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纲举目张     
王元 《围棋天地》2005,(4):82-84
上一期的标题,叫《不是为了活着》,似乎是含有哲理的命题,哈哈!然而,这不是我在故弄玄虚。至少已生存了两千年的、我们祖先发明的围棋,一方面是非常简单,另一方面又确实是极其玄妙的,随着对围棋认识了解的加深,各位对此定会渐有同感。陈毅元帅说围棋“易学难精”,恰为厚积薄发的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2.
再约国学     
各位老师,各位棋友,大家好!我是马天放业余了段,受《围棋天地》约稿,自战解说一下第4届国学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中的几盘棋,请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3.
刘帆四段 《围棋天地》2013,(15):102-105
这期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与学生的对局,他叫郑齐,今年16岁,去年移民加拿大,并获得了加拿大青少年冠军。比获得冠军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围棋认识了很多热爱围棋的棋友,他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在不同国度的理解涵义使他更加热爱围棋。以前教导他们时我曾讲过,不光要学习围棋的技法,也要体会围棋的文化!作为老师,看到学生对围棋理解的加深,我很欣慰!  相似文献   

4.
思维之趣     
王元 《围棋天地》2006,(1):82-84
各位棋友,新年好!去年的“天地讲义”连载,从“围棋,就是围地的游戏”拾级而上,其主线,是“围棋的本质,是效率”。今年,“天地讲义”将继续前进。不过,我仍想重申,只要接触到围棋,就请一定要记起“效率”二字。  相似文献   

5.
乐在棋中     
围棋这项益智的艺术,之所以自古至今经久不衰,主要是它既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又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在本讲座里,将给各位棋友介绍一些有趣的想法、行棋思路,一些围棋技巧和形式各异的围棋妙手。基本图这是我在“三九段道场”上讲课时遇到的一个局面,执白棋的是一个叫杨钊的九岁小同学。白棋怎么走才好呢?经过图黑1至11的布局常见,白12反夹时,黑13尖是强手,普通下法应如图一。图一黑1压是定式,白2至白6止,黑得外势白得实地,但白占据了三个角地,比较满意。所以实战黑13用强试图打开局面。我们看看图二。图二白…  相似文献   

6.
小小建议     
《围棋天地》2013,(6):21-21
尊敬的《围棋天地》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一个高中生,从小就喜欢下棋,现在已经5段了,我们家一直喜欢看《围棋天地》。这一期3、4期合刊与以前迥然不同,用了两百多页来精讲八盘名局,想必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我很喜欢这样。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芮乃伟对战李赫的那盘棋中,  相似文献   

7.
群芳谱     
叶桂 《围棋天地》2004,(23):32-34
各位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围棋天地》上给大家介绍我下的两盘棋。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摘     
各位网友,各位棋友,新年好!新世纪、新气象,棋坛迎来了三大喜讯:中央电视台围棋节目全面改版扩容;湖南要出围棋杂志;北京、上海联手创办围棋周报。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棋运亨通,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9.
计承光 《桥牌》2014,(10):47-47
我有这样的体会,不知对否?当你手持一副畸型牌时,到底是否开叫,叫什么?我认为。这绝无定论,叫与不叫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桥牌绝非围棋,绝对公平,桥牌包括着运气,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且看笔者碰到的3副牌。  相似文献   

10.
败局的价值     
蒋永庆 《围棋天地》2010,(21):21-21
各位编辑你们好: 我是贵刊连续十六年的忠实订阅者、读者,深感贵刊办得非常好,是围棋刊物界的“阳春白雪”,每期到来,往往爱不释手。但看到贵刊今年第16期后,感到很失挈。  相似文献   

11.
棋鬼外传     
喝酒喝得不省人事的叫酒鬼,赌博赌得身无分文的叫赌鬼。那么,下棋下得走火入魔的,是不是该叫棋鬼了?我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围棋下得棒极了,下起棋来能不吃、不喝、不睡觉,是个十足的棋鬼。  相似文献   

12.
姚枫 《围棋天地》2005,(12):68-68
当年我们这些复员兵被分配到北京市科委下属单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下围棋,都下象棋。只有一个叫晓东的在文革时期下过,水平大概有业余1段,他自称是单位的“棋圣”。他和我们下都是让6子,没到中盘我们就全死光了。我真是搞不懂,围棋怎么会是这样呢?象棋你别说让我车马炮,就是让我一个马也别想赢我。围棋真是太玄妙了,后来大家发现围棋更有意思就不下象棋了。棋圣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13.
各位棋友读者,2007年我们将继续开设有奖指错和有奖征答活动。大家可以通过邮信、发E-mail的方式参与我们的活动.其中有奖指错的奖品为下一期《棋艺》杂志,有奖征答活动的一等奖为《棋艺》2008全年杂志,二等奖为一季度杂志。我这人爱好广泛,什么都不精,但相对别的爱好而言,围棋算是我最大一个爱好了,上高一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围棋有了接触,也认识了我一生的朋友小斌,从此,对围棋的爱好就一发而不可收。我和小斌现在虽然隔江而望,有了各自的家庭,但每次见面总是一番对杀。儿子6岁时,我把他送到我的一位围棋朋友那儿学棋,  相似文献   

14.
东游记(中)     
各位读者,新年好!一转眼工夫,为棋艺撰写稿件已经第四个年头了。新的一年在刘钧围棋研究会专栏中,我和研究会的朋友们将依然以比赛报道和热点研究为主,而在每月一局的业余大赛点评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让大家了解一些国外著名业余棋手的对局。在此,非常感谢读者朋友们几年来对我们栏目的支持,论文学功底,比起其他栏目的作者,我自叹不如。论围棋水平,国内也有大量比我水平高的棋手。但我仍然愿意班门弄斧,如果读者朋友能在我们的文章中了解到业余大赛的概况,感受到围棋带给我们普通围棋爱好者的快乐,或者在我们的研究作品中略有启发,笔者将感到不胜荣幸,这也是我们长期做这些栏目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初涉围棋 在老家的时候就听说聂卫平是抗日英 雄,很了不起,当时的我对围棋一无所知。简 直觉得他就是云彩上面的人。 初中毕业后,我因闲来无事便向弟弟要 了十几块钱,买了一本《围棋入门》(当然这里面还有聂英雄的作用)。我花了一天时间“弄懂”了规则。第二天便找同学“动武’结果自然是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过几天之后我便赢了他一盘,赢棋这后的我喜形于色,随口一句:“到底谁臭(下十盘我输九盘)?” (二)在苦难中 上高一的时候由于学业繁忙,我没碰过围棋,直到放暑假。一天下午,老妈叫我到对面的巷子里去批些冰棍…  相似文献   

16.
深度思维1     
尹航 《围棋天地》2020,(6):84-84
各位棋迷朋友大家好,好久不见。最近一直在忙工作和研究围棋AI,好不容易把之前创作的一部分题目整理成书了。整理过程中发现我还有不少题目没有正式拿出来过,从本期开始,我又回来继续为大家提供烧脑服务啦!  相似文献   

17.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72-74
各位朋友,新年好!既然各位是《围棋天地》的读者,那么,多数都是已经会下围棋的棋友,而且,各位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手吧。由于本讲义是我尝试着专门为暂时不会下围棋的新朋友所做的服务,所以,已经会下围棋的棋友路过这里时,就不必减速刹车了,请直奔下一站吧。  相似文献   

18.
围棋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章必功先生是深圳大学的副校长。他在文中论述了围棋的内涵,揭示了围棋与哲学、数学、天文、地理、历法、兵法之间的相通之处。其文旁征博引,功底深厚。至于围棋究竟起源于何时?围棋是如何产生的?多少年来,众说不一。各位读者如有兴趣,也请加入对这些命题的研究讨论。本刊将分两期刊登章必功先生的大作,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9.
棋内棋外     
福建联赛如火如荼,但比赛之外,一直支持福建围棋的“艺术企业家”范总的一句话却让我思索良多:“尽管我围棋下不过你们,但是围棋带给我的却一定比你多,围棋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爱好,是一种道,围棋的棋理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能贯通,这才是围棋最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置身于网络之间,时常会有意料之外的种种收获,总有一些人或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自省。我在网上有一位弟弟,他在围棋对弈网站的名字叫“兰天白云飘”,本名郝丞,是河北张家口人。这位好弟弟身有残疾,但是他酷爱围棋,在家人的鼓励和协助下,他顽强地追逐着自己的黑白梦想。我和郝丞相识倒不是通过网络,一年前,我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