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到《金字塔报》走了一趟。说到感受,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似曾相识。也许是由于埃及与中国同属于第三世界的缘故罢,《金字塔报》面临的各种问题同中国新闻界面临的问题有不少相似之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金字塔报》的同行们也在试图改革。把不合格的编辑、记者“冻结”起来《金字塔报》1875年创刊于埃及亚历山大市,当时是一家周刊。1881年报社迁移到开罗,遂改为日报。  相似文献   

2.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仅轰动了阿拉伯世界,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泰晤士报》为此发表的一篇社论说,“除了萨达特总统本人辞职以外,他对他的班底作出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比解除海卡尔的《金字塔报》主编职务更引人注目。”许多新闻机构纷纷刊发报道和评论,它们对海卡尔的称呼,使用了“埃及头号主编”、“金字塔之王”、“20年来埃及最有势力的政治物之一”等等……的确,海卡尔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且是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新闻系。他从19岁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先后在《埃及新闻报》《最后一点钟》和《鲁兹·优素福》等报刊任职。1957年,纳赛尔总统任命海卡尔担任《金字塔报》主  相似文献   

3.
在埃及还是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报风沉稳持重的金字塔报可谓家喻户晓。如果说金字塔是埃及占代文明的典型象征,那么金字塔报则是埃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杰出代表。3月上旬,应金字塔报的邀请,邵华泽总编辑率领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了埃及。金字塔报总部坐落在开罗繁华的杰拉街,正门大厅里有一幅表现人类新闻起源与发展的现代派巨大浮雕画令人驻足。这座14层的新闻大厦,拥有埃及最现代化的通讯、编辑、资料、印刷和发行等  相似文献   

4.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  相似文献   

5.
埃及有两位著名女新闻工作者,名字恰好都是阿米娜。78岁的阿米娜·赛义德现任新月出版社总顾问,1988年退休前是这家出版社的董事长兼总编辑。52岁的阿米娜·沙菲克现任金字塔报高级编辑,兼任埃及记者协会秘书长。一老一小两个阿米娜都是因报道妇女问题出名,同时也由此招来非议,甚至诬蔑、攻击。在埃及社会上,既有人称赞她们是“女中豪杰”,也有人咒骂她们是“教唆犯”。  相似文献   

6.
在开罗闹市区杰拉大街上,有一座高达十四层的大楼,这就是左右埃及舆论的《金字塔报》大楼。《金字塔报》是中东最大的阿拉伯文日报,是阿拉伯世界发行最广的报纸。每天十四个版,每逢星期五阿拉伯世界的假日时,还要增加版面,发表总编辑的专栏文章。该报最大容量10万字,平均每日发行量近30万份,国外发行数万份。另外,还出版《国际政治》季刊、《金字塔报经济学家》双月刊  相似文献   

7.
在埃及还是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报风沉稳持重的金字塔报可谓家喻户晓。如果说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典型象征,那么金字塔报则是埃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杰出代表。3月上旬,应金字塔报的邀请,邵华泽总编辑率领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了埃  相似文献   

8.
翻开3月24日的《北京日报》第3版,感到一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主要是这个版上的“祖国各地”栏目一下吸引了我。像“祖国各地”这种专栏形式,在编辑学上称作“集纳栏”,也有人叫“报中报”,常作编辑的则简称它为“小栏”,类似的有《人民日报》要闻版的“新闻简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神州大地”、《北京日报》一版的“中华·京华”等。  相似文献   

9.
埃及秀     
埃及—— 金字塔、木乃伊、法老、魔咒、沙漠、克丽奥帕特拉、涅法蒂蒂…… 而自电影发明之后,时装、美貌、动作、特效、音乐的添加,让这个舞台更加眩目多姿。著名导演D·W·格里非斯1913年执导的《Judith of Bethulia》可谓此类影片的开山之作。此后摩西王子便成为埃及影片的一个主角。1923年,赛萨尔·B·德梅尔拍了第一部《十诫》,将埃及古代传奇与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956年,德梅尔又拍了第二部《十诫》。“梦工场”1998年的动画巨制《埃及王子》则更是对这片充满阳光的国土及阴霾丛生的法老宫殿作了梦幻般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很喜欢阅读《新闻通讯》。这本通俗适用的新闻业务刊物,有这样几个特点: 《新闻通讯》好在通俗。发表的许多文章,尤其是“入门新人谈新闻入门”、“采访札记”等栏目,对于指导企业报的通讯员掌握写作知识起了很好的作用,使他们克服了写稿的盲目牲。我们《晨光报》的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在编辑稿件、组版、制标题等方面都缺乏经验。“企业报园地”这一栏目给厂  相似文献   

11.
站在一个普通记如何实现新闻作品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我们研读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评报》(以下简称《评报》)。媒体的总编辑,不可能天天去开会贯彻他的传播思路,不可能天天去向每个记编辑诉说他的灵感,不可能天天去评价每件新闻作品的优劣,更不可能自己天天去四海捉“鳖”。而《评报》则是把这些“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条途径。我们认为,《评报》具有如下四项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13.
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新闻报》,是埃及首都开罗唯一的英文报纸,创刊于1880年,比著名的《金字塔报》只晚5年。原为英国几个新闻工作者所办,社址在亚力山大。19世纪末,曾发行部分法文版,用以谴责法国对埃及的阴谋活动。1960年收归国有每日6版,星期六更名为《埃及邮报》发行35000份。  相似文献   

14.
项桂泉至今仍记得16年前他首次向《巨化报》投稿时那种不好意思的感觉。他也绝对想不到,这会成为他日后人生道路发生转折的一个契机。数日之后,他接到了《巨化报》副刊编辑的一个电话,没过几天,他所投的那幅篆刻作品见了报。他当时所在的巨化建材厂行政科的头儿和同事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后,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想不到我们这位闷嘴葫芦小木匠还有这么一手!” 第二年,《巨化报》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项桂泉便被厂里指派参加了学习,接着又到《巨化报》社实习了三个月时间,打下了他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5.
《鄂西报·星期天》于1994年初创办,第三版辟作“文化·卫生·体育”版.一开始,我们就把民族文化的宣传和研究作为版面的重点内容来安排.在文化副刊上设置了“文化论坛”、“巴文化漫议”、“山寨风情”等栏目,编辑有关民族文化的系列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受到读者的好评.恩施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状况等因素的限制,物质文化生活相对比较落后.相应的,文化副刊在内容上就需要编辑人员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报纸特点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我搞新闻报道多年,也常听人感叹:“在报社没有关系,要登篇稿子,难啊!” 情况果真是这样的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记得我在采访枝城市红花套镇蔡家冲村6组共产党员吴连富一家少生快富孝敬老人的事迹报道,正准备投给《三峡晚报》和《枝城报》,当时有人劝我:“你已退休,无职无权无钱,编辑素不相识,报社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寄去也是被扔进纸篓,还是算了吧。”听了这话,我犹豫了好几天。但最后还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将稿子投进了信箱。没想到,《三峡晚报》和《枝城报》的编辑老师都帮助我把稿子作了修改,《三峡晚报》以《“儿”是婿“女”是媳孤婆婆晚年好福气》为题,《枝城报》以《儿孝·孙效·老人笑》为题,都刊登了。这一事实对我的震动很大,我意识到,要赢得编辑的青睐,最重要的是在稿子质量上下功夫,只有高质量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编辑的心。  相似文献   

17.
《金字塔报》的影响力来源于其所拥有的人才宝库,被称为"智慧能源"和"思想库"。埃及《金字塔报》创办于1875年,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很高,早在1988年就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列入"最佳国际报纸"。现已从单一的报纸经营产业向多产业拓展,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邹恩润,江西宗江人。是我国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的编辑实践和有关编辑工作的论述,是一份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遗产。韬奋于1944年写《患难余生记》时说,他“差不多出了学校就踏上编辑之路”。1937年9月20日,他为上海的《立报》写的一篇《同道相知》的文章中也说:“时光过得真快,我这后生小子,不自觉地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这是韬奋对自己的编辑生涯最简明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20.
埃及的金字塔世界闻名,埃及的《金字塔报》也在中东地区很有影响。该报创刊于1875年,是一家比较严肃的政治性报纸,每天在夜间10时、凌晨1时30分和3时30分三个时间定版,共出40个版,约10万字的容量。日发行量约30—50万份,周末版连增刊一起可达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