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宇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感知课文--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 "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 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1.凭借课文这个美的载体,充分挖掘美育因素,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飞行姿态和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可是,平时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常常苦于无材料可交流。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恐惧的心理。为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逐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耶么,我们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呢?  相似文献   

4.
汪国庆 《生活教育》2008,(12):56-57
语文课程标准在揭示语文教育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从新课程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大量地入选了许多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就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这些作品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  相似文献   

5.
何谓感悟呢?感悟是指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透过文本言语的表层意义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对文本进行一系列品味与揣摩、审视与重组、提炼与升华,从而领悟作品内涵,发现理趣。语文课的阅读感悟旨在引导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点或某一面,深入挖掘,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进而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高感悟生活的情趣和能力。因此,在每一堂阅读教学课中,我们都应找到文本中能刺激学生积极感悟的动情点、兴奋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其中关键性的是阅读能力,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样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这主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建构探究性、创新性课堂教学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指出:“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热点,整合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以此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过程,积极地去思考,去感受,去讨论。在交际的过程中,既提高他们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又使他们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感悟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既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本,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逐步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一.培养整体感语能力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整体感悟是学生通过直觉在短时间内对文本的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始终得不到突破性提高,原因之一是感悟能力很差。感悟是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是连接生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桥梁。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没有生活感悟的习作绝对不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主张“注重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造情”.“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字的能力。”听、说、读、写被公认为当今语能力的四大支柱,四紧密相联.相互作用.而“语应用能力”侧重指“说”与“写”的能力。其实自古以来“说”“写”关系就很密切。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门外谈》中就揭示了学创作的源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手段,它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郝十分重视如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引导和重塑,致使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产生价值观偏离。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刘清梅 《师道》2005,(7):35-36
众所周知,学艺术是熏陶、感染人类灵魂,陶冶、锤炼情操的最好的工具——“人类的灵魂不能没有学艺术的滋润”。在具体的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物作为一种客体,它因负载着作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影响读这一主体;同时,主体又在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的信息。”所以学生在阅读中要受到学作品这一“客体”的“熏陶”、“感染”、“顺应”、“同化”或“逆反”,就必须有自己的对本的个性化的感悟。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呢?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入门是关键。”七年级生物课的教学应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渡过开头难、入门关,主动参与和体验各利,科学探究活动,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目标,收到学生愿学、想学、爱学以及学会、会学生物课的良好效果,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而全而发展,为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呢?关键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的情感、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丰富“留守寄宿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呢?结合中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认为.编演课本剧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此,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又陆续凸现出来,“发展思维”就是其中的一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思维”作为基本理念的组成部分,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中“开发智力”的提法,为语文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要件和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如何创设好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作者体会如下:一、自读提示,把握重点自读提示是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的纲领性材料。学生通过阅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指出: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热点,整合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以此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