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之际,赵简子作为赵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推动了晋国社会的变革,瓦解了旧的、腐朽的统治体制,奠定了赵氏从晋卿向诸侯转变的基础,其中晋定公十一年赵简子病寤所讲的谶语是根据晋国的发展趋势为赵氏制定的战略,指明了赵氏由家入国的政治路线,从而保证了赵氏逐步稳定和扩大势力最终夺取晋国权力,规划了赵国的基本蓝图,促进了赵国二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之际,赵简子作为赵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推动了晋国社会的变革,瓦解了旧的、腐朽的统治体制,奠定了赵氏从晋卿向诸侯转变的基础,其中晋定公十一年赵简子病寤所讲的谶语是根据晋国的发展趋势为赵氏制定的战略,指明了赵氏由家入国的政治路线,从而保证了赵氏逐步稳定和扩大势力最终夺取晋国权力,规划了赵国的基本蓝图,促进了赵国二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赵衰述论     
赵衰是赵氏在晋国奠定"立家"基业的关键人物。在波谲云诡、诸卿并立的晋国政坛上,他凭借着韬光养晦的政治谋略和为人谦恭的处世风格,不仅跻身于晋国政治权力的中心,而且为赵氏在晋国的"立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衰述论     
赵衰是赵氏在晋国奠定"立家"基业的关键人物。在波谲云诡、诸卿并立的晋国政坛上,他凭借着韬光养晦的政治谋略和为人谦恭的处世风格,不仅跻身于晋国政治权力的中心,而且为赵氏在晋国的"立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梦文化中,赵人的梦文化现象值得关注,它不但典型,而且详细完整。赵人的梦文化现象受到了殷商、周代等神秘文化的影响,且与赵人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人的梦文化既是对商人、周人以及晋人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本姓氏集体思维和观念特质的反映。晋国历史记梦较多的原因,是晋国面临严峻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情况的外在反映。晋国或赵氏的应对纷繁复杂的政治情势倾向以梦的主题加以呈现或解决,是生活在晋国母体中的赵氏集团的一种实际和明智的选择。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深入研究,离开或忽视梦文化的历史考察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以春秋时期晋国诛杀上卿赵氏家族、后又复赵武田邑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而写成的剧目。此剧曾被明人徐元改编成传奇《八义记》,近代许多剧种又加以改编演出。清代还被介绍到西欧,先后被译成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的晋国,诸多强宗大族相继衰亡,反而是异姓的赵氏家族几经磨难,最后与异姓的韩、魏三家分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主要原因是赵氏在家族内部继承上,摆脱了世袭贵族的立子的宗法继承制,而代之以立子以贤;每一位赵氏掌门人对待手下士人都是不拘一格任用和重用。赵氏虽然也被称为贵族,但实质上是代表着新生事物的士族,因此赵氏在晋国虽然遭遇挫折,但却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8.
试论赵简子的“北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末期,晋国六卿各自为政,身为赵氏宗主的赵筒子高瞻远瞩,从赵氏的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北进战略"."北进战略"对赵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氏自叔带去周事晋,至赵籍被封为诸侯,凡此近四百年的晋国赵氏,吾称之赵室,以别于赵国赵宗室。赵室在晋国的发展中堪称有功之卿,赵夙是晋献公的战将,赵衰更以相材,佐文公,建霸业,赵盾执国政,佐襄灵成三公,使晋国的霸业继而不衰,虽然晋景公十七年,赵室三卿被杀,赵氏惨遭灭族之祸,然赵氏复起之后,再执国政,连远居南方的吴国使者都直语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赵鞅当政之后又铸刑鼎,强六卿,赏军功,两次渡过了晋阳被围的险情,反灭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3)
豫让是春秋末晋国的一位志士。最初,他是范中行氏的门客,后又投奔晋国“四卿”之一的智伯为其家臣。豫让归顺智伯后,智伯对他非常宠信,非常尊敬。不久,智伯联合魏氏、韩氏进攻另外一家贵族赵氏,围住了赵氏的领地晋阳城。在万分危急之际,赵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史中,赵氏孤儿故事代代相传、不断演变,这一母题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敷衍出关于舍身取义和性命相见的悲剧故事。该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一族被灭,遗孤赵武复兴赵家的历史,经过历代文人加工改编,这一历史故事不断远离史实、不断文学化。本文通过分析"赵氏孤儿"故事文本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其在不同文体中的演变及成因。  相似文献   

12.
晋国后期,公室衰落,晋政自六卿出.六卿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主线,大都耦国的局势因而得以充分体现.赵氏的根据地晋阳,赵午所据之邯郸,范氏盘踞之朝歌,皆为晋国后期的大都,更是世卿大族所仰仗的政治、经济后盾.太原晋国赵卿墓和侯马盟书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晋国后期的大都耦国局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浅论董安于、尹铎对晋阳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受命建造晋阳城,成为太原2500年历史的开端。尹铎为晋阳继董安于之后的行政长官,政绩显赫。董、尹二人是晋阳杰出的城建学家和政治家,为晋阳城的诞生及赵氏家族的兴盛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梳理和文字考释可知,春秋战国之交,晋国世族赵氏先后有两代宗主努力经营中牟。据考证,赵氏对中牟的关注与其战略指向发生转移有关,中牟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吸引赵氏青睐的关键。由于赵氏对中牟的刻意经营,使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战国初年,中牟成为赵国与诸侯各国逐鹿中原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晋国的采邑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国的世卿大族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为数最多,其采邑数量也大大超过其它各国。本文通过对郤氏、范氏、赵氏三家采邑发展与家族兴衰的分析,认为晋国采邑制度的特点在于:一是采邑的归属变化频繁;二是一族多邑和一人多邑的现象十分普遍。而采邑的得失无常、频繁易主,是造成晋国卿大夫氏族称谓纷繁复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诸位,你听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吗?这故事可真是撼天地、泣鬼神哪。《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依据《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书所记载的两个家族矛盾斗争的历史衍生而成,悲怆凄切,驰名中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话说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两个重臣,一个是文臣赵盾,对朝廷忠心耿耿,另一个是武臣屠岸贾(读"古"),他和赵盾不和,一心想害死赵盾。  相似文献   

17.
俗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是有“温度“的。同一个意思、同一种对象,其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迥然相异。它既可能是一碗“暖心的热汤”,也可能是一盆“透骨的冰水”。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赵衰、赵盾父子先后为晋国重臣,大臣狐射姑评价其父子说:“他们父子都是天上的太阳,不过一颗是冬天的太阳,一颗是夏天的太阳罢了。”原来,赵氏父子虽然都主持过国政,且忠诚为国,但因一善美言,  相似文献   

18.
晋献公是春秋晋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只要对晋国历史做深一步的考察、分析,就不难看出,由晋献公开始创立的晋制,在春秋时期整个晋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对于“献公晋制”,史学界一般认为:它废除了宗法分封制,在晋国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推动了历史前进。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制度沉重打击了宗法分封制,但没有能在晋国建立中央集权制。而且,此制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可以说晋国的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也与此制有关。下面针对这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赵氏家族肇建晋阳城及赵国初都晋阳和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政治地理环境方面,当时的太原盆地是晋国新辟之地,易于新法的实施。该地周边是群狄诸戎游牧的地区,六卿不断向戎狄拓地发展,此地又是他们拓土的前沿阵地。经济地理方面,太原盆地北缘是当时农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接合的地带,又是渔猎的理想场所,亦是手工业荟萃之地,这和赵氏家族传统的经济特点相吻合。自然地理方面,晋水之阳是地势平坦的肥沃之野,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胜,物华天宝,出产丰饶,更加便利了赵氏家族的建都立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史记》记载以及后人的考证,赵襄子至赵献侯的世系旧说为:赵襄子从公元前475年至前425年,赵桓子从前425至前424年,赵献侯元年为前424年。清华简《系年》所载赵桓子、赵狗、赵浣的活动对赵氏世系旧说提出了重大挑战。依据清华简《系年》,结合《史记》和"侯马盟书",我们对春秋末年晋国赵氏世系提出了一种新说,即赵襄子为公元前475年至前442年,赵桓子为前442年至前441年,赵狗为前440年至前430年与前425年之间,赵献侯元年位于前430年至前425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