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山学院学报》2016,(1):48-52
行旅是白居易一生的重要活动,前期行旅充满忧伤,行旅是个人私事,行旅原因是随父漂流和参加科举,行旅目的地是父亲任职地与科举考场;后期行旅有忧伤也有快乐,行旅是公事,行旅原因是被贬、量移、任职、出使,行旅以长安、洛阳为中心。行旅中,忧伤悲愤刺激创作,悠闲有助于创作,地域美景引发创作,历史文化启示创作,驿馆题诗激励创作,所以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行旅诗。  相似文献   

2.
在民间叙事文学中 ,禁忌往往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 ,禁忌本身及恪守禁忌的人大多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说明一些禁忌民俗正在走向末路。这类民间叙事文学对禁忌民俗的式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一个侧面颂扬了广大民众蔑视迷信的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制造嘲讽话语的智慧。语言禁忌之所以引起这类文本的特别关注 ,主要是语言禁忌的目标太大所致  相似文献   

3.
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大的约束作用。尽管某些禁忌的性质可能是非科学的,但依然为人们约定俗成,并围绕这些禁忌形成一整套规范或者仪式,这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禁忌民俗的传承有多种形式或途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民间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和口传特征使其成为传承民俗的最好手段,而且也因为它们内容中的神秘或奇幻色彩本身就与禁忌民俗的内容接近。这样,民间故事就往往有意无意地或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传布禁忌民俗或其它民俗的有力工具,或者它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化传承严格意义上都是属于中华文化圈范围内,在日本保留着唐宋以来的一些文化、习俗,日本民俗及其禁忌文化存在的礼数禁忌与行为禁忌,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日本历史传承中的不同文化习俗和发展情况。概述民俗与禁忌概念,重点从礼数禁忌、行为禁忌、语言禁忌入手,分析日本民俗与禁忌文化。  相似文献   

5.
羁旅行役是诗歌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旅诗的创作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诗人作家都开始关注个人的荣辱得失,开始寻找自我的生命体验。谢朓作为这一时期的伟大诗人,由于受到人生际遇的影响,开始创作行旅诗,他所创作的行旅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萧统在《文选》中列入了他的9首作品,可见对谢朓所创作的行旅诗的肯定。以谢朓的被收入《文选》的这几首行旅诗这类文体作为立足点,从行旅诗的概念界定、思想情感和成就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戏业是中原民间以唱戏、演出作为谋生手段的行业,是“七十二行”中的“下九流”之一。唱戏的人死后是不能进入祖坟的。由于地位低下、名声卑劣,他们尤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严格遵守本业行规。所以,从日常生活到具体演出过程、从语言到行为禁忌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7.
鲍照的行旅诗承载了许多感伤因素,少峻洁之气,厚涩深沉,很少抒发高蹈理想,行路难的思想贯穿鲍照的整个行旅诗创作当中。鲍照行旅诗体现出沉郁深秀、凄清苍凉的风貌。鲍照行旅诗抒发了羁宦倦旅的愁绪,表达了思乡归隐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寒士的真实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8.
程嘉燧是明代徽州布衣诗人。他终生未仕,浪迹于山巅水涯,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行旅诗。这些山水行旅诗善于撷取具有动态性的画面和动人的景致,皴染出自己的高情奇趣;以禅林佛寺为其重要意象,在参禅悟道中获得空静超脱的心境和高妙的艺术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诗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鲍照的行旅诗承载了许多感伤因素,少峻洁之气,厚涩深沉,很少抒发高蹈理想,行路难的思想贯穿鲍照的整个行旅诗创作当中。鲍照行旅诗体现出沉郁深秀、凄清苍凉的风貌。鲍照行旅诗抒发了羁宦倦旅的愁绪,表达了思乡归隐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出寒士的真实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0.
禁忌是一种文化,是文明。冀州人的禁忌包括言语禁忌、行动禁忌、思想禁忌等。研究这些禁忌并予以扬弃和传承,对于践行“八荣八耻”,对于规范言语、行动、思想,对于和谐、稳定社会,对于社会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禁忌是一种文化,是文明。冀州人的禁忌包括言语禁忌、行动禁忌、思想禁忌等。研究这些禁忌并予以扬弃和传承,对于践行"八荣八耻",对于规范言语、行动、思想,对于和谐、稳定社会,对于社会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光第宜宾行旅诗歌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第到今日宜宾市所辖的地区,主要有当时的叙州府治所在地宜宾城和与富顺县相接壤的南溪县的一些风景名胜区。刘光第到宜宾,可以查实的共有三次,并先后留下了24首写宜宾或者写给宜宾人的诗歌。这些诗作坚持写实的原则,艺术性很高。其写实精神,既植根于清末的现实土壤之中,又是由刘光第的血性熔铸而成。  相似文献   

13.
丧葬禁忌的民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缘纽带的强固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直至今日,丧葬禁忌的聚合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在强化和稳固血缘宗法的伦常关系,以及对俗民的习俗化养成方面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咸通十哲是晚唐时期颇具特色的诗人群体,他们大都来自南方,出身贫寒,久经科场,涉迹边塞,留有描写塞外风光的边塞行旅诗,其中多有对边塞自然风光的独特描写、对社会现实及诗人心态的如实反映,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此类诗歌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西民间禁忌文化五花八门,内容繁多,其中有不少是与女性歧视有关的禁忌文化和与谐音联想有关的禁忌文化,由此可以揭示出民间禁忌文化古今传承的关系和思想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把妇女经期正常的流血现象与恐惧和死亡的观念联系起来,认为经血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进而把所有曾与经血有任何关系的人和物都看成是不洁的.针对经期妇女的这种认知起着极为负面的影响,行经妇女被作为一个特殊身份的群体而受到歧视,她们的行为方式也受到各种传统禁忌与习俗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昭明文选》有《行旅》卷,本文借此为题,从《诗经》涉及行旅的七十多首中分析山水自然物人化即心灵化的过程,指出“行旅”活动对山水审美意识的成熟及其文学表现式(山水诗文)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言语禁忌,是很有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它涉及各个领域、各种社会团体的许多风俗习惯,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章立足四川方言,从破财、亵渎、凶祸三个方面论及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这种心意民俗形态。  相似文献   

20.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雄阔壮美的气格,峻拔浑厚的艺术形象,苍老沉着的笔墨、质实峻峭的皴波,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体现了“师法造化”的理念,为后世留下了不巧的破体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