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4月2日晚9点,邓飞在新浪微博号召网友为"免费午餐"捐款,24小时之内募集4.6万元。这是"免费午餐"第一次在微博上公开募款。"免费午餐"活动一直通过微博公布活动情况和项目进展。"免费午餐"把微博作为传播主阵地,在内容发布、信息扩散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机制。内容生产机制:微内容快速发布和获取微博上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以内,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获取功能,让"免费  相似文献   

2.
吴玥 《青年记者》2012,(20):83-84
微博群体性事件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和"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进入公众的视野.2011年秋冬之交,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10月3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首个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截至11月2日,新浪微博上发起的"求雾散求阳光"话题,吸引了96.8万条微博参与.  相似文献   

3.
向杰 《中国记者》2012,(3):45-46
在新浪微博上,由知名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公益活动“免费午餐”,首先在情感上击中了我.我从来没有想过,平素卑微的3元钱,可以变得如此尊贵——在偏远的山村,它可以转化成一顿香喷喷、热腾腾的午餐,温暖一个贫寒孩子的胃,进而温暖他的心……“免费午餐”机制上的公开透明,没有任何所谓管理费的行为,满足了我对“无盲区公益”的想象.我心甘情愿地再次捐了300元——请一个学校的全体师生吃一顿午餐,显然是我的荣幸,尽管他们不会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4.
“免费午餐”是今年最风生水起的微博慈善项目。发起者记者邓飞,靠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透明,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自“免费午餐”微博传播开来以后,一位上海卖猪肉的摊主,每天以他儿子的名义把开张营业的第一笔营业额拿出来捐赠,数额不大,但是没有间断。“这样的例子说都说不完,太多了。”邓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相似文献   

5.
"免费午餐"项目证明,中国民间拥有取之不尽的智慧与源源不竭的善意,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的鼎力合作,其无坚不摧之能,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动力前不久,邓飞等媒体人发起了资助贫困地区儿童的"免费午餐"项目。邓飞们的行动,因纳入中国福基会的免费午餐基金,拥有了合法公募的资格,因而不必有非法集资之类的困惑。然而,同一个名目的慈善募捐,天涯社区的梁树新推出的"午餐计划",  相似文献   

6.
微博公益是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它强调积少成多、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2011年搜狐微博发起建立了国内首个微博公益平台,此后微博公益事业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平台,传播内容建设始终是媒介发展的基石,微博公益传播受140字的信息容量限制,要以最少的字符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对其内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民间公益组织“免费午餐”的公益微博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分析公益微博在内容编辑方面的传播特色,探讨其内容建设的不足之处,并为优化公益微博内容,增强公益微博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免费午餐"、"大爱清尘"为代表的"微公益"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平台中微公益的传播策略,将其概括为故事框架、视觉化的表达、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传播优势三个方面,指出社会化媒体对微公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唐蓓 《今传媒》2013,(1):76-77
"免费午餐"是在"郭美美炫富事件"导致传统公益模式备受质疑的当下,由媒体人、知识分子、企业家及社会众多爱心人士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民间公益项目。本文旨在用受众与舆论监督、传媒与政治生态等传播学理论对"免费午餐"的传播途径与传播过程进行解读,以期分析民间探索何如引领国家行动,中国公益将如何开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亚玲 《东南传播》2014,(9):101-103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号召网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说,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赋权功能激发了网民的公民热忱,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个体权利自觉,促使网民积极投入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去。其中,公益慈善组织是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有益力量。而网络赋予了民间慈善机构一种新的发展空间与动员平台。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探讨公益慈善中媒体动员、公益动员及情感动员三种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成为了一起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事件起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经社会名人和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各方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不仅有大量民众参与街拍,还有多个慈善基金会参与进来,以求建立数据库和培训志愿者,各地警方也接连出警调查核实,公安部以及许多地方公安机关都明确表态支持这样的民间行动,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还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各种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小视的力量,微博促成政府与民间行为的合力,共同推进"打拐"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开通的官方微博账户.截止2015年6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45016个,其中有7个省的政务微博数量超过6000个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覆盖不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矩阵.本文以南阳市纪委监察局新浪政务微博"清风南阳"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清风南阳"2014年三个月(10月、11月和12月)一共573条微博为样本,重点从其内容主题、推广机制、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其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十堰市档案局在《致全市民营经济大户的一封信》中郑重承诺,竭诚为民营企业提供无偿、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各项需求,为民营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档案部门自身是“清水衙门”,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尚难保全,为何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免费午餐”呢? 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下,“中小企业民营化,县域经济民营化”是深化国有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2011年开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慈善公益领域,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两个公益项目.在此期间,我开始以一个公众人物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身份的完全置换,令我意外获取一名被采访者的具体体验,从而可以窥见我们媒体记者在公慈善益报道领域中一些不足或者有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2010年这个社交媒体的整合年中,微博异军突起,以140字的"博博生机"赢得了大众的认可,改变着信息的传递方式.报纸面临微博的冲击,机遇和挑战并存. 微博的特点和优势 从最早的美国Twitter,到2009年8月份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已经成为中文上网人群的新宠.  相似文献   

15.
近一阶段,对微博及由微博引发的传统媒体"乌龙事件".争议越来越多. 笔者所听到最为极端的观点有三个:其一,"微博算不了什么(媒体),我根本不看,它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分子的鼓捣,不足为信".其二,"微博很危险,与传统主流媒体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听任它发展下去,执政党地位将受到严重动摇".其三,"主流传媒工作者已被微博严重误导,必须尽快摆脱,否则会有更多的‘乌龙事件".  相似文献   

16.
近日,网上流传"一元钱能吃什么"的话题。有人提到能在部委食堂吃顿午餐。记者走访多位部委机关工作人员后了解到,近年来部委食堂大多以自助餐为主,一顿午饭一般不会超过10块钱。而在全国政协机关食堂,更是出现了"免费午餐",除凉菜外有6到8个热菜,二楼的局长餐厅则有火锅可供选择。交通部收1元钱就能吃自助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特质是自由、开放、共享,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主体意识、权利义务、公共精神。这两种文化现象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仅在新浪微博上就可观察到层出不穷的民间志愿者行动,如免费午餐、大爱清尘、老兵回家、随手公益、青岛植树追问等等,它们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好人好事”,而是表现出自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日复一日地受到互联网精神潜移默化的濡染影响,人们必然要在个人与自我、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这三个现代人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上开始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微博时代的信任危机——从微众直播与围观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晓薇 《今传媒》2011,19(2):92-93
近期,"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逐渐平息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该消息的最初传播载体——微博上,引爆微博信任危机。在中国,当微博的媒体属性被扩大后,微博便以新兴自媒体的姿态为人们提供另一条信息传递的渠道,但因公民新闻未经把关便进入该渠道,使得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的裂变式传递给网民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构建真正的"更正与答辩"平台来维持微博信息环境的清洁。  相似文献   

19.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新浪微博的广告语一下子道出了微博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关注的地位.从汶川大地震到迈克尔-杰克逊猝死,从美国国会公开议员收入到伊朗大选国内抗议活动,这些事件在全球内的快速报道无一不闪动着微博的影子.完全可以说,微博走在了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前面,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以"厦门BRT公交爆炸案"事件为个案,旨在探究活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意见领袖主体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新浪和腾讯两大主流微博平台的微博数据挖掘方式,解析微博意见领袖的主体构成和不同类型角色的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微博服务商在微博信息流动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文本分析,归纳由微博意见领袖主导的信息分流的类别,探索微博信息流动的传递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