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郭沫若研究这块拓垦已久的园地里,卜庆华先生辛勤耕耘了二十来个年头,1980年出版了《郭沫若研究评传》,是新时期“郭学”园地的报春花;1986年的第二部“郭学”专著《郭沫若研究札记》面世,为万紫千红的“郭学”园地添彩增辉;新近又由首都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郭学”研究三部曲的第三部《郭沫若研究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最需要超越前人、另辟医径的胆力和独具慧眼、别立新说的见识。卜庆华先生正是具有这种阻力和见识的研究者,他旁征博引,钩沉发激,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对“郭学”进行了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2.
何景明是明代诗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诗人。《明月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诗的序,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曾经受到大家重视,並引起大家争论的一篇重要文献。兹录其全文如下: 仆始读杜子七言诗歌,爱其陈事切实,布辞沉著,鄙心窃效之,以为长篇圣于子美矣。既而读汉魏以来歌诗及唐初四子者之所为而反复之,则知汉魏固承三百篇之后,流风犹可征焉。而四子者,虽工富丽,去古远甚,至其音节,往往可歌。乃知子美辞固沉著,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诗歌之变体也。夫诗本性情之发  相似文献   

3.
4.
读《美国教育史》●任钟印1978年以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工作取得了迅猛发展。教材的编写,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多卷本的外国教育家系列研究的出版和多卷本的外国教育通史、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基础工程——史料建设都成绩斐然。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队伍正壮大起来,一批硕士、...  相似文献   

5.
日本当代著名学者波多野太郎的近著《读<岭南逸史>》译文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王起教授向我刊推荐的。据王起教授介绍: 《岭南逸史》是我国乾隆、嘉庆年间,岭南作家黄岩的长篇白话小说。从近、现代学者的研究看,它从十八世纪初期到清末民初,出版了将近十种的不同版本,部分己流行到海外,可见它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在国内外的影响,这部小说写岭南瑶族人民在明代聚众起义,抵抗官军,以及官军对他们的镇压,同时穿插了书生黄逢玉和梅花村少女张贵儿以及瑶族少女李小环、梅映雪的爱情故事。作者生活在乾嘉鼎盛时期,不可能摆脱封建主义的局限,必然要把起义的瑶族人民看作乱民,把封建官僚对瑶民的镇压看作为民平乱。他写的一夫四妇的爱情纠葛及其团圆结局,也是我们今天不可能感到兴趣的。但是作品写瑶族人民英勇抵抗官军,其中塑造的李小环、梅映雪等武艺超群的妇女形象,上承我国白话小说中顾大嫂、唐赛儿等的传统,下为川楚??民起义军的齐王氏,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洪宣娇的出现,在文学上显示它的征兆。又,作者是当时有成就的诗人,热爱民间文学,小说中的小词,小曲,向来受到近、现代学者的注意。这样的一部作品,解放以后,一直没有引起我们岭南学者的关注,这是不能不引为遗憾的。波多野太郎教授是日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著名学者,并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和平友好的工作。他对粤剧及广东民间文学怀有特殊的爱好,多次和我及华南师范大学李育中教授通函讨论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版本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的研究,写成这篇论文。他从考证这部小说的版本开始,跟着探讨它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最后检阅大量有关历史资料,考证它的本事来源。他写瑶族人民利用丛山峻岭的有利形势,采取伏击歼敌和游击扰敌的战术,总结出“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官来我去,官去我还”的十六字作战口诀。这早就见于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载、作者在小说中大力加以渲染,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对封建反动统治的游击战争,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最近,波多野太郎教授把这篇论文寄给我,我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师吴锦润同志把它翻译出来,并略加删节和润色,予以发表,这对于我们岭南学者来说,我想会感到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邹海林、徐建培编著的《科学技术史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结合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采用有别于同类教材的体系和论述方法,以全新的视角,论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这是一本颇有特色、非常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书。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了一本研究第二国际史的专著,书名叫《第二国际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本书提供了有关第二国际的大量历史资料,对第二国际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但是,在理论地把握史料,科学地总结第二国际经验教训,为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方面,该书却  相似文献   

8.
1981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中国安排了各种纪念活动。10月9日要在北京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从12日开始准备用四天时间在武汉召开“纪念学术讨论会”。另外还有举办展览会、拍摄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活动。印行有关辛亥革命的书籍,也是这个纪念活动的一个环节。去年以来,已经出版了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中下三册,人民出版社)、《孙中山年谱》(中华  相似文献   

9.
《蜀遭奇》是郭老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八日乘江津轮出三峡时在舟中作的。他在这首诗的题解中说:“李白曾作《蜀道难》,极言蜀道之险,视为畏途,今略拟其体而反其意,作《蜀道奇》。” 大家知道,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初到长安时送友人入蜀写的一首乐府体裁的诗。这首诗,以雄健的语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笔调,描绘了蜀中地势的险要,道路的崎岖,环境的恐怖,寓寄了作者对当时即  相似文献   

10.
在亡命日本的十年里,郭沫若在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而卓越的成就,一跃为蜚声中外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李波 《文教资料》2014,(22):5-6
《史记》中老子出关的故事引发了中外作家的创作热情。郭沫若借助历史榜样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柱下史入关》中,老子在沙漠中布道失败与老子自己的反思是小说中极为精彩的情节,反映郭沫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同时给那些找不到人生出路的知识分子以精神鼓舞。郭沫若借“老子入关”给自己的漂泊之路赋予了新的意义:漂泊不意味着逃避和沉沦,在漂泊路上仍然可以寻求真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3,(27)
听,《新作文》网管的豪言壮语:非常时期,非常内容,新作文网站全面改版! 网络时代,创新时代,新作文杂志与你同在! 请即刻点击www.xinzuowen.com,足不出户尽览《新作文》风采。好玩的小学版、灵动的初中版、睿智的高中版、思辩的小教版、哲理的中教版, 五色版块让你寂寞的世界从此转动! 有趣的作文新闻,快捷的网上投稿、重要的征文启事,方便的网上征订、自由的读者留言,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在文中作者不仅“激于感遇”,抒情写志,而且独运神运,另辟蹊径,展示了多姿多采的山水之景,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俄国二月芷命推翻了男曼诺夫王朝,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掌握旧的国家机构的 和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的政权机构 2、1 9 17年4月4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上作了《_》的报告,即著名的《_》。 3、1 0 17年10月26日(俄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_开幕。大会通过了《》和《土地法令》两个法令。 4、在1 9 1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打击下,哈布斯堡主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分裂为几个独立的国家,它们分别是:、斯洛文尼亚一一克罗地亚一一塞尔维亚王国、_ 、奥地利共和国。 5、1 920年4月…  相似文献   

15.
一《大学世界史》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非历史专业(含理工科)的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而编著的世界通史教科书。通识教育的理念源于19世纪初,最早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以不同形式推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克服当时高等教育中过分  相似文献   

16.
卜庆华同志的《郭沫若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在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连载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湖南人民出版社拟在近月重印,重印前,《评传》作者又作了一些重要的修订。从已出版的郭沫若研究论著来看,这是一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主义较为系统、全面地评介郭沫若的革命实践、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史学研究的好书。它不仅为我  相似文献   

17.
韩东是"第三代诗歌"最具有代表性的旗帜人物,第三代诗歌呈现出反理想、解构崇高、强调个体生命形式和日常生活、重视口语化语言等特征。《记忆》这首诗记叙了一件恋爱往事,篇幅短小,语言口语化,细读之就能通过诗句关系分析出诗人关于逝去爱情的态度。本文将在诗歌语境中分析文本,从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情感意蕴三个方面来逐层解读诗歌。  相似文献   

18.
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是学好语言学十分重要的一步,王力的这本《中国语言学史》不仅可以让你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更能从中学习到很多有关语言学的知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本文为读完该书后的一些感想。本文主要先介绍了《中国语言学史》一书各章内容的精炼提取,然后是读后对本章的一些感受,以及个人对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的一些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汉语词汇史》下册所列的32个词中,“劝、回、勤”等词含义的历史期限与“皮、祥”等词的释义,提出不同意见,并举例证之。  相似文献   

20.
张泽咸先生所著《唐五代赋役史草》一书,是一部较完全的关于唐五代赋役史的专著。该书详细论述了唐五代的赋役制度及其变化,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赋役制度进行了解释和阐述。这一专著特点之一是:每述唐代一制,上溯秦汉之源,下析五代至宋之流,对中国古代赋役的发展变化,阐述颇详。该书对唐五代赋役史上的一些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鲜见解,由于立论根植于丰富的史料,言必有据,我读此书,很受教益,试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