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记忆的追寻在数字时代似乎达到了顶峰,“完整记忆”的出现是人类记忆史上的里程碑。过去,遗忘是默认的常态,而记忆是例外;如今,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却成为例外。数字时代塑造“完整记忆”的同时,人类似乎也逐渐失去了对记忆的控制,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法忘记的“完整记忆”并非“完美记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试图通过删除那些不合适、不(再)相关的信息来恢复记忆与遗忘的失衡。然而,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平衡数字时代记忆与遗忘需求的策略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论体现了数字记忆时代下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矛盾的困境,其中牵涉历史书写与对“完整记忆”的需求、社会分享中“被记住”的欲望与在社交中“被遗忘”的期待、身份建构中对记忆与遗忘的矛盾需求、“被遗忘权”与社会运作等问题。因此,在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权衡人们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数字记忆时代留给人类社会的难题,这似乎也迫使人们在当今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重塑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关注数字时代下“被遗忘权”的思想争锋,在思潮中展现数字时代下记忆与遗忘的需求困局,探索记忆与遗忘的伦理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当“被遗忘的权利”成为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本关于"遗忘"的书.提到"遗忘",人们不自觉地会想起米兰·昆德拉的"遗忘与记忆"三部曲(《慢》《身份》和《无知》)和《笑忘书》,米兰·昆德拉找寻的是"被遗忘的存在",探讨的是"遗忘"与"记忆"的哲学关系.而这本《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Delete:The Virtue of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以下简称《删除》)也探讨"遗忘",不过它不是在文学中探讨,而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普遍认为,媒介技术的革新大幅扩展了个体的记忆边界。在“记忆成为常态、遗忘成为例外”的背景下,立法需要引入“被遗忘权”(删除权)来矫正这种失衡。不过,主流理论往往忽视了媒介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记忆失控”现象。数字时代的记忆存在“媒介依赖”的特点,以各式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控制用户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个体对相关记录的掌控力度不断降低。面临平台方主导的删帖、终止服务等情形时,用户也时常无法决定何种信息可以被保留,其数字记忆显得非常脆弱。除了删除之外,用户与之对应的、被记忆的诉求也应受到重视。有必要在法律层面确立用户的“被记忆权”,这与“被遗忘权”所倡导的信息自决是一体两面的。  相似文献   

4.
孙丽敏 《图书馆界》2023,(5):5-7+26
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记忆”和“遗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于是对被遗忘权的保护有了必要性并推动了对该权利的立法。但是,被遗忘权的立法对图书馆工作理念、业务管理都造成了新的影响。我国虽然未明确赋予被遗忘权的法律地位,却为这项权利的立法留下了空间,而且现行法律法规中已经包含了被遗忘权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读者个人信息,包括将图书馆业务纳入法治框架、设置读者个人信息管理机构、建立读者个人信息使用政策、引入技术措施等效代换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事情拼命想记住,却总是将它遗忘;而另一些事情我们拼命想要将其忘却,却总在某些时刻出现在回忆中。看来,记忆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那么记忆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记忆与忘却。集体记忆所探求的,正是这种种回忆背后的“缘”与“故”。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幸福,竟是遗忘给予我们的,在有些方面,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当年准备高考的时候,我的外语老师经常写在黑板上的一句口号是:“和遗忘作斗争!”现在的中学生们羡慕地把那些过目不忘的同学叫“电脑娃娃”。如今各种为考试而强化记忆的“培训班”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7.
刘雨花 《声屏世界》2016,(10):64-66
今年5月以来,"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医生陈仲伟被杀""雷洋死亡"等网络热点新闻频发,但大众和媒体的注意力都很短暂,许多重大新闻虽然轰动一时很快就在新的热点新闻出现时被淹没了.本文从记忆心理学理论出发,以百度和微博指数为分析数据,观测某热点事件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与公众记忆的关系,以此来分析网络热点新闻是如何在公众记忆中被遗忘,探究公众记忆中网络舆情的遗忘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出发,聚焦中国社交平台上的“数字死亡”,即个体用户的平台账号被关闭的现象。本文的经验材料包含131份网上发布的数字生命叙事和39份深度访谈,这些遭遇强制性删除后的个人书写和言说不仅将数字时代的记忆政治公之于众,也将其公共化。研究发现,封号作为事件侵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死亡般的沉痛和创伤,个体数字记忆被全面删除,(一部分)自我也被湮灭和剥离。诉诸书写是抵抗遗忘的方式,抗议平台加诸的越轨标签,被封号者的身份和主体性也在书写中得以重构和确认。从结果上看,通过删除制造遗忘的平台治理反而在社会实践中激发了积极的记忆铭刻,而删除给技术化的记忆结构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则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张涛 《档案学研究》2020,34(5):126-133
网络信息存档是指收集已经记录在万维网上的数据并将其存储的过程,确保数据保存在档案中,并使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将来的研究,它有助于建构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以被遗忘权为代表的个人数据保护权利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存档造成限制。为了在集体记忆与个人遗忘之间取得平衡,网络信息存档机构需要采用更具适应性的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坚持"通过设计保护隐私"原则,同时提升对被遗忘权的审查能力,形成与数据主体、数据性质、数据来源有关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0.
许金会 《大观周刊》2012,(29):218-218
语言学家博林格曾说过:"任何一门外语的掌握,都需要在这门语言的词汇上下功夫。" 没有丰富的词汇,听,说,读,写技能很难得以发展,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得快,忘得快”是记忆单词过程中的通病,许多同学存在读不准、记不清、易遗忘和应用差的困惑。其实大家只要注重学习策略,遵循记忆规律,借鉴语言大师们的独特方法,就是吃了最神奇的“记忆丸”,定能做到“记忆超群”。  相似文献   

11.
网络空间领域中,"被遗忘"的需求日渐凸显,通过解构档案价值与被遗忘权之间在记忆、伦理、数据、法制等视角下的取向矛盾,阐析被遗忘权行使于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等效代换、限度修改、数据保护及授权征求四类折中原则,依循法规确权、主体分域、数据分层、安全防护四方面提出可行路径,为档案利用工作中纳入被遗忘权理念寻求可调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从“被遗忘权”衍生出来的“被记忆权”概念,聚焦于网络用户围绕信息保存、迁移和继承的权利。这一阐发将记忆权利限定在个体的信息或数据权利主张上,也让其带有几分被动意味。本文从记忆权利的内涵(主动与被动)、权利主体(个体与群体)、时空语境(数字与前/非数字)和义务主体(平台与公共机构和国家)等四个角度审视“被记忆权”概念,试图将之拓展为复数乃至复调式的记忆权利观念,由此激发其丰富的实证潜力和多元的规范及伦理意涵。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档案所固有的社会记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推动了社会记忆的数字化进程,从而不可避免地与被遗忘权产生冲突。起源和发展于欧陆地区的被遗忘权,旨在擦除过时、失真的个人信息,用以回应数字化记忆带来的遗忘难题,但鉴于被遗忘权对档案事业的潜在影响,该项权利的推展受到了欧洲档案界的冷遇。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引入被遗忘权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调和档案事业与被遗忘权之间的张力,需要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并根据衡量结果将档案事业区分为保管和利用两个层次,档案保管应超然于被遗忘权的行使,档案利用可以有限制地适用被遗忘权,从而就档案信息所关联的社会历史进行智慧记忆和遗忘。  相似文献   

14.
那年的情书     
在短信、E-mail、MSN、QQ等现代通讯方式粉墨登场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写信似乎成了“老土”的象征,与网络时代所代表的时尚格格不入。于是书信被新时代的人们毫不留情地,随意丢弃在为人们所遗忘忽略的寂寞的角落。通讯方式的变化也体现着时代的发展,但是在人们享受着高科技所带来的便捷时尚时,许多温馨而又经典的记忆却在被悄悄抹逝。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一直以来,档案的第一价值,即凭证、查考价值都是档案学界研究的重点,社会公众对档案作用的理解也多在这一层面上。2004年,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出"档案在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和基因记忆的遗忘、构建和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寻找遗忘记忆和发现过去记忆事实真相的重要载体。"此后,档案的记忆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和社会公众认可。  相似文献   

16.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2):114-114
记忆本是人的生理机能。在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之后,大脑记忆已经难以承担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记忆内容,因此,人类创制了档案。档案不仅在记忆容量、持久、保真、准确、传承等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类记忆功能,同时也使记忆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尽管档案一直以“记忆”的功能而存在,但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忆”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晚,直到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后,档案学领域才开始出现“社会记忆”的研究,而在档案实际工作中,“记忆”这一理念并未真正体现到工作环节中,以至于出现档案工作目标随现实需要而飘移,或重心不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微博等工具的兴起,年轻人逐渐染上了浅阅读的坏毛病。由于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就是很好的论证。如果我们仅仅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来阅读,对这些内容只是一扫而过,那么这样的记忆是很浅的,遗忘的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尽管人们迅速遗忘过去,然而有一种能唤醒人们童年深沉记忆的母题——故事,却以片断、段落在残存着。吴文昶,这个生活在江南水镇的故事大王,没有被人们遗忘或者说没有从脑际彻底退却。享有“故事大王”荣誉者,据说要有三个条件:讲的故事至少要在千场以上,听众要在一百万次以上;创作发表的故事作品至少要在  相似文献   

19.
若干年来,“国家失忆”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传统。但在中国民间,“私人记忆”等构成的“新记忆运动”却始终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有记忆也有失忆(或遗忘)。社会当然有记忆,但没有了对它的确认与补充——遗忘,它本身是无意义的。①在社会失忆的地方,人们又希望捡拾、找回、唤起曾经丧失的记忆,再现过去的历史。冯惠玲教授曾指出档案学研究要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