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来源 《今传媒》2012,(8):61-62
以娱乐的方式做新闻,已成为当前各大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惯用的手法,由新闻娱乐化现象引发的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讨论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媒体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新闻媒体应该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责任,必须对社会、国家以及公众的利益负责,传承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金旭阳 《传媒》2021,(2):34-36
《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网络短视频栏目,自上线以来"吸粉无数",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主播说联播》为时政新闻的播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态势,也扭转了公众对《新闻联播》的刻板印象,使新闻播报呈现出创新、强化、融合、亲民的特点.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化,以《新闻联播》为首的时政新闻类节目纷纷与网络新媒体寻求融合并创新,不断重新建构文化形象,强化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3.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评《娱乐至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娟 《今传媒》2013,(5):59-60
《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章从“媒介即隐喻”、“娱乐时代的到来”、赫胥黎的警告及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4.
娱乐新闻当然要有八卦,但绝对不应止于八卦.《广州日报》近几年提出并不断探索“大娱乐”的新闻理念,跨界审视娱乐话题,从“跳出娱乐做娱乐”到“穿越娱乐”,对娱乐新闻背后的社会伦理、经济事件、心理真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究,大大拓展了娱乐新闻报道的宽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曾经在他的代表作《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①他还指出,"  相似文献   

6.
《周董和‘他的女人们’纷纷求饶》、《徐克:女人要坏,男人才爱》、《‘十二金钗’绕身边罗志祥‘泡’尽齐人之福》……看到这样香艳的标题.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某个小报的花边新闻,但是你猜错了,你一定想不到.这会是一张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大报的娱乐新闻。因此,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和公众大声疾呼:娱乐新闻要戒色!  相似文献   

7.
周丽  刘盈 《东南传播》2013,(8):33-34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的"地铁事件"再一次引起大众关注,尽管美国当地公众对《纽约邮报》及该照片的摄影师乌马尔.阿巴西(R.Umar Abbasi)普遍表示出批评,但美国新闻界对该事件中的摄影师认识是不一的,对于其职业道德的争论与探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闻从诞生起,由于其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与个人参与新闻、破坏其真实感本身就是相向而驰的。《纽约邮报》"地铁事件"的刊登,在美国与中国都引起了新闻学者的深度讨论,再一次将新闻伦理道德话题的探讨推向风口浪尖。本文从《纽约邮报》"地铁事件"出发,探讨其一直存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悖论,以期梳理其潜在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如今随着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加剧,娱乐至死已变得不那么危言耸听了,许多媒体倾向于选择成本低又受大众欢迎的信息,它比那些严肃的有参考价值的新闻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创造更多的利润,传媒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娱乐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传播现象.本文从分析新闻娱乐化的产生背景和客观现状入手,指出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度"的把握的重要性,对如何把握新闻与娱乐的"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任倩 《今传媒》2012,(1):50-51
娱乐新闻的恶意炒作、无中生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不择手段追逐成名等低俗化现象,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当前,娱乐新闻"低俗化"有日渐蔓延,成为娱乐新闻常态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全国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抨击。但是舆论谴责和道德呼吁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现状,只有首先仔细深入地对娱乐新闻低俗化进行理性思考和有效的解释,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经济上的深层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改善现况,找到一条真正使娱乐新闻报道适应时代需要、人民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理论的角度对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及其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闻娱乐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尚昊 《青年记者》2012,(1):53-54
《娱乐至死》是对电视时代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作者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3.
一、引入网络公众评论员,呈现多方观点,拓展传统电视 新闻评论节目公众话语空间. 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事实即评论"的"单一信息发布模式"相比,目前以"新闻1+1"为代表的主持人"意见引领模式",和以专业人士对信息进行解读分析的新闻评论模式已被普遍认可和效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传播全面繁荣,中国传媒业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催生了泛娱乐化的热潮.当低俗、失真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娱乐新闻逐渐在社会转型中迷失,尤其在对公众人物的报道中呈现出盲目炒作、断章取义的伦理弊病.本文从极具典型意义的"宝马离婚案"入手,浅析当前媒体娱乐新闻报道中公众兴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价值博弈,批判其中蕴含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呼吁娱乐新闻的媒体责任,以期为当代娱乐新闻的伦理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洪谭 《东南传播》2016,(12):27-30
《大学教师"磨洋工"十大惯用招数》是2015年3月16日在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几个小时后突破了十万点击量并被微信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等转载。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文章标题、内容、文风、呈现形式以及受众的阅读场景与情境思考在社会化媒体中一篇文章的传播过程,同时对文章流行背后的社会影响和议程娱乐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严肃问题的遮蔽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陆旭燕 《青年记者》2008,(14):55-56
新闻娱乐化是传媒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总体来说,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褒贬参半.笔者认为,对新闻娱乐化的探讨,应从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开始. 最早对新闻娱乐化进行定义的是复旦大学的李良荣教授.2000年10月,在<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一文中,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1]这个含义与当时美国"用来形容传媒提供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2]的"娱乐信息"的含义接近.  相似文献   

17.
付敬 《今传媒》2012,(9):86-87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电视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版,使其更加大众化、娱乐化。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为例,论述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探寻新闻类节目娱乐化"度"的把握和发展,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柏铨 《新闻界》2006,(1):9-11,8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一文,以政府、新闻传媒、公众围绕信息公开传播形成的特定关系为切入点,对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并对灾难性事件中如何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新闻传媒为轴心的信息发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灾难性事件中信息发布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方 《传媒》2015,(18):54-55
在人人都在讨论融合,人人参与融合的背景下,有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突击队"率先突破重围,占领了舆论阵地,这支部队叫做——微信公众号.2014年,我国时政公众号迎来爆发元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新京报》等很多媒体也是在这一年开启了自己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在新闻及信息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等理论,开拓了我们看待社会问题的视野。本文以《公众舆论》为切入点,以《南方都市报》有关徐武"被精神病"事件的社论为例,对媒体纷纷报道的"徐武事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媒体呈现与建构的"被精神病"这一公共舆论做出适度的回顾与反思,以期引起媒体及公众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