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达出时代的悲音。  相似文献   

2.
大宗谓梁公②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③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④。今魏征殂逝⑤,遂亡⑥。一镜矣。”[注解]①选自《隋唐嘉话》上。②梁公:唐太宗的名臣房玄龄,封为梁公。③朕:皇帝自称。④过:过大,过错、③殂逝:死亡。⑥亡;失去。[译文](唐)太宗对唐玄龄说:“用铜制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人为镜子,可以知道政权兴衰更替(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大行为的)得失。我曾经珍惜过这三种镜子,用来防范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已经死去了。(我)就失去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座右铭趣话     
座右铭是人们用来警戒、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奋发向上的格言。通常人们把它写出来放在座位或案头的右边。但事实上,座右铭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镜铭】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在大立镜旁边糊了一面用纸做的“镜子”,每天早晨,他总是到这面“镜子”前照一照。很多同学感到奇怪,跑去一看,原来“纸镜”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待人处世,就是把这些话作为镜子的。【背铭】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赠给儿子的座右铭是“精忠报国”,她把这四…  相似文献   

4.
《新读写》2009,(2):15-15
明明是要求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怎么写起“蜜蜂·鹰眼·镜子”来了?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感到可笑,可是提起我和同学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就不由地联想到这几件与写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警世通言话镜子●赵建仁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将历史教训,批评意见,譬之为镜子,大大扩展了镜子的用途。曹雪芹先生在镜子的用途上,更有其独到之处。《红楼梦》第12回,贾瑞因贪凤姐娇姿而色迷心窍。...  相似文献   

6.
《景德传灯录》中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天,马祖正专心坐禅,师傅怀让见状,暗自好笑,明知故问道:“你坐禅为的是什么?”马祖回答说:为的是“作佛”。怀让于是捡起一块砖随地磨了起来,闹得马祖心烦,问:“师傅是在做什么?”师傅答到:“磨作镜。”马祖纳闷:“砖头怎么能够磨成镜子呢?”师傅  相似文献   

7.
漫画五重奏     
可爱的小逗号怎么了?小逗号对着镜子愁眉不展,胖乎乎的小手托着腮帮,它在沉思什么?作文王国中,小逗号很有名气,可他很骄傲。一天早上,小逗号散步时发现路旁镜子中也有一个小逗号。“这小子,竟跟我长得一模一样!”小逗号的眼珠“滴溜儿”一转,暗想:“我得把它赶出文章国!”主意拿定,说干就干,小逗号握紧拳头,想把镜子中的小逗号镇住。谁知,镜中的小逗号毫不示弱,也做了个同样的动作,小逗号气坏了,和镜子中的逗号“打”了起来。这时,枝头的小喜鹊格格笑了起来,它拍拍翅膀,说:“小逗号,你骄傲得连自己的影子也不认识了…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镜子     
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时,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周恩来同志发展了列宁的观点,把托尔斯泰称为“时代的镜子”;普希金则把民歌称为时代的镜子。把他们的话加以引伸,那就可以说:一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镜子的基本用途,就是古人说的:“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为此,镜子必须力求准确、真实。我们把文学比作镜子,就是要强  相似文献   

9.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可以真实地反映客观存有的特征,总结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学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老师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老师工作的得与失。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平时多听听学生对自己的意见,善于从这面“镜子”里获取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镜正己,适时调整,就会避免工作中的诸多失误。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  相似文献   

10.
启示·启事·启发“启示”和“启事”都读qǐshì,但它们的词义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别。启示,指开导、告知,揭示事物的道理,使人有所认识、提高。例如:这部电视片给观众以深刻的启示。启事,指陈述事情;又指陈述事物的公函。在现代汉语中,“启事”通常指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君王以人为镜,善于倾听大臣的意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实,做教师的,更需要一面镜子。最好、最真实的镜子莫过于那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这面明亮的镜子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美丑得失。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诗歌评论家艾布拉姆斯诞生百年时,我又重读了一遍他的代表作《镜与灯》,对其中所特别强调的“镜”“泉”“灯”这三个关键字深有所悟.古人曾云“天地人君师”,可见师之显耀.“镜”“泉”“灯”,非常恰切地昭示出师教、师才、师德、师道的高贵和庄严,故尊其善意而用之. 师与镜.教师是一面镜子,把万物之识如镜像那样内摄于心.可达灵性透亮,以至明镜高悬.教师又是学子为人为文的一面镜子.具有传承关系的师生之间,高足的人格和魂魄,总会渗透和附丽着先师们美德的影子.教师把对照自身和观察万物的镜子授予弟子,或是望远镜,俯仰天地,通观宇宙之博大;或是显微镜,明察秋毫,细微之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13.
肖常燕 《科技文萃》2001,(2):145-146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恶毒的王后。她有一面会说话的魔镜,告诉她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后来一个皮肤如雪、头发象乌木、嘴唇象血一样鲜艳的女孩长大了。当王后再次询问镜子时镜子回答:“世上最美丽的人是白雪公主。”镜子从不撒谎。 现在,有一群穿白大褂的人也在请镜子当参谋。不过他们参谋的是智商,而不是美丽。他们用镜子来研究其它动物的思维。 1860年,达尔文把两只黄犹坦猴放在镜前,观察它们亲吻自己的影像。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讲故事引入,再出示“桂林山水”情景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堂堂一国之君尚且以大臣魏征作镜子,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工作中的失误,真的不愧为伟人,了不起!我们做小学班主任的,也常常把自己当作镜子,观照孩子身上的美与丑、得与失,评头论足。其实,易位观之,孩子何尝不是一面珍贵的镜子?这面镜子常常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你的方法对头吗?你把握细节了吗?你的眼光放长远了吗?你有爱的付出吗?如果你常常在镜子前照一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这一特征总结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至理名言。这句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党政官员应该认识到普通百姓正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出官员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官员工作的得与失;可以看出官员政绩的真与假;可以看出官员所做所为人民满意不满意。如果我们做官的平时多照照百姓这面镜子,对镜正己,摆正位置,百姓就会给你笑脸和好评,异地为官之时,就会含泪相送,依依不舍;否则,你沦为贪官被绳之以法之日,就是…  相似文献   

18.
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用“镜”比喻作家对自然的摹仿,用“灯”比喻作家投射的情感之光。文艺复兴时期受人文思想激荡,达·芬奇的“镜子论”强调在摹仿自然的同时,创造出与面前的事物其实不同的“第二自然”;而卡斯特尔维屈罗、马佐尼、锡德尼、培根等则认为诗不同于历史记录,它是创造性的摹仿,是想像性的虚构,这些观点都突破了柏拉图以来“摹仿上帝理式”的美学观念,改变了神学雄踞文坛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西方文论“主体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文艺批评家康奈尔大学教授M·H·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其著作《镜与灯》中提出了著名的“艺术四要素”理论,进而他又把作品、艺术家、宇宙和观赏者这四要素联系起来,构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的三角关系(见图),笔者以为,其所勾画的三角关系反映了  相似文献   

20.
问答(6)     
网友“小羽”问:老师给李红和王华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实验:在一间黑屋子里,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放在白纸上的一面镜子,从侧面观察,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李红肯定地说:“镜子亮,镜子表面光滑,反光肯定好。”王华不以为然,但一时也找不到理由反驳,便说:“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先来观察一下吧,”通过实验,他们看到了奇怪的现象——镜面看起来是黑的,白纸反而比镜子亮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