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燕萍 《新闻前哨》2011,(12):19-20
报网融合是近年业界与学术界广为探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楚天都市报数字化运作的研究,认为楚天都市报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已演进至互嵌状态。楚天都市报的数字化运动已超越了简单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逐渐实现多层面互相嵌入。楚天都市报"纸与网的互嵌"在技术应用、内容生产、资源合作、战略合作层面均得以体现,并呈现出整体融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3.
通过厚报的发行量去占据市场,由此带来广告效益,这种二次销售的营销模式也是都市类报纸的盈利模式.交流中,都市报的老总们普遍感觉到,这种生存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利用新媒体,与新的技术平台合作是大势所趋.那么,都市报介入新媒体面临哪些门槛?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平面媒体有何最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蕴含的平等、自由、互动的价值内涵不仅打破了单向式的大众传播格局,也形塑出了一个多维度的"大融合"信息环境。当前,在市场竞争与新媒体冲击的双重压力下,都市报一直在探索着发展路径,但是简单地技术融合现状并不利于媒介发展,只有尊重市民信息需求,突出内容的微观、差异与个性特征,构建出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才能实现都市报的深度融合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5.
王璇  曹坤 《新闻前哨》2011,(7):28-31
一场"微博打拐"行动掀起了中国新一轮的舆论浪潮,"微博"俨然成为时下新媒体中最时尚的热门标签。在这次来势汹涌的公共事件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协作创造了一次网络公民行动。本文从"微博打拐"行动说开来,试分析微博传播过程的特点,并与都市报这一传统纸质媒体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传播模式的不同。异质昭示着融合的应然与必然,笔者重点探析都市报与微博媒介融合的意义,并从"线上合作"与"线下合作"两个维度提供媒介融合的策略,以期对都市报与微博的媒体经营模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晚报都市报的民生新闻如何借助新媒体发力?从荆门晚报的探索实践来看,以下四点值得借鉴:正确厘清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纸媒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助力民生新闻传播;新媒体要反哺纸媒,形成良性循环、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走过15个年头的都市报,在不断总结交流中实现发展和提升.今天在新媒体引发的新传播环境下,都市报走到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门槛'.""都市报迎接挑战,和新媒体共存共融,用新媒体实现自我突破多元发展,展示都市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些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自合 《传媒》2015,(2):20-21
媒体融合是发展趋势,也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传媒业界的自觉选择.媒体融合“融”哪些?怎样“融”?笔者结合《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以期为都市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近十年也是都市报由兴盛到衰落再到转型突破的十年.近年来,每年都有多种都市报因经营和发展问题而休刊甚至停刊,探讨都市报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寻求突围是其必然出路.文章以山西《生活晨报》为例,探讨其符合自身特色的定位策略、传播策略、商业策略,为地方都市报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并且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新媒体,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导致传统媒体都市报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都市报的发展能够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很有必要将都市报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创新工作的方式,从而为都市报的发展创造出一个有利的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虹  朱泽 《新闻前哨》2021,(1):14-15
2020年10月底,楚天都市报引导新入职不足3个月的95后见习记者孙泽宇,陪同武汉74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黄根本骑自行车到南京面谢救命的医务人员.历时8天,楚天都市报共推出9个版《千里骑行金陵感恩》系列报道,并以端、网、微同步全媒推广,引发读者和网友广泛关注,20余家媒体转载,新媒体平台相关阅读量近260万.细究这组报...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人们信息需求的满足仅靠纸质媒体远远不足,尝试运用创新手段,积极探索新途径,让"传统媒体"更好地转变为"新媒体"融合模式,再通过补充融合内容,延伸产业链条等,实践过后取得事半功倍的改革成效,这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都市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实践的具体情况,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新媒体融合思路的多元化转变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最终走出困境,迎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对报纸来说,全媒体战略不仅要涉足网络媒体,参与新媒体的开发,也包括跨界经营广电节目。虽然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与合作,但报纸“触电”所面临的困难一点也不比运营新媒体少。目前国内多家报纸已成功地将内容传播的触角伸向广电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刊介绍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海峡都市报跨界经营广电节目的做法和体会,希望能对进军全媒体的报业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对报纸来说,全媒体战略不仅要涉足网络媒体,参与新媒体的开发,也包括跨界经营广电节目。虽然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与合作,但报纸“触电”所面临的困难一点也不比运营新媒体少。目前国内多家报纸已成功地将内容传播的触角伸向广电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刊介绍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海峡都市报跨界经营广电节目的做法和体会,希望能对进军全媒体的报业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不管媒体如何融合,内容依然是根本。传统媒体如何主动融合新媒体,做好内容建设?江南都市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13年6月,江南都市报推出生活周刊《江南星期6》,这是报社实现“产品多元化”的一个“试验田”,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传媒生态变局中,曾经抒写中国报业辉煌篇章的都市报,正在陷入“寒冬”困局.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困难,都市报人始终没有停止转型探索的脚步,如东方早报、京华时报彻底转型新媒体,北京青年报探索社区传媒,华西都市报打造封面新闻推进“双引擎”“双品牌”融合,深圳晚报与ZAKER合作等.归纳来看,突围的方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遗余力探索产品内容,挖掘优质内容,报业经营下滑但媒体影响力不能下降;二是用“洪荒之力”推进运营模式的变革,找准定位,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殚财竭力推进跨界融合,进军与报业密切相关的多元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地市党报要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并重新占据区域媒体的主导位置,就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三峡都市报>打破常规,致力于党报职能与市场风格、纸质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力求探索地市党报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纸质媒体将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而都市报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困境,因此国内的都市报也积极寻求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都市报的发展状况,对新媒体时代的都市报发展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接着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都市报》作为例子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级市都市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中国报业,尤其是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类报纸,纸价高涨、销量下降、广告萎缩是摆在各家都市报社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武汉的都市报为例,阐述了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都市报必须另辟蹊径,在内涵式发展上,要优化报业集团资源,加强经济报道力度,探索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外延式发展上,要依托报网融合,促进都市报与各类媒介的融合,并遵循经济规律,实现都市报的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广告数量呈断崖式下滑!”这几乎是眼下以都市报为代表的所有平面媒体面临的经营困局。面对新媒体风驰草靡的冲击,站在市场竞争最前沿的都市报开始求变、求创新,向媒体融合要出路,建网站、设微博、开微信、立客户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新媒体的十八般武艺悉数拿来,然而不少报纸采用比着葫芦画瓢、新瓶装旧酒的融合方式,从报到网,仍然靠发布新闻信息谋生存,这种错把手段当目的的媒体融合,是蚯蚓拱道,走进了弯路,很难把纸媒带出途遥日暮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