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2.
铁画是芜湖具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芜湖市可以在环境设施建设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运用了铁画艺术:将铁画苍劲古朴、朴实雅洁的艺术风格融入环境设施建设,塑造芜湖铁画之城的城市形象;将铁画艺术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让铁画艺术成为芜湖走向世界的“名片”.铁画艺术的应用,既增强了芜湖的文化竞争力,也能为其自身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之能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芜湖铁画,延续三百多年,至今依然光彩照人,令人赞美。研究芜湖铁画的源流、锻制技艺、艺术属性、审美取向,从中梳理出铁画艺术审美取向中的材质美、意象美、意境美,加强对芜湖铁画的认识、理解,提炼芜湖铁画的文化内涵,对我国铁画今后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受众审美等方面等进行概要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对芜湖铁画的艺术价值分别从材料选择、构图方式以及色彩运用这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了铁画的艺术价值;同时,对芜湖铁画的今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以及芜湖铁画产业发展策略构想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5.
芜湖城市处于飞速向前发展的状态,但是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芜湖原本的古城被拆掉了,芜湖传统的技术也逐渐消失了,铁画作为芜湖特有的民间艺术也处于了瓶颈状态,本文从芜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下铁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将铁画的芜湖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让铁画艺术更加的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艺产品要在市场化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创新.而创新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外型设计创新.以芜湖铁画为例,分析芜湖铁画现状,针对市场需求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功能和图案两个方面对芜湖铁画外型设计创新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芜湖铁画应顺势而为,实现从供需失衡到供给升级的范式转换和发展转型。要优化芜湖铁画供给的内容和结构,创新芜湖铁画供给手段和活态保护机制,要善于借势,主动融入城乡建设;勇于创新,提升供给效能;形成合力,推动供给升级。  相似文献   

8.
芜湖铁画,是根据画稿用低炭钢锤制而成。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别具一格的珍品。其主要创始人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铁工汤鹏。汤鹏,字天池,江苏溧水人,“侨居芜湖,创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极其妙,一时称为绝技。”汤氏创制的铁画品种名目繁多,大致有三类:一为尺幅小景,如兰草、松树、翠竹、老梅、荷花、豆架、瓜藤以及雨鹭、鸣蝉、蜻蜓、飞蝶、跳蛙、游鱼,还有仕女人物等,画幅直径一尺左右,“以木置若屏障”,挂于粉壁,黑白分明,虚实相衬,分外醒目;二为铁花(画)灯。用四至六幅精巧的铁画合嵌而成,内糊茧纸或绢素,中燃银烛,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既可吊挂,亦可加灯柱立于墙角。三为铁画屏风,长广丈余、十二折叠的山水大幅。铁画创制成功后,“名噪公卿间”,“远方多前来争购之”,几及江南诸那、鲁冀各地。清吃隆年间,学士梁同书作  相似文献   

9.
芜湖铁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它以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更新、文化变迁的背景下,芜湖铁画工艺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通过对芜湖铁画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芜湖铁画题材品种、功能价值、材料性能以及工艺技术等要素的艺术创新方式,同时提出了符合芜湖铁画产业发展的策略构想,从而使其适应地域性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够在国内外文化竞争和文化市场中占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0.
首都人民大会堂接见厅矗立着一幅迎客松巨画。它那苍劲古朴,优美天矫的姿态,伸展着枝臂,像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根据黄山查考,迎客松早在唐朝已有记载,距今约有1000多年了。它生长在海拔1680米的玉屏楼左边,胸围130厘米,高15米左右。主要像迎客姿态的是向南的第二大枝,它的根部扎在浅灰色的花岗岩的石缝里。  相似文献   

11.
偶然? 必然!     
《同学少年》2011,(5):27
偶然进入蚌中的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如玉的珍珠;偶然遗落在石缝中的一颗种子,若无坚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  相似文献   

12.
<正>一、观察作文迎客松◎莫枫佳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5级10班这几年来,曾游历过不少名山丽水,也见过不少各具情态的古树,却不知为何,我却只钟情于黄山峭壁上的迎客松。撑起岁月的竹篙,划过年华的长河,时间停靠在三年前的彼岸。紧张着,期待着,盼望着,人群的声音近了。春日的阳光下,陡峭的崖壁上,是谁在肆意微笑?远远望去,那是扎根  相似文献   

13.
课文《黄山奇松》中有这么一句:“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在教学课中,一位新教师这样处理“饱经风霜”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14.
昨天是星期天,多么令人愉快的一天!我去黄山度假。在去芙蓉顶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美景,比如迎客松。但最有意思的令我难以忘记的是一个有趣的玩具,它站在路边,眼睛是西红柿做成  相似文献   

15.
品茶     
今天,小姨夫请我们一大家人吃饭。走进一间包房,看到一幅《迎客松之图》正挂在墙上,包房中间被一幅别致的屏障间隔开来。说它别致,因为它面对餐厅的一面是“百寿图”,面对茶厅的一面是“百茶图”。  相似文献   

16.
偶然?必然!     
偶然进入蚌中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一树种.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肩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能借助文本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具体语言描写,初步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能尝试使用这一表达方法介绍其他的松树。  相似文献   

18.
游黄山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的迎客松闻名中外。它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生命力该是多么的顽强啊!它伸出的枝丫好像一双双手,在欢迎四方游客。那怪石更是奇绝,有的像小鸟,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小孩……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相似文献   

19.
沈嘉柯 《中学生(作文版)》2012,(12):F0002-F0002
有一年冬天,我去一位朋友家里玩,进门赫然看见一张巨大的画,上面云山雾海迎客松傲立,扭头则是书法墨宝,再到坐下,发现桌椅都是厚重的红木家具。当时我笑得趴在桌上,觉得眼前的一切太离奇了。  相似文献   

20.
学会坚守     
当人们来到黄山,总不忘去看看那棵象征黄山之魂的迎客松。几百年来,它一直在黄山极顶的悬崖峭壁上庄严地站着,似乎永不衰老,永不退却,也永不疲惫。它就这样站着,忘却时空的流转穿梭,直到站成一种风景,一种品质,一种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