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学校心理咨询的特殊性,咨询师往往还扮演着除咨询师外的多重角色,因此在咨询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角色冲突。咨询师不仅要克服自身的角色内冲突,更需要在教师与咨询师角色之间转换自如,避免角色间的冲突。为解决角色冲突,咨询师应将自己角色与教师角色的职责、权限和功能进行分离;同时政府和学校要加强和支持咨询师专业训练,提升咨询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师被誉为21世纪心灵呵护的铂金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近来在心理咨询师发展壮大的队伍中。出现了盲人心理咨询师。盲人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如何开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意识是指咨询师对整个心理咨询活动的意识,是咨询师对心理咨询过程的认识与评估,对自己是否能有效地驾驭心理咨询过程,以及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自我特征、自我完善等方面的认识与判断。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能否对自己的工作、工作的状态及工作结果有清醒的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咨询的成效,也与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我觉察是心理咨询师培养与保持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觉察可以促进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认识和觉知,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自我的不断成长;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放下自我,真正表达出对来访者的同理心,更好地帮助来访者;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积累经验,保持和提高心理咨询技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职业咨询师专业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明确职业咨询师的专业标准,建设职业咨询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咨询师专业组织机构,保证人员素质,严格督导制度,促进职业咨询师个人成长,是提升高校职业咨询师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前,很多高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引进先进的心理测评设备,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但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位存在咨询师职位模糊、职业存在冲突、咨询工作缺乏评价机制、咨询师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各高校必须加强管理机制,推行职称评定政策,做好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关注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旨在明确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位,促进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心理咨询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学易 《成人教育》2013,(10):118-121
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属于职业培训中的一个类别。政府、社会、专业机构以及学员自身会对其产生各自的影响。文章以江西心灵通职业培训学校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政府政策是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基础导向、社会需求是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外在动力、专业机构是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实践平台以及学员自身的实践是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内在动力这四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期在四方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在剖析发达国家高校职业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咨询的需求和态度调查结果,具体阐述高校职业咨询师的工作职责,详细分析了高校职业咨询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人格结构,以期对高校职业咨询师专业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咨询师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的一个专业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情况并不一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发生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本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心理咨询师培养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滞后;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督导体系;心理咨询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和标准有待进一步建构等。针对现存问题,本文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目标和发展要求入手,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翟瑞谦  赵正 《成人教育》2012,32(7):68-70
与国外较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相比,我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在内容、形式、实施和评价方面均出现较多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国情,可以对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学员素质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建立长期、专业和大众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成因与对策。心理咨询师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有: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心理咨询师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应对策略包括:培养咨询师的积极认知,寻求外部社会支持、补充技术资源、学会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3.
蔡成后 《生活教育》2014,(14):120-121
人们常用"心理咨询师是消极情绪的垃圾桶"来描述心理咨询师这一较新的职业角色,这种比喻值得商榷。在咨询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有容纳(contain)的能力,但是仅仅容纳还远远不够,在容纳和抱持(hold on)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需要将来访者提供的倾诉"原材料"协助来访者进行"加工"转化。那么,如若非要为咨询师寻找一个譬喻的话,我认为中国古代的"鼎"或许可以作此象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培养职业心理咨询师始于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各级职业培训机构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缓解了社会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需求,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中始终存在着有人发证无人监管,从业准入标准低,临床咨询实习缺失及心理咨询师成长缺乏督导等问题,据此作者提出了对我国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培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心理咨询师个体因素以及高校心理咨询客观因素分析了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压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名高二女生因出现强迫性思维并伴有强迫性行为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调整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情绪,试图改善其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使其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督导师就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阻抗、无力感以及干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帮助咨询师梳理咨询过程,促进咨询师反思对咨询关系的处理和咨询技能的适用性,探索并拓展咨询师的介入方式,缓解咨询师的焦虑情绪。督导启示:无论在心理咨询还是督导过程中,关注“人”比关注“咨询技术”更重要,心理督导本质上也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先生的《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参与》一文中,他写到:“心理咨询情境中价值参与是指咨询师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的价值取向或选择的行为。价值参与程度,由浅入深划分为: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四种形式。(1)价值中立,它强调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提出的问题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求助者自主决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求助者的身上,而咨询师处于被动地位,只作为跟随者;(2)价值澄清,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澄清其价值追求,帮助来访者了解和体察自身价值观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行为的代价与后果;(3)价值引导,是咨询师在必要的时候引导(而非代替)来访者做出选择,有时甚至引导(同样不是代替)来访者做出相应的改变;(4)价值灌输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作好坏、正误判断,通过灌输或者操纵的方式作价值的裁判,甚至代替来访者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8.
阻抗是心理咨询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总结和概括不同理论学派与学者们对阻抗概念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从咨询关系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对阻抗界定为:阻抗是指在来访者与咨询师交互作用的特定情境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表现出的有意或无意地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或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来访者的个人成长与实际咨询效果的一种复杂现象,它可能与咨询情境有关,亦可能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个人特质有关。应从来访者的视角和咨询师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阻抗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价值。要有效地对阻抗问题进行干预,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以往所研究,基于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分析,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要素,根据戴维.麦克兰德理论构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胜任力模型,指出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模型可以作为选拔聘任的条件依据、岗位培训的科学标准,是高校心理咨询师个人发展计划的指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存在准入门槛低,专业背景千差万别;偏重理论提升,忽视人格因素;典型的应试教育,讲授为主等问题,建议通过实施分层培养,满足不同水平学员的发展需求;增加个人成长模块,促进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完善;突出体验式教学,生成心理咨询师的实践性知识;强化后续培训,保障心理咨询师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提高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