将军、布政使或其派出机构——道的直隶厅,尽管很少有辖县的案例,但因级别高,因此学界将其视为与辖县的府、直隶州同级的统县政区。  相似文献   

3.
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其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地区的统治效率和该地区的发展。清王朝定鼎中原以后,对全国进行区分治理,分别建立特别区(如京师等)、少数民族区(如新疆、内外蒙古、西藏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一般地区(即各直省)。省内设府、厅、州、县,厅、州又可分为直隶厅、州和散厅、州。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府、厅、州、县的情况又有所变化。这里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吏科史书中选辑了一组雍正、乾隆年间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史料,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4.
《洺州唱和词》是一部由沈涛、边浴礼、金泰等八人唱和而成的词集。唱和活动发生于沈涛任广平知府期间,词人大都占籍浙西,是幕主和幕宾的关系,也存在亲缘关系。从题材意象、主题情感和造境写境方面分析,幽凄清寒是《洺州唱和词》的风格。因此,洺州唱和呈现浙西词风,属于后期浙西词派。嘉道直隶词坛,除洺州唱和外,还有"燕市联吟"与"樽酒销寒唱和",这三次唱和彰显出嘉道直隶词坛主流仍为浙西词风。  相似文献   

5.
所谓明代的北直隶区域是指今北京,河北保定、河间、正定和邢台等地,在当时,就是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八府和隆庆、保安二直隶州,实际上这个北直隶辖区就是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两市,  相似文献   

6.
清代地方中下级官员中,除道员、知府、知州、知县等正印官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附属官员,分别称为佐贰官、首领官和杂职官.其中,佐贰官具体是指府同知、通判,直隶州、散州所属州同、州判,县属县丞、典簿等.首领官主要包括布政司、按察司、府、厅等衙门经历、照磨、都事、知事、理问、检校,州吏目、县典史等.杂职则包括库官、仓官、税官、司狱、驿丞、巡检等.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佐杂,它们所占的官缺也就是佐杂缺.佐杂虽然不像正印官那样是地方上的掌印之官,但却负责具体政务的办理,且处于官僚的最基层,与百姓最为接近,因此他们的选任及其行政状况,对地方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直隶澧州志》(清同治十三年版),系统地记载了1874年以前湖南省澧县、安乡、石门、慈利、临澧等县的历史沿革、名人、大事。《澧县县志》(民国二十八年版),记载了澧县1875年至1939年间的大事。 上述两种地方志,是我们今天编写湖南省和澧县等县方志的重要参考资料。湖南省澧县  相似文献   

8.
四川是农业大省,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4409个乡镇、4803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650万,占全省人口的77%。为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全省181个县除成都市五城区外,其余176个县(市、区)已建成了农家书屋1350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农业大省,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4409个乡镇、4803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650万,占全省人口的77%。为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全省181个县除成都市五城区外,其余176个县(市、区)已建成了农家书屋1350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县馆的人员现状看,还普遍存在着素质低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县馆有一部分人员只有初中以下学历,有的虽然是高中学历。但没有高中水平、大  相似文献   

11.
何朝晖 《历史档案》2002,(1):130-131
日本学者真水康树的《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明两京十三布 政司与清十八省行政系统的整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9月版),是明清地方制度研究中 一部具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明清之际地方制度的变革上,探究明清地方 制度的诸多变化,如督抚制度的正规化、省区的分割、直隶州制度的发展、土司制度的变化 和卫所制度的消亡等是如何具体形成的。这一选题无疑是有意义的。作者从《清实录》等史籍中汇集了大量史料,逐省逐地说明各级地方行政单位的沿革和流变 。如论述清代总督体制的形成、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911年武昌起义后,苏南地区纷纷响应,迅速光复,革命军兵锋直至苏北地区. 张氏兄弟策动 通州和平光复 江苏的通州,于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宣布光复.1912年,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废府州厅,省以下设县,通州改称南通. 清末,通州是一个偏处江北海隅的中等城市,相当于府一级的直隶州,下辖如皋、泰兴两县.其时,实业家张謇已在通州创办了新型工厂,同时又兴办了学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我国报业集团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39家报业集团。然而不少报业集团只是换了个牌子或是用行政手段把一些报纸捏合到一起(物理变化),在体制和机制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化学变化),因而没有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只有大力进行制度建设,报业集团才能实现“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档案局局长丁成明一行赴阿坝州调研档案工作。丁成明一行先后考察了茂县、汶川县档案局(馆),听取了州档案局工作汇报,并与州、县档案局(馆)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交流。丁成明在调研中指出,近年来全州档案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六年我利用工作之便进行采访,写了新闻稿九十二篇,被县广播站采用四十篇,省、州报刊采用十篇。虽然采用率不算高,可是我不能忘记,这是我的老师——《新闻知识》辅导我而取得的成果。我是已年近花甲、只有高小毕业的文化基础。《新闻知识》创刊后,我一直坚持订阅,将它看成是我身边的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从  相似文献   

16.
县市报作为县市委的机关报,紧紧围绕工作中心,创造性地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卓有成效地宣传县市委的重大决策,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重大决策上来,是县市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这一重任,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情况,准确诠释重大决策,积极进行“热点”引导,是完成这一重任的有效方法。 老河口市是一个版土面积只有1032平方公里的内陆小市,县域工业经济起步较早,历史包袱沉重;耕地先天不足,农业块头不大;加之县市合并体制造成城市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机关人员多,财政压力大。在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邸报是明代社会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和主要方式;我们还知道,明代邸报是明朝官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常阅之物,许多明代史籍中记载有关邸报的资料,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一点。但是;有一些相当重要、相当关键的问题,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就是:1.在没有现代邮政系统的明代社会,它的邸报究竟是怎样传递和发行的?2.明代邸报是手抄的,还是雕板印刷的,或是活版印刷的? 本文试图对这几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见教于大  相似文献   

18.
明代南直隶鼎甲进士共有65名。其地域分布广泛,反映出明代南直隶重视文化教育,科举之风盛行;同时又明显呈现不平衡性特征,反映出各府、州、县科举实力不均衡,是各地在人口、经济、交通、教育、政治、科举氛围等方面所存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明前期南直隶鼎甲进士出自平民家庭者占比为33.33%,后期则下降为9.09%,这主要是由于明后期南直隶鼎甲进士出自官宦和仅有学校功名家庭的数量明显增多造成的。官宦家庭对其子孙中式的影响并非主要凭借政治特权,而是主要依其家庭有利的经济、教育文化条件和科举氛围并最终通过子孙自身综合实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高邮别称秦邮,公元前223年,因秦王赢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肃发生过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之名,共谋作弊、肆意侵贪的大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乾隆皇帝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