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的“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加之缺少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因而,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加之对教师缺少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因而,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当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理论有一个命题:课文是语文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本文认为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课文只是语文科的教学例题习题。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把课文误解为教学内容会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缺位,并且固定了“教例题习题”的教学形式。这两者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低效率。本文认为应该将“汉语言”和“听说读写知识技能”确定为语文科的两大类教学内容,实行分科教学,改变教学形式,改革语文考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的命题工作,十年来走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路,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考试作了不懈的努力。始于1985年的广东的标准化考试命题试验,为高考语文命题摸索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1991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的出台,即是一个重要标志; 199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定型,也是这些经验的总结。许多人认为,这一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不论是知识覆盖面的调配、试卷结构的安排、题量的控制、难度的设计,还是题型的选用,都是合适的,它标志  相似文献   

7.
语文考试历史悠长。不管是科举时代还是现在,也不管人们怎样痛加挞伐,语文考试始终不能取消。有语文教学,就有考试;有选拔,更得有考试。但怎样正确对待语文考试,却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猜题押题,或“题海战术”,或闭门造车,或任意歪曲,或鄙夷不屑,等等。总之,深入研究者少,语文考试的弊端改起来难,这便是实情。说弊端难改,并非命题者不愿改。在悠长的历史中,无论谁命题,无论命题者怎样殚精竭虑,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但对试题众口称善的情形,似乎少之又少。除了“考试”本来就不惹人喜欢,大概对“语文能力”的认识歧见过多,是更重要的原…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考试,要着重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考试方式要多样化,避免片面追求客观化、标准化的倾向,要有利于学生独创精神的发挥。”这一规定,为以选择题为主要标志的标准化试题最终淡出语文考试发出了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场一直争论不休的语文考试题型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的预兆。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的有关规定,则最终为语文考试中选择题的淡出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一新课标的要求下,近年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试卷中出现了不少的当下元素。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下问题:当下元素承载语文学业考试任务的方式;语文学业考试中当下元素的内容;当下元素进入学业考试对语文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对当下元素成为语文学业考试命题素材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现在流行的语文高考卷的命题模式已经存在近十年了。其间,虽然“改革”了几次,但没有大的改变,表现得极为“沉稳”。作为一名在教学教研战线上摸爬滚打“战斗”了二十余年的老兵,我对当前的这种考试模式经历了从认识到惊喜,从研究到厌倦,从失望到绝望的情感历程。我私下以为,应该给这种命题形式画上句号了。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小学语文考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加速传统考试的“蜕变”,让它富有新的活力呢?本文作了以下探究:一、对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二、对考试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按照“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指导,参考新课程标准修订能力要求,融入新课改的理念,并体现学科特点”的修订原则,大胆地作出了“四个取消”“两个修改”的变动,给各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不同的命题群体对学科认识的差异,使命题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也为高考命题在理论上、技术上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提供了契机。总体来看,今年的16套试卷有四大看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很简单,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追求准确性,在“风”的推动下,“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有人说,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这种评价公正吗?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认真落实山西省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论,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科目标与统编教材所承载的教育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试题以“文化传承”为命题主线,有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有效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习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习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考试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王于平近年来,国外教育界对“标准化命题”极为关注,我国也在数、理、化、文等诸多学科率先引用了这一先进的命题方法,而对于制图课的考试,却一直沿用古老的命题模式——以作图题统而代之。虽然,这种传统的命题方法可以突出“制图课...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书面测试仍然是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形式。小学语文考试命题,首先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水平,其次要突破旧有的命题方式,还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要注意“五化”。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1977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元年。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年的高考试卷由各省命题,此后便改为全国统一命题。在时隔二十多年、历经新旧两个世纪的交替之后,2004年高考,湖北省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单独命题。这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为了将现在实行的分省命题高考  相似文献   

19.
时间如流水,流动意味着发展,变化。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统一命题,到1988年巳历十一年。回顾这十一年试题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有两个制约着命题的因素:一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订,一是向标准化考试靠拢。影响极大的全国性考试所发生的变化,自然会促进教学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先谈向标准化考试靠拢的问题。“标准化考试”对我国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事物。一种社会影响很大的新事物出现,往往会产生过于强烈的心理效应,对标准化考试也是如此。现在许多人把“选择题”和”标准化考试”等同起来,甚至用”标准化考试”作为“选择题”的替代语,这是用局部特征掩盖了实质,是一种误解。标准化考试是在现代科学认识(包括教育观点)和手段(包括教学方法和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地编制试题有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帮助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目前的小学语文考试在命题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一、命题陷入了“过于烦琐”的误区,使语文课堂教学中“肢解课文”的现象愈演愈烈刘国正先生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见《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本来就存在偏于技术训练的问题,受到应试的扭曲,更有不良的发展,陷入了误区。”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地纠缠于课文内容,作“肢解式”的架空分析,与语文考试命题过于琐碎不无关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