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度报道在我国自80年代兴起后便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家都市报致力于深度报道,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京报》"核心报道"栏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版面次序、文章篇幅、版面编排、题材选择、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余婧 《新闻世界》2013,(11):218-219
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大题材,但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是,时政报道长期流于仪式化的报道,内容严肃不易读,严重影响到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以《新京报》对2013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以市场、受众为导向的纸媒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3年到2018年,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6期美韩联合军演与栏目整体军事报道的框架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个框架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和互为解释性。栏目报道定位于反对强权军事,维护和平和稳定这一叙事框架中。报道内容凸显了美国霸权扩张的目的指向,报道框架也以美国为主体,进行多维诠释,符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的针对性。栏目采取循序渐进的叙述模式,达到节目利于对军事事件全方位解读,扩展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防务理念的目的。但栏目也存在过度强调"西强"形象,弱化中国及他国对国际环境的积极建设的问题,同时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加强军事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力也是这个老牌军事栏目一个亟需突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崔力文 《新闻世界》2010,(12):94-95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参考消息》的涉台报道是怎么塑造台湾形象的,力图对《参考消息》的报道框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李贺 《新闻世界》2011,(8):242-243
对于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人而言,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而海外华文传媒在报道时是否促进了中国传统节日发挥它的作用?本文聚焦《侨报》对2011年春节的报道,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侨报》中国传统节日报道的基本框架,总结了海外华文传媒在中国传统节日报道框架上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2015年新年夜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引起各界关注,本文采用个案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新民晚报》该事件的报道议程展开研究,重点分析报纸的报道议程和报道主题等,探究《新民晚报》此次报道工作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业务中,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报纸的灵魂与旗帜,是一份报纸编辑水平和思想深度的集中体现,在增强新闻宣传核心影响力、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转型势在必行。而新闻评论能否适应新型媒介传播环境,是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新京报快评》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新闻评论方面如何适应信息传播技术与新媒体语境的变化,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瑞丽  宋燕 《新闻世界》2011,(4):136-138
面对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南方周末》一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自我反思,是有责任媒体的代表之一。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个案,从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其就此类公共暴力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由此,本文提出此类事件中媒体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从责任意识出发对媒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邢瑞 《青年记者》2007,(6):19-19
关注时政,关注大事是《新京报》的显特点,“两会”“预热”,独我一家——从3月1日“两会”开幕前三天起,((新京报))就开始做有关“两会”的报道,成为同城媒体最先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瑞 《传媒》2022,(1):33-34
新闻评论作为传统纸媒的核心内容,是媒体编辑水准和思想深度的重要载体,在强化媒体权威性、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京报》自创办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新闻评论的板块建设,并将其作为主打特色内容进行广泛推广,最后成功将其打造成为独有的品牌符号,在培育品牌竞争优势、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加强《新京报》新闻评论的特色解析,对国内传统纸媒的内容建设与转型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8,(7):95-95
图像的瞬间传播性和直接性决定了它的高效率。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方面,图片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讣闻报道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常规内容。但在我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以新闻的形式见诸报端。2005年3月29日,我国也出现了刊发普通人逝世新闻的版面——《新京报》的“逝者(OBITUARIES)”版。据了解,“逝者”版是中国大陆传媒第一个专门定期做整版的讣闻版。就此而言,“逝者”版的推出,可说是中国讣闻报道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3.
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开发了多个数据新闻栏目,生产出了契合热点的深度化数据新闻,是数据新闻探索之路的先行者。在未来,新闻媒体还需强化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叙事,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之路上进行更具深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
刘兰  金朝强 《东南传播》2014,(11):140-142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时代的来临,报纸面临生存危机成为一种共识。评论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快速的新媒体时会凸显怎样的特点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4年上半年《新京报》的新评论版块为研究标本,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试图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开发了多个数据新闻栏目,生产出了契合热点的深度化数据新闻,是数据新闻探索之路的先行者。在未来,新闻媒体还需强化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叙事,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之路上进行更具深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东南传播》2011,(3):108-110
近年来,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了解房地产市场的渠道之一,电视房地产报道随之成为理论界学者的关注点。本文选取了三个电视房地产栏目,对新闻信息生产者进行"优势解读"。研究发现,消息来源多来自有政治或经济权利的团体,这种团体掌握了媒介接近权,这种具有政治、经济权利的团体掌握了媒介接近权。媒体的报道基调多以正面为主,个别是中立,他们都反映社会主导的政治和经济价值。本文使用了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并使用SPSS进行频数分析和卡方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7.
杨敏 《新闻世界》2012,(11):8-9
“决策体”,是业内对《决策》杂志丈风的一种肯定和褒奖。本文试从采编业务的角度,总结和归纳《决策》杂志深度报道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路径:一是让记者知道自己的读者爱看什么;二是让记者掌握一定的分析工具;三是对记者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8.
邱爽 《青年记者》2010,(16):37-38
“黄金周”是我国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发展至今已逐渐演化为一场“消费的狂欢”。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以“黄金周”为主题的报道中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而是出现了消费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刘娟 《声屏世界》2011,(4):24-25
面对矛盾重重的房地产领域。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报道?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媒体的报道框架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框架,从而影响人们消费行为乃至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因此,对媒体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入手.结合广州三家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实践,分析都市报福彩新闻现行的报道框架,从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性等原则入手解析这种框架,进而分析这种框架对公众舆论引导上的影响,对在彩票报道中构建比较合理的报道框架提出粗浅的看法。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对这三家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至2008年2月15日“福彩”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