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彪 《军事记者》2003,(8):49-49
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的采写活动中,常听到这样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新闻富矿”。有人说京城是“新闻富矿”;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沿是“新闻富矿”;也有人说,边远艰苦地区是“新闻富矿”……正如什么是新闻一样,看问题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只是想从记者感知这个层面提出:新闻的富矿就在“司空见惯”中。其一,记者是常人,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普通人。有人会说,不对,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特殊的族群。其实,这只是对记者工作极而言之的一面,说的并不是记者的全部。那么,说记者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每个电视记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断、报道新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必要条件。为此,就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发现与判别新闻的“新闻嗅觉”,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简单地说,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老道的记者一般既有一双“新闻眼”,又有一对“新闻耳”,还有一只“新闻鼻”,  相似文献   

3.
吴晓春  闾春飞 《新闻界》2005,(5):60-61,55
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报人、学者和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对新闻人才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造就新闻人才的理论主张.其中如何建立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但纵观以往人们对记者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大都是从记者应该获得和具备哪些知识或者什么样的知识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并且形成了“杂家”说、“专家”说和“专与博结合”说等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合理性,但缺乏与具体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的过程,并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有效地实现记者的价值.因此,重新审视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无论是对于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国内不少报纸文字记者而言,外出采访有时要以小汽车代步;国外同行也强调采访需要“CAR”,但是这个“CAR”,可不是英文“小汽车”的意思,而是“计算机辅助采访”(ComputerAsistedReporting)的英文缩写。计算机辅助采访在西方新闻界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国内新闻界对其的研究还不算很多。广义上说,计算机辅助采访泛指各种新闻媒介,借助计算机进行的所有新闻采访实践;狭义上说,尤其是对于报纸文字记者而言,是指在采访实践活动当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在采集、分析和传输等方面对新闻信息作出及时、精确的处理,从而优化工…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传播环境下,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上很多新闻记者都曾经根据自身的新闻实践,谈论过媒体素养问题。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记者要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邵飘萍曾经要求记者“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胡乔木曾经说:“报刊是人们生活的教科书,而新闻记者是人们聘请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浅论新闻立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自力 《新闻界》2000,(5):52-52
什么是立体,有常识的人都能理解;但是什么是立体新闻,不少人却不太清楚。因此,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探讨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立体新闻的起源和发展   什么是立体新闻 ?《人民日报》主任记者王楚有个较好的归纳和见解,他说:“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比方把人像的正侧面同时表现,把立体这一形式运用到报纸新闻写作上,能使读者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是过去两倍甚至几倍的内容,读者读新闻所引起的共鸣时间也为之缩短。”   我国的“立体新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的过程。最早提出新闻“立体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脚底板下出新闻”,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没错;但记者仅有“跑”的功夫还远远不够。要在跑中发现新闻,捕捉住新闻,心中必须有大局。心中有大局,眼中才有新闻。否则,只能任由新闻从眼皮底下滑过,却抱怨“我那里总是没新闻”。有了大局意识,即便是“新闻贫矿”也能开采出源源不断的好新闻。记者的大局意识往往决定其发现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严平 《新闻传播》2007,(6):17-18,20
新闻从业人员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久了,有的人觉得新闻资源匮乏,无新闻可写,有的记者却佳作频出;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有的报道平淡无奇,有的人却从中挖出了“金矿”“富矿”,甚至写出了传世之作……如何挖掘和提升事实的新闻价值,这是每一位记者始终都在面对和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邀请了几位在新闻采写实践上有着较高成就的记者就此话题谈心得体会,希望通过他们的新闻实践,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他著书,他思考,他是一位长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是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有不少人曾被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机智、幽默所折服;有人说,“一口气读不完一个‘赵启正’.” 早春三月,在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驻地,赵启正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请教他,作为记者,应该怎样面对两会,应该怎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艾丰曾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这样的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自己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记者兼专业学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自身做“全”了学者型记者。  相似文献   

13.
“记者要多走基层多思考多实践,好新闻出自基层。”这是笔者最为深刻的体会。 1998年7月,笔者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福州日报社采访部工作至今已有13年,都在基层一线采访,参与了不少新闻策划,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新闻作品。笔者2005年被授予福州市第四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采写的新闻作品有74件获全国、省、市各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记者在转型。在怎么转型呢?“文革”时代的记者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大都以当一名称职的宣传员为己任。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报纸大都对开4版,一天容纳不了多少新闻稿件。许多新闻从业者以社会守望者为己任,追求酱专家型记者,采访收集新闻材料反复比对,写作编辑稿件精益求精,不少记者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和政府决策的智囊人物。新闻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高,“报纸上是这样说的”。是那时候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北电视台“新闻广角”栏目因为定位于对社会问题的评说,因此,不免对社会不良现象鞭挞多一些。由于“新闻广角”记者敢碰硬,对基层某些违法违纪现象坚决曝光,通过舆论督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保护。因此“新闻广角”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不少当事群众千里迢迢给记者送来锦旗,称颂“新闻广角”记者为“道义的卫士”。  相似文献   

16.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一、善于捕捉“线索”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那么怎样获得新闻线索呢?线索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无处不有,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1998年4月15日,《陕西农…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多年,但不少地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却往往变成了“通稿宣读会”。这时通稿不但没能传达应该有的信息,反而成为了被受众质疑乃至否定的话柄。长期使用通稿,还会造成记者的惰性和媒体本身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受损。一纸通稿,不仅不能使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有时连“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更不要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分析和解读了。这实际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张翔 《新闻采编》2002,(1):18-19
“新闻”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新闻的定义有文字可查的,在100种以上,代表性的有“事实说”、“报道说”、“手段说”、“传播说”等。“新闻”到底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精密,人们迫切要求对“新闻”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定义。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  相似文献   

20.
王骅  张荔 《青年记者》2002,(5):25-25
要发现、挖掘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三只眼”:瞄准大局抓“亮点”、瞄准中心抓“热点”、瞄准社会抓“难点”,细心观察问题,善于抓准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有价值的新闻自然就会被发现。第一只眼:瞄准大局抓“亮点”穆青同志说过:“记者要想总理的事”。写文章要跳高,不是跳一尺,也不是跳二尺,而是要跳到全局的高度。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既要有对宏观上的准确把握,还要有对下情的真正了解,要吃透“两头”,找到宏观(大气候)和微观(新闻事实)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