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 《大中专文苑》2010,(10):44-44
早上醒来的时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吗呜地吹。 每次这哨子声引起了我不少的怅惘。 并不是它那低叹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泊者的乡愁,不是呢,像我这样的outcast(流浪者),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2.
早上醒来的时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  相似文献   

3.
章宇 《阅读与鉴赏》2005,20(7):63-64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间,曾写过一批散文。其中发表于1929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随笔《卖豆腐的哨子》。  相似文献   

4.
我似乎已经从这单调的呜呜中读出了无数文字早上醒来的时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每次这哨子声引起了我不少的怅惘。并不是它那低叹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泊者的乡愁;不是  相似文献   

5.
漂亮的哨子     
太阳亮亮地照着,小熊出门玩。他边走边快乐地哼着歌儿。  相似文献   

6.
昂贵的哨子     
有一次度假,朋友们在我的口袋里塞满了铜板。那时,我还是一个七岁的小孩,拿着钱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迷住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只哨子正在吹呢。于是,我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回到家里,我扬扬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新教材收入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著名的《独立宣言》起草参加者富兰克林的哲理短文《哨子》。这篇大量运用生活实例写成的议论文 ,尽管其叙述多于议论 ,论点提出方式迥然别于我们传统规范的议论文 ,但它仍具有十分强的说服力。在多次研读和实际教学中 ,我感到新教材的“自读提示”和新教师教学用书“写作特点”分析都将课文第 2段里的“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确定为论点不妥。正确全面的论点应该是课文的最后一段。理由有三 :其一 ,从思想内容看。文章开头两段先叙述作者幼时的一个生活实例并归结出教训 :…  相似文献   

8.
老屋的门     
老屋,这个见证了奶奶的大半辈子、爸爸的前半生和我的童年的地方,我已经几年未曾去过了,但那老屋的门却时时刻刻印在我的脑海中,如照片一般清晰真实。  相似文献   

9.
借口     
美国的第一所军事学校西点军校,它的校规中有一条是:“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它的二十二条军训中也有一条是:“工作无借口。”我相信这并不是单纯偶然的重复,而是刻意的强调.  相似文献   

10.
11.
12.
说刀     
刀,是一种冷兵器。据我所知这种可刺可砍的兵器的历史绝没有他的同宗——剑——那样悠久,其文化底蕴更没有剑丰厚。我听说“三尺剑,五车书”,“十年磨一剑”,而跟刀有关的是“磨刀霍霍”一类。即便如此,我也想说说刀,  相似文献   

13.
修复黑夜     
你见过真正的黑夜吗?深沉的、浓烈的、黑魈魈的夜?儿时是有的,小学作文里,我还用过“漆黑”,还说它“伸手不见五指”。  相似文献   

14.
第一句话     
1906年4月19日,居里在大街上被一辆载货马车夺去了生命。1906年11月5日,居里夫人接替她丈夫登上了大学讲台。因为巴黎的各大报纸,都提前几天以显著的版面报道了这条新闻,结果这一天来旁听的人特别多。  相似文献   

15.
冬天的风     
冬天的风,刺骨的寒,飕飕刮过耳畔,人们不免又裹紧了身上的棉衣。他是个花甲老人。灰白的头发下是个黝黑削瘦的面容,深凹的双眼更衬出脸颊上突起的颧骨,干裂的嘴唇显得惨自,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稻田     
每年稻熟时,母亲就念叨着回乡下———回去看看,看是否荒芜了她的稻田。母亲急匆匆前行,似乎遥见自己稻田里的稻穗在前方摇动,生出亮丽动人的光彩。路边一片胜似一片的水稻又逗引得母亲时不时停下来,或静观半天,或干脆拆个穗,数数有多少颗粒。母亲分到的几亩稻田,原是村里最差的。土质看似黝黑肥沃,实则下面布满沙石;别人田里长出青青的秧苗,母亲田里摇曳着枯黄。母亲无可奈何地把枯黄的秧苗拔去,然后去捡寻别人舍弃的秧苗。庄稼人寻找秧苗,母亲自认为没脸得很,遇见熟人最为羞窘,所以她的脚印便留在远离村庄的陌生路径上,印下一行沉重的叹息…  相似文献   

18.
那时,我是个七岁的孩子。我瞧见别的孩子手里拿着哨子,哨子吹出的声音把我迷住了。于是,我把口袋里的铜板统统掏出来,换了一只哨子。回到家里,我一蹦三跳地吹着哨子跑遍全屋,为此颇感得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在他23岁时为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73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牧师的话音刚落,  相似文献   

20.
我们换下平底鞋,穿上高跟靴,镁光灯给我们涂抹了一身光彩,水晶地板便被我们踏出青涩的足音。于是,大人的舞台上有了这些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实习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