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川 《内江科技》2008,29(3):114-115
本文研究了BaTiO基陶瓷的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从液体干燥剂的使用出发,考察了坯体在液体干燥剂中成型的良好特性,并与传统的干燥方法作了比较。3PTC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陶瓷材料硬度高、脆性大,烧结后无法切削加工,传统成型方法难于制备形状复杂的多孔陶瓷的问题,采用环保型壳聚糖凝胶注模成型法与添加造孔剂法相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成功制备出近净尺寸的多孔Al_2O_3陶瓷。在多孔陶瓷领域起到指引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50万~80万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造孔剂法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成型后的坯体在1760℃下保温0.5小时,制备出了气孔率〉70%、平均抗弯强度〉8MPa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干法成型中的干压法和冷等静压法对含3mol%氧化钇的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的粉末进行成型,并讨论了不同的成型过程对素坯致密度的影响。将经成型后的3Y-TZP素坯在常压、1300~1450℃温度下进行烧结,对其烧结性能做了初步的研究。从而可以得到,由于该粉料有很高的烧结活性,经干法成型后的,素坯可以在1300℃低温烧成下就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94%的烧结体。  相似文献   

5.
张鹏 《大众科技》2012,14(3):109-1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BaTiO3-CoFe2O4两相复合陶瓷粉体,并通过成型1200℃烧结制备BaTiO3-CoFe2O4两相复合陶瓷,测试XRD和TEM,并对其介电,漏电,铁电进行了研究。XRD分析制备的BTO陶瓷为四方结构,铁电性较好,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CFO陶瓷为尖晶石结构,复合陶瓷具有两相结构,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在易自燃煤层布置过程中的局部垮冒点采取钻孔埋管,利用2TGZ 90/140型高压注胶机注凝胶和气动注浆泵注水泥浆措施,在回采结束后对采空区进行打闸密闭,并注水泥浆,加固闸体杜,绝空区漏风,介绍了注凝胶注浆的防灭火技术在袁仓SS4413采区的应用,分析注凝胶的工艺状况和工艺参数以及取得的防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陶瓷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分类,详细介绍了陶瓷坯体助磨剂、增强剂的应用、性能及作用机理,最后对陶瓷添加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卫生陶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卫生陶瓷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可是无论其生产质量和产量如何提升,目前卫生陶瓷生产者仍然存在陶瓷坯体开裂的现象,并且也会是会长期存在能预防但是不能杜绝的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卫生陶瓷坯体开裂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凹槽塑件进行工艺性分析,设计初选注机型号为XS-ZY125,对模具的浇注系统、侧向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和成型零件的设计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考虑塑件的形状和注射机的参数,在成型时选用的是一模两腔的设计。浇注系统采用的是点浇口,由于塑件有侧孔,所以需要设计模具的侧滑块侧向抽芯机构,成型部分的凹模采用的整体式型芯采用嵌入式,用固定板来固定型芯。  相似文献   

10.
粉末注射成形是传统粉末冶金与现代塑料注射成形工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零部件新型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合,经制粒后在加热状态用注射形杨将粒状料注入模腔内冷凝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型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该技术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瓷雕,即“陶瓷雕塑”,源于蜂巢式陶瓷坯体,是国外用于触媒转化的研发成果,与传统的陶瓷制品完全不同,无论是用笔和着色都独树一格,色彩经久不泯,是我国雕刻工艺又一奇葩,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按制作方法可分圆雕、浮雕、镂雕、捏雕等数种,按制品可分素雕和彩雕两种。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
我国先秦及秦汉时期钱币铸造主要采取的是板形范立式顶注工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板形范立式顶注工艺经历了单钱模直流直注、多钱模分流直注、多钱模直流分注、多钱模分流分注等几种结构设计演变,其发展趋势总体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产。  相似文献   

13.
陶瓷催化剂载体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该项目于2003年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由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共同承担,利用上海硅酸盐所自主知识产权的蜂窝陶瓷载体制备技术,采用连续式挤出成型、射频干燥等先进工艺,以低热膨胀系数、高孔密度、薄壁型和高强度的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的产业化为目标,建设陶瓷催化剂载体产业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项目合作     
该技术又称RTM成型工艺技术,涉及流体控制、计算机仿真、专用树脂技术、增强材料预成型体技术和低成本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是80年代末以来国际复合材料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型工  相似文献   

15.
材料研究     
《科学中国人》2022,(16):12-13
陶瓷气凝胶极端隔热多功能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学院李惠和徐翔教授在陶瓷气凝胶隔热领域取得新成果。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传统陶瓷气凝胶超隔热材料存在困扰其近百年的“力热互斥”瓶颈难题,例如陶瓷无定形态增韧的同时引发高温析晶粉化、低热膨胀效应受困于结构几何构型和力学特性、力热协同增强的同时牺牲隔热性能、低密度降低声子传热的同时无法有效阻隔高温热辐射等,  相似文献   

16.
鑄坯模鍛     
鑄造和鍛造是制造金属零件毛坯的两种普通工艺方法。“鑄坯模鍛”是鑄鍛联合加工生产金属零件毛坯的一种新工艺。它是先由鑄造方法澳注出坯料,再握模锻,锻造出模锻件。握过加热锻造的毛坯内部粗撇紧密、强度高、粗性好、长期工作不易疲劳折断或裂开。而由金属液凑入模型或砂箱而得到的篇造毛坯,RlJ具有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陶瓷坯体的注浆成形方法和容易产生的几种注浆缺陷,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缺陷的办法;并针对本校学生在注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亚微米级碳化硅细粉,加入少量合适的烧结添加剂,用干压成型及无压烧结这两个简单易行的工艺制备出碳化硅陶瓷样品,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工艺下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密度:通过对烧结体密度的测量,烧失率和线收缩率的计算及显微组织形貌的观察发现,当添加了适当含量烧结助剂碳和硼时,烧结温度约为2200℃时碳化硅陶瓷有最大的密度,约为2170℃时有最小的烧失率,为2130℃时,线收缩率最小。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微孔数量呈下降趋势,烧结体微孔的深浅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7)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异型结构注入天线的结构,进行铺层设计;选取多种金属材料作为工装材料,通过数控加工技术制造组合成型模;结合复合材料热变形制造技术、采用复合材料热压罐整体成型技术、复合材料异型结构注入天线的精度控制,制造合格的复合材料异型结构注入天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硅酸铝陶瓷耐火纤维毯交错平铺结构技术在油田注汽锅炉上的应用,重点叙述了该技术的保温结构、施工工艺、技术依据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