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风度彰显着魏晋士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而这种风度不仅仅体现在男性身上,在魏晋士族女性身上也可以看到魏晋风度的影子,她们重视才情,参与人物品藻,同时也有魏晋士人身上的放达和任诞,敢于打破传统的妇女观,因此,魏晋士族女性构成魏晋风度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度不仅表现为清谈玄虚、饮酒纵欲、荒诞疏放或隐居避世等旷放闲远之美,而且也表现为健康明朗、务实进取、沉郁悲慨、阳刚健举的豪爽之美。豪爽美多集中表现在品第较低、担当武职、富有勇略、胸怀大志的豪雄身上,在战乱频繁、内忧外患的时代里,他们以一种积极、勇武、洒脱、叛逆、原始的个性,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魏晋风度之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魏晋风度不仅表现为清谈玄虚、饮酒纵欲、荒诞疏放或隐居避世等旷放闲远之美,而且也表现为健康明朗、务实进取、沉郁悲慨、阳刚健举的豪爽之美。豪爽美多集中表现在品第较低、担当武职、富有勇略、胸怀大志的豪雄身上,在战乱频繁、内忧外患的时代里,他们以一种积极、勇武、洒脱、叛逆、原始的个性,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魏晋风度之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士人放浪形骸,离经叛道的特异风姿,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子群体对传统道德、礼教的叛逆。其行为的放荡、个性的张扬充分表现在士人们的言谈、举止、服饰、饮食、玩乐等方面。魏晋时期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是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从梳理魏晋风度的形象特征入手,归纳魏晋风度精神内涵的实质,继而总结了魏晋风度生命意识的内涵、意识的觉醒、觉醒的表现,以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生命意识表现,在此基础上探究魏晋风度精神品质和生命意识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晋风度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家观念的一种否定。在魏晋名士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自然、率真、闪耀着个性光彩的形象。而魏晋风度所崇尚的个性品格、精神风范、思想感情与行为模式在《红楼梦》中都能见到明显的印迹。本文从悲剧意蕴、象征意蕴、人物性格等方面论述魏晋风度对《红楼梦》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评价这部宏篇巨著与它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经由历代接受者的拒斥误解和想象追慕,作为专有名词的"魏晋风度",其内在特征固然和历史的魏晋士人无法分割,但更重要的却是有赖于现代学人的集体建构。魏晋风度的内涵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它的社会内涵,即它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产物,是那个特殊时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的产物;二是它的美学诗学内涵,即它是魏晋士人内在品格、精神气质的美学显现;是魏晋文章所负载的文辞之美。在魏晋名士身上,具体表现为:玄妙其心,至大其神,放达其身。后世学者从不同层面使用了这一词汇。  相似文献   

8.
由于《世说新语》所记人和事,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简洁隽永的文字突出其特征,因而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其重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中主要记载了魏晋清谈风尚,揭露了统治阶级豪奢淫佚和颓废堕落的精神面貌,赞颂了人们的优良品德和好人好事,并有对上层妇女精神风貌的描写,是了解魏晋士流、魏晋风度、魏晋玄学、魏晋妇女,以及整个魏晋时期思想政治面貌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9.
魏晋风度对李白人格的影响是相当深广的。魏晋名士的纵酒狂歌、清谈啸傲直接影响了李白,在其生活与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和魏晋名士的栖隐漫游、求仙学道一样,李白本人及其诗歌也有种种仙、隐、游的表现,当然,李白在受到魏晋风度浸染的同时又显示出其个性。  相似文献   

10.
这里着重阐述了魏晋六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独特化现象-魏晋风度对六朝辞赋的影响。六朝辞赋所表现出的一些风貌特征-个性化的张扬、真性情的阐发、形式美的追求,与魏晋风度的流行当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与魏晋风度往往是既相通又相融的。与此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到这种影响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从而不断深化我们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文化上的奔放洒脱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范。魏晋风度作为一种特定的时代精神 ,渗透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和社会风范的许多方面 ,形成了某些共同的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 ,思辨理性特点 ,尤其哲学领域表现更突出。第二 ,理想主义 ,通过散文、诗、政论、民俗传说等文体 ,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共同的理想色彩。第三 ,批判精神。两汉经学、谶纬呈现僵化之弊 ,魏晋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在玄学、名教、夫权、道家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判 ,成为魏晋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种思想特征贯穿在魏晋学…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对魏晋人文风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环境对魏晋人文风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优美自然孕育了超凡脱俗的魏晋人文风度;地理环境南北不同,魏晋人文风度南北各异;魏晋人开启了回归自然、与自然认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视野对魏晋风度作一审视。我们认为魏晋风度的内涵是将审美、艺术创作与动荡岁月中士人的生命意识熔为一体,以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为特征的,它真正开启了中国美学的大门,是中国式的存在主义美学的标志。文章还对近年来围绕存在主义美学和魏晋风度的两种看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和象征。魏晋风度具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审美发现、“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叛逆精神和超越世俗的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等文化意蕴,对中国美学、思想史和中国人文精神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对魏晋风度的界定主要是从纯美学角度出发的,其中以“文的自觉”、“人性的觉醒”、“人的觉醒”三种观点最具代表性。本文从魏晋风度的构成元素入手,透过觉醒之本质对魏晋风度展开论述,认为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相对于汉代世俗的、关于人的认识与理解的觉醒,是审美的觉醒,其核心是自然,并据此阐释了魏晋风度的相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魏晋风度”是鲁迅在对魏晋时期的历史和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后.对当时士人阶层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的准确概括。魏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期,连年战乱,国家分裂,礼乐崩坏,造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在玄学的推动下,老庄之轻人事、重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嵌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进而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玄、远、法、虚的人格类型和生活情趣。魏晋士大夫们或徜徉山水.逍遥自娱;或抛弃礼法,放浪形骸.构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异景观。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鲁迅是与魏晋风度关系最为密切、受其影响最深的一个,在他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打上了魏晋风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作为历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相应地形成了当时文人们蔑视礼法、怪诞言行、率真任性的行为特征,也即魏晋风度,本文试从“独尊儒学”局面的瓦解这一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对魏晋风度的内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玄风盛行,士人们清谈,饮酒,服药,显得通脱潇洒,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但是在魏晋风度之下,士人们却处于一种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这种痛苦到了极点才呈现为一种表面上的快乐。本文试从这种精神矛盾中揭示士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再现了魏晋风度。谢安是《世说新语》重点记述的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谢安的形象来领略魏晋名士风范,并对谢安的隐居与出仕行为所反映出的魏晋士人心态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