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版权保护背景下,网络音乐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数字音乐传播纳入正版化轨道.同时,数字音乐传播也面临着服务商版权意识不强、付费欣赏与受众免费获取心理存在分歧、变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数字音乐传播成本上升困境的对策,以期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的版权意识大幅提升,版权成为各音乐平台的核心资源,各大音乐平台经历长达一年的版权大战,抢占版权资源,不但造成版权价格飙升,音乐传播更受制于渠道,违背了音乐传播规律。本文通过分析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现状,指出现今数字音乐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如何打破传播壁垒,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以及如何在音乐版权保护和促进音乐作品传播的问题上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褚晓冬 《出版广角》2016,(11):85-87
随着数字音乐市场的快速发展,服务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本文透视了数字音乐服务商版权之争的行业背景,总结数字音乐服务商版权之争的特点,并分析现存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晓薇 《出版广角》2018,(12):67-69
产业健康发展与产业保护(制度、措施、主体等)息息相关.美国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大国,音乐版权制度创立早、产业保护意识强.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音乐版权制度受到冲击.美国作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最广泛的国家,网络音乐(数字音乐)的发展速度也位居前列,但非法下载和侵权现象也比较普遍.文章借鉴了美国在网络音乐版权制度方面的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和产权保护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胡亮 《编辑之友》2012,(7):105-107
信息化时代,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但其中涉及著作权侵权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加强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数字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水平,形成数字音乐企业与网络服务商共赢的合作模式,促进数字音乐版权侵权的立法完善,才能使中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让更多的人参与数字创作和自愿地向公众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能成为数字音乐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原有传统音乐出版格局被彻底打破,如何重建大众有偿消费的心理环境,如何定义版权,如何重新发现价值、分割利益,成为促进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魏超  丁振 《出版广角》2014,(17):65-67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来自IT业的冲击是其所承受的最大冲击,表现为网络盗版现象愈演愈烈,音乐产业走入版权困境。本文从媒介研究和版权监管的视角来探讨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中遭遇的困境,试图为数字音乐建立一个适应新媒介环境的信息补偿方式,并提出在线音乐平台应将音乐服务作为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增长点,如此方能带领音乐产业走出困境,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的"物化"环节失去意义,取而代之是数字音乐。数字音乐产业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发展趋势。在我国"科技兴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在对国内外数字音乐发展环境着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黎辉辉 《传媒》2018,(11):66-68
网络音乐传播经历了免费共享到版权保护、版权竞争,再到如今的版权共享阶段.版权共享的出现对网络音乐传播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平台提供更优质的网络音乐传播服务,推动在线音乐平台的良性竞争,激发音乐传播上游内容产业的活力.与此同时,版权共享并非万能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音乐传播及音乐产业发展仍需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知名数字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从唱片公司、独立音乐人与用户三方打造长尾市场,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首先,通过与唱片公司签订独家协议、跨平台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等方式突破版权壁垒;其次,通过基于不同规则"过滤器"的主动搜索与基于计算机算法的被动推荐,将"头部"用户引导至"尾部",扩大用户市场的"横向延伸"效果;另外,还采用UGC的生产模式,引导用户社交听歌行为以及大力扶持独立音乐人等做法促进了长尾市场的"纵向加粗"。研究网易云音乐长尾市场构建模式,以期对同类数字音乐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数字音乐也呈现飞速发展,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亦确立了数字音乐在行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数字音乐非法传播现象很严重,侵权方式也有多种,所以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势在必行,而且成为其发展中的核心话题。本文拟对我国数字音乐版权尚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美萍 《中国出版》2017,(18):60-62
我国数字网络音乐发展迅速,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权管理方兴未艾。但是,也存在版权保护意识较薄弱、版权管理机制亟待健全、版权管理监管尚需完善等问题。只有加强基于版权管理的制度、平台与路径建设,才能提升数字网络音乐创作、制作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可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赵威 《传媒》2017,(19)
互联网的发展,对世界范围内音乐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向、生产传播方式与利益分配格局.当然,互联网发展也导致网络版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而数字时代的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中处于弱势地位,盗版侵权现象严重,这也阻碍了音乐产业版权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在网络版权保护成为重点的情况下,需要对音乐版权、音乐著作权更加重视.因此,音乐著作权的许可模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音乐产业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著作权许可制度的方向.这种情况下,针对数字时代的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的分析就极为重要.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教授熊琦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数字音乐之道:网络时代音乐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一书,就针对当前的数字音乐著作权许可模式进行了历史性研究.全书重点分析了音乐著作权许可制度的背景、困境和改造方法,以及作者主张的合理模式,这为当前的著作权许可制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音乐版权保护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显得愈发紧迫。当前,国家针对音乐版权保护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音乐版权保护有法可依,数字音乐播放平台设置的音乐付费下载模式使音乐版权保护有了保障,音乐版权云服务平台的出现使音乐版权保护有了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以此形成了音乐版权保护的多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字化版权音乐资料库的建立背景1999年,我们杭州文广集团与BMG松巴制作音乐亚洲有限公司合作,开始了对于版权音乐的收集、整  相似文献   

16.
P2P数字音乐网站Spotify在全球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本文将从版权解决机制、盈利模式以及服务与用户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Spotify获得成功的原因,并希望能对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昕野 《出版广角》2021,(14):92-94
随着大众消费习惯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流媒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流媒体+音乐"平台崛起,以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为主体的国内音乐流媒体平台呈迅猛发展之势.文章从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流媒体音乐平台备受青睐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优化流媒体音乐服务,为我国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依托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音乐作品的复制、发行、销售得以在互联网虚拟空间完成,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产值规模。同时,选秀与韩流带来的倾向物质付出的新粉丝模式,使粉丝的情绪、立场与消费倾向更容易被引导,粉丝现象在数字音乐产业中有着突出体现,并对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涉及版权环境、产业生态链、音乐平台氛围等方面。要推动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可合理利用粉丝经济,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多元主体的博弈分析视角来剖析数字音乐平台版权保护的多重逻辑,考察音乐平台版权维护中不同主体面临的困境.目前,音乐平台的版权保护手段相对滞后,音乐权利人面临维权成本高、话语权弱势境况,音乐用户尚未明晰自身权利义务,版权管理组织也未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在多元主体参与视角下,数字音乐版权的社会治理需要音乐平台、音乐权利人、音乐用户、监管组织的共同参与,明晰音乐平台版权维护的责任制度与优化路径,从而构建多元主体的音乐版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秉承"引进国外最新高精尖图书"的理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4月出版发行了《音乐版权》(中文翻译版)一书,笔者有幸最先拜读了此作。此书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新加坡圣智学习出版有限公司引进。全书共分15章,篇幅27万字,对美国音乐版权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探讨与研究,书中附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及案例分析,实为一部很好的音乐版权教材以及参考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