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地理教育》1994,(4):22-23
1、本章教材是讲述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与变化情况,教材知识的内容结构十分清楚。本章是中国地理中极其重要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而人口、民族的内容又都包括了数量及分布的特点,而分布问题更是教材的重点。人口密度是讲述人口分布时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可视做本章教材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豫东地区城镇和乡村体育人口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地区城镇、乡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不均衡,男性呈"马鞍状"分布,随着年龄增加城镇女性体育人口呈总体增加趋势,而农村呈总体减少趋势;城镇中青年和农村老年人加入体育人口行列成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难点;城镇、乡村体育人口文化程度较高;城镇体育人口锻炼主要集中在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内容较为丰富,且对场地的主观需求较为强烈,乡村体育人口的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活态型的运动,内容单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完全相同,但均主要停留在生理方面,而对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需求较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民族》是初中地理《人口与民族》的第二节内容。内容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材1.教材简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数目、主要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个知识点。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它为后面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观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2.教材的重点、难点:民族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民族…  相似文献   

4.
在对傈僳族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重点从战争与冲突、寻觅经济资源、宗教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等四方面内容深入分析傈僳族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而揭示其人口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希望能够从理论上为实现这一民族人口的空间合理分布及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为“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分解为以下三条:①能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②能读图分析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③能读图找出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布的省级区域.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很感兴趣,而贵州也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学生对少数民族已有一定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要针对实际采取不同方法。1.充分利用地图,了解国情。在讲授人口和民族内容时,指导学生阅读人口图,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从而理解国家为什么把“计划生育”“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列为基本国策的原因,了解到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人均耕地越来越少等国情。2.绘图制表进行比较,认清国情。绘制地理图表可以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分门别类表示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它在国情教育中有独特的作用。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区域地理教学。例如:列表比较沿海和内地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应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优…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学习的是中国地理,上册地理教材主要从总体上了解中国,使学生对我国的位置范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有一定的了解,为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民族"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是学生在掌握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以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相关的人口特点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本节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民族分布特点两部分内容。教材主要通过展示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服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1.人口与城市(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学习人口与城市的基础知识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而人类自身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地理科学、历史科学等都涉及人口问题的研究。地理课程对人口知识的教学将限制在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范围内,即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是人…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视角是看待地理事物的独特角度,是运用空间的观点认识、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文章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研究样本,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过程与发展"三个维度分析和梳理了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内容及要求,并对课标的内容设置做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是继第一节“疆域”后的第二个国情介绍.我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理条件,影响着区域的发展.而人这个要素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也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前提.因而在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之后设置“人口”这一话题,为学生后面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奠定基础.和“疆域”一样,“人口”同为学生学习我国区域地理的认知起点.本节课承载的知识内容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看似内容不多,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11.
王伟强 《考试周刊》2014,(8):128-128
首先,要了解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智力分布及教学策略。其次,对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和弱项做基本调查并评价,为实施教学打下基础。再次,确定合适的教法和教学模式。最后,对教学进行评价,并使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李珍 《地理教育》2013,(Z1):38-39
一、教材分析"西北地区"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的内容。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是在前几章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对区域地理的宏观分析,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以便后续内容的学习。本节内容安排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之后,旨在突出西北地区鲜明的特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主要民族等基本情况,掌握重要铁路的分布,了解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做法》专题讲座(连载)主编:胡永樑编者:胡永练仕明人周行贺秋林毛宝智邓培萱第七讲地理调查一、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自然资源,是指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自然物质和能量。它包括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范围内,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本文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在大的地理区域和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DP的相关性,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大的地理区域和州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DP的相关性相比较,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的均衡性.结论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的区域分布与区域人口、GDP不相关,而美国则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匹配.最后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分布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傈僳族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重点从战争与冲突、寻觅经济资源、宗教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等四方面深入分析傈僳族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而揭示其人口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希望能够从理论上为实现这一民族人口的空间合理分布及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Ⅰ地形与地势 1.教材分析:"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和"地形复杂多样"一课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的第一、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的知识以及学习中国地理的初步方法.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是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湖泊等不同层次的学习,了解美丽的祖国.  相似文献   

20.
城镇是指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中地,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核心.每一个城镇的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大多令人惊叹不已.中学阶段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所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数十年前的样子.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引导学生观察城镇的发展与变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