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产品试水到用户一年突破1亿,从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变身多元化立体式沟通平台,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逐渐完善,最终打造成为IM领域的"无敌航母"。2014年8月14日,腾讯发布公告微信目前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38亿,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用户逐年上升,微信作为一种聊天工具,被各行各业的用户所利用,已经被广大群众熟知。然而,微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目前并不广泛。本文主要对微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可行性、功能以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并指出微信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价值、功能及应用的方式,分析微信服务在图书馆领域应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的出现曾经掀起一股网络问政的浪潮,如今政务微信也展示出微博无法比拟的魅力。政务微信的"摇一摇"、视频语音聊天、漂流瓶等新功能是微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使用微信的原因。本文通过研究政务微信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使政务微信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能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朋友圈。其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从诞生以来,微信发展速度惊人。腾讯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及时性通讯工具"微信",它不仅是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更像是一个综合媒体,在满足用户信息交流的同时对用户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重要是在文化传播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手机终端的广泛使用,使得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手机应用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使用手机的体验感。其中,微信作为最普遍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有着非常庞大的使用群体,"朋友圈"、"摇一摇"、"微店"等附加功能丰富着用户体验。其中微信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即俗称的微信代购迅速发展,对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微信代购行为中是否存在第三人效应,本文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甘春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106-115
[目的/意义] 以微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方法,以期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特定功能使用的关系。[方法/过程] 通过访谈法和焦点小组法来确定微信使用的动机因素以及用户对微信功能的使用;并通过问卷搜集250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来验证不同动机要素与各功能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不同微信功能的使用受到不同动机的驱使;而用户对微信一般性使用的影响因素与对特定功能使用的因素也不同。具体来说,娱乐显著影响用户对群聊、评论和分享功能的使用;消磨时间显著影响用户对朋友圈、评论和点赞功能的使用;社会互动显著影响用户对扫一扫、群聊、订阅和语音功能的使用;信息搜寻显著影响用户对订阅和扫一扫功能的使用;信息共享显著影响用户对发布功能的使用;自我表达显著影响用户对发布、定位、摇一摇和分享功能的使用;而跟随潮流显著影响用户对摇一摇功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的出现曾经掀起一股网络问政的浪潮,如今政务微信也展示出微博无法比拟的魅力。政务微信的“摇一摇”、视频语音聊天、漂流瓶等新功能是微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使用微信的原因。本文通过研究政务微信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使政务微信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4G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衍生出了新的媒介形式。近年来社交媒体普及周期越来越短,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作为新生力量不断引发新的革命以及产业链的变革。而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微信横空出世,打破了微博的垄断地位,微信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微信与微博都有着非常强大的用户基础,据CNNNIC中心发布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规模已达到5亿,而腾讯微信开通两年用户就已经达到3亿。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产品试水到用户突破百万,从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变身多元化立体式沟通平台,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逐渐整合完善最终打造成为IM领域的"无敌航母"。2012年3月29日,腾讯微信注册用户突破1亿,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火了,它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丁谦 《中国广播》2015,(3):81-8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微"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传统媒体只有在发挥自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新媒体的优点为我所用,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范以锦 《传媒》2014,(11):30-31
正微博问世之后很快出现热火朝天的局面,用户惊叹"我的媒体我做主"的时代到来了。微信出现之后,许多用户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微信上,有人便发出"微博快消亡了"的预言。然而,微博的危机到不到来谁说了都不算,关键要看用户注意力的变化。开通微信,或者干脆不玩微博完全转移到微信上来,这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也许在眼花缭乱的微博平台上玩腻了,尤其是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的争吵声、讨论声不绝于耳,促使用户想找个僻静处,与亲朋好友或志同道合的圈中人心平气和地聊聊天,  相似文献   

13.
黄占波 《青年记者》2016,(35):78-79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可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上快速进行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传输,并推出公众平台、消息推送、朋友圈等功能,微信用户可借助“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描二维码几种方式来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①还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和有趣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微信之所以受大学生热捧,主要是因为微信有很多娱乐和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14.
微信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它为各个年龄段的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交往方式。目前,人们正处在微信的传播时代,人际交往问题是这个传播时代里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微信人际交往的动机、特点、弊端等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微信的人际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侯云龙 《中国广播》2012,(12):89-9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推广,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迅速崛起,不但用户人数数以亿计,其社会影响力也令人难以小觑,特别是在一些社会事件上,产生巨大的正面力量。不过,和所有互联网新兴事物一样,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同样也产生了种种乱象。这些乱象不但损害了微信和徽博用户的个人利益,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影响,给微信、微博等应用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让人无法忽视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近日微信版本又有更新,并为所有用户计算出朋友圈收到和送出的点赞总数,不少用户"晒"点赞也引发新一轮点赞潮。点赞是一种缘起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网络语言,国人的点赞习惯则只是近几年才广泛兴起。发展到今天,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大多数新闻页面都附有点赞功能。"点赞"俨然已成为虚拟世界人际交往、态度表达的不二利器。赞美是人与人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是点赞真能达到促进感情的效果吗?今有点赞之交,古人则有妙语连珠。中国古人只能面对面或是用书信向  相似文献   

17.
王少磊 《视听界》2015,(1):31-35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社交产品(比如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之外,新闻客户端一直被认为是"另一张移动互联网门票"。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如何运营新闻客户端实现盈利?这方面商业网站的成功尝试,是否可以被传统媒体移植拷贝?一度被贬低的门户网站"用户——流量——广告"模式,在今天似乎重新显示出效力。  相似文献   

18.
得益于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也不断涌现,我们由互联网时代走向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天的人际交往渐渐依赖于社交媒体。这其中,以微信与微博最为代表,但在二者的使用中出现了"微信上装稳重,却在微博上撒欢"现象,基于这种差异化使用,本文力图分析两种不同社交媒体的使用差异化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军 《新闻世界》2015,(1):59-60
从产品试水到用户一年突破1亿,从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变身多元化立体式沟通平台,微信在版本的不断升级中逐渐完善,最终打造成为IM领域的"无敌航母"。2014年8月14日,腾讯发布公告微信目前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38亿,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大学...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及较高的用户依赖性,成为高校创新档案服务手段的新平台。以"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为例,从开通现状、信息推送量、更新频率、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微博、微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档案馆微博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实现"双微"平台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