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产权关系出现了多元化,原来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变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企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公司法》也明确授予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经理人员多项控制权和改制后公司经理人员的剩余控制权。这  相似文献   

2.
公司控制权问题不仅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资本市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制度补充,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运用手中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公司控制权实际是从股东权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实现的途径是股东表决权,建议对公司控制权进行进一步法律调整,以期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解决国有企业经理激励问题的根本之举,乃是构建国有企业经理内生激励机制,即让国有企业经理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产权相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收益,以此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存在着如何建立有效的国企经理激励机制的问题。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年薪制和股票期权是两种重要的物资激励机制。同时国有企业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精神激励机制:企业控制权、政治地位和企家声誉激励。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下控制权成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之间的作用关系构成了控制权机制的作用机理。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使得控制权机制的激励作用超常放大。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企业家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6.
谁来选择国企经理张晚明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最近指出:企业的好坏,关键在领导班子,要鼓励企业家把创立和发展企业作为毕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企业家应该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谁来选择国企经理”已成为本世纪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课题。▲“官本位”能造就真正...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经理人员获取了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具有鲜明的“事实”控制特性,其个人利益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上得到了强有力的突出。我国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国有产权主体虚置、委托-代理链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相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约束和市场化发展不均衡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经理人员获取了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 人控制具有鲜明的“事实”控制特性,其个人利益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上得到了强有力的突出。 我国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国有产权主体虚置、委托——代理链各主体的权利 和义务不相对称、政府部门的行政约束和市场化发展不均衡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采取相应对 策。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时地发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促进制度建立的顺利进行。国企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逐步加大并深化“放权让利”,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并进一步掌握了企业事实上的控制权,从而有可能产生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这就是“内部人控制”问题。管理人员还可能利用会计制度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内在缺陷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春兰 《中学文科》2006,(11):88-88
在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中,有两幅地图涉及到佛罗里达的归属问题。一幅在31页“欧洲国家殖民扩张”中,图上标注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该地区;另一幅在80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中,图上标注1810—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该地区。为什么两次都是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呢?  相似文献   

11.
国家作为股东是不称职的,至多只能充当债权人的角色,在企业无力偿债时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债权入的权利是相对清晰的,一方面,它可以很好地保护经理不受政府官员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还可以很好地保护国有资产不受经理的侵蚀.因此,债权合同是约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理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将国有资产变为债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近日,记者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了解到,“十五”期间我省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培训制度,逐步推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取得“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后,可纳入企业经理人才市场的测评、推荐范围,并作为其任职、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产权的功能出发,分析我国渐进式产权变迁的内因和外因,并将产权变迁的过程分为财产权转移过程和企业产权控制的结构调整过程,指出财产转移变迁在国际竞争推动下通过市场作用逐渐内生出企业产权的结构调整变迁。在财产权的变迁中有着政策构成的制度约束突变的显著作用。进一步对我国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产业路径作了剖析,并指出经济效率决定了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方向,但调整的速度取决于政策制度创新的进程,因此迎接国外资本的挑战,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就必须大力推进政策制度创新,壮大私营民族资本,逐步降低或消除民族私营资本进入竞争性产业的政策壁垒,同时提升私营资本对产业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4.
佟卫东,这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7年12月被任命为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经理,1998年3月任保定电力集团理事长。从此,他像一只雄鹰在保定电力战线展翅翱翔着。 他任保定供电公司经理三年来,先后组建了保定电力集团,完成了全市22个县(市)的企业改制工作,走在全国第一;通过专业化改组、公司化改制、股份制改造,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先后获河北省局和华北网局“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单位、电力部首批“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管局“二星级企业”、“三星级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全国一流供电企业”等…  相似文献   

15.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16.
德国早期大学深受欧洲古老大学影响,实行自由入学制度,这与大学的基督教信仰相联系。18世纪国家从教会手中夺回大学控制权,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集权管理教育的需要,逐渐取消自由入学制度,至1834年形成以人文中学毕业考试为标准的大学入学资格制度。第三帝国时期遭破坏。战后不断变革发展,形成至今完善的独具特色的大学入学资格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法律制度环境下,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在学校不同发展阶段中获取控制权私利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有:法人财产虚置、转移现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和转让控制权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较早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有著名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阿希比,他从教育技术的革命这一角度,将人类教育划分为4个阶段,即: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青年人的责任从家族中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第二...  相似文献   

19.
“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人力资本产权缺失造成的企业所有权配置不合理,外在原因是所有权控制失效和外部监督乏力。因此,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立人力资本产权,企业所有权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股东之间重新合理配置。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应得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以制度的形式确立,既防止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不到位,也防止人力资本所有者侵害股东的权益。另外,新的所有权配置方式变外部所有权控制为内部所有权控制,变外部监督为内部监督,外部人搭内部人的便车,将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控制权和所有权控制权在现代企业中以新的方式重新结合,实现制度的创新,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实现了工人阶级的统治,创立了“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了人民管理制。马克思曾指出,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在于他们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实行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制。这个制度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特别是关于民主选举、群众监督与撤换原则,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十分积极而有益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