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主要就是指预习。  相似文献   

2.
倪宗红 《家庭教育》2007,(3S):23-23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的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孩子要上小学了孟繁德孩子要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家庭中的喜事,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入学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我仅就“家长自身的思考”和“孩子的准备教育”这两方面,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家长自身的思考一、要具有小学生家长的角色意识。准备入学,...  相似文献   

4.
重视课前备课 深化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堂好的数学课,得益于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组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厨师烹饪前要做好食材准备,医生手术前要做好术前准备,运动员比赛前要做好赛前准备,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合理、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1 无准备的实验课 小学实验课,说起来简单,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课前准备,一节实验课的效果好坏,准备至关重要,要打有准备的“仗”.古人云:“有备无患”,如果课前准备充分,课上必然会打胜“仗”,做起实验来,就无任何故障和隐患.就是一包火柴、一根小棒、一节导线……,都要在课前准备齐全,并还要做课前实验,把隐患和故障消除在课前.如九册第十课<测量太阳的高度>,所要的实验制作材料(量角器、细铁丝、小块泡沫)特别简单,易找易做易成功.假如说,课前教师不先找、先制作、先实验,上课时去找,时间不允许,效果就不堪设想,除了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学生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下、课前准备好一切要用的物品,才能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上课的时间也有保障.如果上这一课没有太阳,遇到降雨天,应调整课时,等有太阳再上课,效果就好多了,学生也自然兴趣高.  相似文献   

7.
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对思品重视不够。为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参与到课程准备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三是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让学生的心灵“动”起来;四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上课做好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上课准备包括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上课准备”的总要求是:“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施这一标准呢?  相似文献   

9.
王毅 《科学教育》2009,(3):43-44
1 教案前的准备 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备好课,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谓教案前,也就是教师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不等于写教案,而写教案则是备课的集中体现。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不备课就等于打无准备之仗。所以教案前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1 无准备的实验课  小学实验课 ,说起来简单 ,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课前准备 ,一节实验课的效果好坏 ,准备至关重要 ,要打有准备的“仗”。古人云 :“有备无患” ,如果课前准备充分 ,课上必然会打胜“仗” ,做起实验来 ,就无任何故障和隐患。就是一包火柴、一根小棒、一节导线…… ,都要在课前准备齐全 ,并还要做课前实验 ,把隐患和故障消除在课前。如九册第十课《测量太阳的高度》 ,所要的实验制作材料 (量角器、细铁丝、小块泡沫 )特别简单 ,易找易做易成功。假如说 ,课前教师不先找、先制作、先实验 ,上课时去找 ,时间不允…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补给的效率和流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古代战争的成败,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做好课前准备,就像古代战前准备“粮草”一样。本文所讲的课前准备主要是指小学生在上数学课前进行的准备,是学生在课外为学习新知所进行的相关准备,主要有特定物品准备、知识与经验准备、活动准备、心理准备等。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人云:“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45分钟的语文课堂,课前需要大量的准备。我们完全可以说,“准备”乃课堂之母。“准备”之于课堂,是一种预先行为,所以“准备”又可称为“预备”。无论是“再现”的语文课堂,还是“生成”的语文课堂,它们都不能“独善其身”,都不是“空中楼阁”,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背景:课前的“预备”。  相似文献   

13.
(一)设境这是阅读前的准备阶段。在这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愤”“悱”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愿望。如“激疑发现”是此阶段常用的问法。 (二)概览这是阅读的初始阶段。这阶段表现出感知的整体性。心理学表  相似文献   

14.
“指导一合作”教学模式的组织,首先要做好实施前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一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做之前都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将很难实现最终的目的,而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学习的道路中,这句话依然实用.学生只有在学习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与准备,才可以在课堂中提高自己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那么,何为预习呢?预习就是指课程开展之前对教材知识点的阅读、粗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的教学准备过程,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看奠基性的作用。而在传统观念中,备课仅是局限于课前的直接准备~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下的备课领域要宽广得多,要求教师有“终身备一课,一辈子在备课”的精神。对此,备课要从备“隐性课程”、“角色理念”、“文化意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作前准备,是作文之前必要的谋划与筹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是优化作文训练的基础和前提。作前准备的指导.考量的是教师“导”的智慧。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显现“导”的主动性“导”的主动性.显现的是教师主动出击、全盘思考的谋略。“二次作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运作意向就是“弱化作前指导”,但笔者认为不应弱化,而应优化。要突出“导”的主动性,做到两个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粗与细的结合。1.远与近的结合远,是指长远的目标;近,是指当下的目标。比如,“远”的准备之一——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孩子把每天所见所闻.自己有感觉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一种平时的积是。这种积累虽然现时不需要运用在作文中.跟之后的作文或许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这种“远”的积累,正是应对“近”的不时之需的必要准备。再比如,“近”的准备。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前,笔者让孩子们作前“热身”,做了三件事。第一.做一做: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生长状态,如,蚕豆与黄豆发芽情况。第二,看一看:观察,如,观察植物,春天来了,你有哪些新发现?第三。比一比:如.运动技巧,谁踢毽子踢得姿势漂亮,速度又快,你有哪些好经验?这种“长期性”的准备与“即时性”的准备结合.让孩子们的写作更顺利,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8.
面试.是求职者要闯的最后一关。人们往往关注如何在面试时“包装”自己.营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忽略了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大学生要在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1,(11):43-44
小学生习作指导要重“作文前”,即重视学生作文动笔前的观察指导和体验引导等环节,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准备习作素材来说,无疑是正确、必要的。同时,习作指导还应重视“作文后”,即习作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指导。  相似文献   

20.
女儿上科学课,让我帮忙的时候也多了,今天要我准备这,明天又要我准备那。一开始,我总是说:“你已经长大了,上课需要什么,要学会自己准备。”女儿从我这里寻求不到“帮助”(任务转移),就很少在我面前再提准备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