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捂秋冻”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保健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去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我国是个四季特别鲜明的国家,季节变化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影响。“春捂秋冻”从生物学、医疗气象学观点来讲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1,(3):48-48
我们说一个人有学问,往往会说:“这个人喝的墨水多。”而成语“胸无点墨”则是用来形容没有学问的人。墨水等同于学问,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的散文《附耳细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他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师:"王大伯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呢!"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老师查了字典,"闻"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用耳朵听,一个是用鼻子闻。你们觉得在这里它是哪个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90后"的普遍看法就是虚荣、娇气、物质、搞怪,什么都不会的一群"小P孩",认为他们"我字当头、特立独行、缺乏责任感",过来人也总是喜欢借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一些古训,来表达对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4,(1):40-41
寒冬来临,万物沉睡。可恶的病菌是否也“休息回家”呢?有的病菌非常顽强,它们出没在冬春之交,喜欢安居在我们的中枢神经,它就是脑膜炎双球菌,“流脑”就是它们一手“策划”的戏码。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所涉及的对象无非是老师和学生,老师的提问,学生的质疑,以师生对话式的交流是课堂提问的最佳形式。而对于课堂中老师的提问,这更是一门艺术。在此,就我所任教的音乐艺术学科,以音乐故事欣赏《龟兔赛跑》为例,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欣赏课上教师的提问技巧,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3,(11):3-3
宝宝从出生到逐渐长大,这期间需要很多营养供生长发育.肠胃所承受的功能负担很大。常常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胃肠道系统自身也处在发育期,免疫功能不完善,不能有效阻止病菌袭击,也容易引发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均易诱发腹泻。因此,胃肠道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4,(6):87
夏季到了,由于气温升高,天气干燥,是宝宝容易生病的季节。由于宝宝的气温调节中枢系统尚处于发育过程中,对于外界气温的变化很难做出自身的生理机能保护,特别容易出现体热、食欲不振、长痱子甚至中暑等上火症状。那么,在这场"去火"战斗中,妈妈们该如何做到从容不迫,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10.
教师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能有效拓展和引申学生的思维。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就完成了一次提问行为,而不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能有效拓展和引申学生的思维。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就完成了一次提问行为,而不考虑问题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在许多看似“开满鲜花”的数学课堂提问背后充满了喧嚣甚至混乱。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关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在这个季节里,不妨吃点下面我给您推荐的美食,让你不出门或者出门在大排档也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今天有风,放学下雨;明天降温,记得加衣……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每天都在发布这样的“天气预报”,堪称我家的“气象专家”。妈妈手机上装有好几个天气预报应用程序,她每天早晚都要反复研究,根据天气变化提醒我添衣、带伞。有了这种长期的“训练”,妈妈才成为了一个超级“气象专家”。  相似文献   

14.
记得当年风行"引探教学法"的时候,数学科组在备课时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设计每堂课提问的问题。大家围在一起说教材,谈学情,反复推敲每一个问题。教师都觉得数学课中问题的"设置"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要准确地反映知识结构的重难点,必须有启迪作用,有难度;而难度又要把捏好,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通俗地说,问题要有探讨的价值,有一定的含金量。所以,问题的设置还蛮有技巧的。怎样设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即怎样"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小姐的烦恼: 我家宝宝满月不久.他从出生十几天就开始腹胀.肚子硬硬的.偶尔会呕吐、哭闹,但精神好。吃了好多药也不见效.请问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岬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建议,“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要体现一点:一是关注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解决问题策略——连线图的渗透,三是关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是,在笔者听听的众多课中,巧妙地体现下述三点者甚少,不是生硬地渗透有序思想和连线策略,就是偏重“乘法”...  相似文献   

17.
涂皓 《教育》2014,(2):34-35
随着北方各地进入供暖期,许多城市逐步进入一年中空气污染的集中期,雾霾气象频发.目前,各地中小学正在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户外活动,“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隐患有多大?”成为诸多师生及家长的担忧.遭遇雾霾天气,如何进行户外活动?有没有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数学学习的结果不论以何种形式呈现,一般都要通过实际背景和生活原型而得以形成并产生作用。因此,数学模型的建构应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还原真实的过程,回归数学的本真。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从基于学生体验、易于学生探究、便于学生发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计教学,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王营 《教育》2011,(12)
北京市通州新天地幼儿园的180个孩子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被园方统一安排吃了两天儿童感冒药优卡丹,其间,有孩子出现过敏症状。有家长发帖,质疑园方私自用药。对此园方解释称,感冒药为中国儿基会优卡丹儿童健康基金公益捐赠,考虑到春季天气变化大,因此给孩子服药以预防感冒。  相似文献   

20.
健康与疾病问题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基于此,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这一类型的题目。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关知识的复习。根据新课程标准,笔者将有关的知识总结如下,希望以此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