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倒立是体操教学中比较简单的动作 ,但初学者由于心理障碍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仍然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发现并纠正 ,以防止错误动作定型。1 手倒立时塌腰及纠正方法初学此动作时 ,学生往往由于害怕用力过大 ,使身体整个“拍”了下去 ,或由于肌肉不会用力 ,从而“塌腰”;因此在教学时 ,应先教会学生如何自我保护。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用力过大时 ,可以屈臂低头向前做前滚翻 ;另一种是放开一只手顺势转体收腹落地。初学者在靠墙倒立阶段 ,就应注意不要塌腰 ,感受腹部用力。当不靠物体倒立即独立倒立时 ,可以两…  相似文献   

2.
“女子三人”是我国技巧开展最晚的一个项目。几年来,各队在这个项目上发展了一些较好的难度,使该项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从近年各次比赛中来看,“女三”第一套中各队选用的各种倒立、平衡造型动作,显得有些雷同,花样还不多。如何去创新,去开辟新的路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根据“女三”的特点,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示:(一)过去通常习惯大多都是“下面人”在各种不同位置,始终保持头朝上的部位,用手去举或托“上面人”的倒立或造型。而我们把它反过来,使“中间人”变成头朝下,用脚或腿去举或托“上面人”的倒立、造型。(二)过去大多都是“上面人”在“下面人”搭起的各种架子上做倒立,而我们让“中间人”做倒立,“上面  相似文献   

3.
一天在课堂上,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们问他一个问题:“怎样学习,学问才能够达到您那样博大精深?”苏格拉底没有做正面回答,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地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了手…  相似文献   

4.
技巧“前手翻”动作对一般学生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选择与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先进、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与效果。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的经验设计了几个具体教法介绍如下。第一步:靠墙摆倒立(见图一)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小学四年级学生障碍接力跑时,对跨过长凳、钻过铁圈的方法做了统一的规定,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在钻过铁圈时,有的学生用头、手先钻过,有的学生两脚先钻过,突然发现一个学生“越轨”了——鱼跃似地“飞”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最近,东南亚地区掀起一股倒立跑热。一般是倒立在台阶上,用手去“跑”。南朝鲜运动员新东模在一次比赛中,获50米倒立短跑世界冠军。图为新东模在汉城南山体育场的台阶上,进行倒立攀登台阶的表演。  相似文献   

7.
疯狂钓白鱼     
我的钓鱼历史细算起来,从儿时钓趣到现在的痴迷执著已很有些年头了,而真正迷恋上钓鱼是从部队退役后的一次疯狂钓白鱼时开始的。现在,如果说那个休息日没去钓鱼,定会心痒难忍,即便有事耽搁,也会挤出时间去过一下钓瘾,心里才觉得踏实;记得《中国钓鱼》刚发行那几年,在每季到来的月底,我每天总身不由己地往邮局报刊门市部跑上两次问问,卖报的老徐头已被我问得不耐烦了。由此可见,我像一个钓鱼人中的“中邪者”。  相似文献   

8.
我的病跑了     
我上大学时,常感膝关节疼痛,吃了不少药,也贴了不少所谓的祖传秘方风湿膏,总不见效。疼痛厉害时,连二楼也上不去。听一位草医郎中说,我这病综蹲功可以治好,每天练两次,每次以30分钟为宜。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第一次就败下阵来,30分钟哪里坚持得了,即使5分钟也坚持不下去。我爸爸很心疼我,他看我那副痛苦的样子,也劝我不要勉强做下去。爸爸喜欢钓鱼,多少年来他一直订阅《中国钓鱼》杂志。有一天,他要我跟他去钓鱼,我高兴地答应。我俩骑单车10余里到了大京水库。啊!这里风景真美!库水平明如镜,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倒映在水…  相似文献   

9.
一、头手翻教法选 1、头手翻的教学安排头手翻是典型的屈伸动作,安排头手翻教学必须考虑到与其它体操动作技术上的纵横关系。这对加快掌握头手翻技术将起到更好的效果。 2、技术关键与要领口诀正确的屈体倒立姿势是保持姿势前移重心,屈体的角度以90°左右为宜,技术的关键是臀部稍过垂直面即猛力伸髋展体。(如图一)  相似文献   

10.
1.墨西哥36岁的高龄球员桑切斯自80年代成名以来,被国际足坛誉为“筋斗王”,原因是其在射门成功后总以独特的后空翻来庆贺自己的进球,他这一潇洒的动作被称为“桑切斯式欢腾”。如今,尽管其年龄增大,但“筋斗功”不减。 2.前捷克斯洛伐克国脚,身高1.92米的“铁增”斯库特维拉,进球后总以双手倒立背翻来庆贺。有人曾做过统计,斯库特维拉的进球数跟倒立数成正比例关系。意大利电视制作商曾将他的倒立录制成意大利足球四级联赛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一、“头手倒立”的教材分析 1.动作方法:从蹲撑开始,两手和前额撑垫成等腰三角形,两手撑垫用力、提臀,接近垂直部位时,一腿上举,另一脚蹬地,两腿并拢、展髋,身体挺直,体重均匀地落在两臂和前额上,稍作停留,两手用力推撑,迅速低头屈体团身,向前滚翻蹲立。头手倒立的另一种做法:两脚轻轻蹬离地面,举臀、屈腿,成屈腿头手倒立(身体站稳后),两腿再伸直上举。  相似文献   

12.
在侧手翻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出现屈髋错误是常见的。如果教师让出现这种错误的同学去作靠墙侧手翻,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原因是学生知道了自己有屈髋的错误,作靠墙侧手翻就一定会撞到墙上。学生一害怕就会产生紧张,以致做不好练习。在教学中找发现,往往有的同学在垫上作练习,仅出现屈髋的错误,而作靠墙侧手翻时,就会出现更多的错误,甚至连整个动作都走样了,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开始阶段,要防止和纠正学生屈髋的错误,宜采用以下教法:拉两根长4米的  相似文献   

13.
女孩可欣     
张杨 《新体育》2008,(6):28-29
“可欣,你做的‘李姗空翻’,手是怎么抓杠的呀?” “是这样握的,交叉的。”住记者们的簇拥下,背着书包正准备回宾馆的何可欣并不“认生”,她把倒立架放到地上,然后伸出双手连比带划地回答着问题。 等记者们散去,可欣把倒立架往肩上一扛,以一副挑扁担的姿势向门口摇去:“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这是发生在2008年天津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热身馆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发现进行头部拍打、手梳、按摩等,能起到健脑、养生作用。我已60来岁,身体还是很健康,很少生病。我现在食欲正常、体重不变、体能不差、牙齿坚固、肌肉结实,游泳能游数千米,登山不亚于一般中青年人,身体灵活,能做倒立1小时,每天都在进行养生、拍打、按摩等各种多样锻炼,省市新闻媒体多次对我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一切都是坚持进行头部保健的结果。头部拍打:五指分开,手心拍打头顶,右手拍打50次,换左手再拍打50次,几个来回自己掌握,每天不少于三遍,拍打的力量由轻到重,逐步加大,再由重到轻,起到恢复作用。为什么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生病是痛苦的事情,治病是艰难的过程。在病中的人多么希望能有一些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小窍门,可以为我们平民百姓排忧解难,在不太费事也不太费钱的前提下,还能缓解病痛。倘若您有自己创造的,或是从别处学到的简便有效的健身方法,欢迎您推荐给本刊,再由本刊介绍给那些同在病痛中挣扎的“病友”们。相信这样一种“赠人玫瑰手余香”的善事,除了为您带来优厚稿酬外,还会带来更多的快乐。我曾经患有高血压病(180/120毫米汞柱),给我生活上带来很大不便。后来听老朋友说按摩耳背可治高血压,听后我便坚持做了下来。一年后,血压果然恢复了…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我运用橡皮筋作为辅助教具教授侧手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运用如下:一、示范讲解中的运用示范时,教师首先选两名学生手拉橡皮筋单手举起,然后教师做完整示范。示范动作要求在翻转成倒立时,双脚的位置高于橡皮筋的高度,象跳高一样翻越橡皮筋后站立。新颖的示范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讲解前,教师选一名身高和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做示范。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老师和同学在翻转成倒立时谁的脚位置高?为什么?”教师通过图示和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说出“身体各部位应在同一个垂直面…  相似文献   

17.
钓鲢往事     
田尧 《垂钓》2001,(9):29-29
1988年,我随蒋校长到京郊垂钓。当我调漂时,见他用手竿,却连做了几个炸弹钩饵。我有些不解,因他常出怪招,便走上前去访问。蒋校长风趣地说:“你听说过粗粮细做吗?我这叫小饵大做。抛午食手竿用,抛,手结合,各取所长。”我站稳了脚跟,看落校长如何“唱这段戏”。  相似文献   

18.
时楠 《新体育》2006,(6):28-28
不管忙闲,总喜欢信笔涂鸦,有时候甚至觉得用笔说话的方式更直接准确。如果现在下棋算做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话.那么除了做棋手我还想做一名写手,每天来这里写点东西,想来也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9.
手倒立是体操运动员的基础动作,其内容有蹬起倒立、后摆倒立、直臂屈体分腿倒立、后翻、转体成手倒立等。不论用任何形式连接成倒立,倒立时要求,身体重心高、园背,使手、肩、脚成一直线。教学方法与手段:1、抓好“顶肩”是手倒立技术的关键手倒立技术要求很多,但“顶肩”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梦圆晚报杯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做“晚报杯”的稿件了.只依稀记得以往做“晚报杯”稿件时心中总难免夹杂着些苦涩。也许是因为“晚报杯”冠军是我惟一未染指的业余赛事冠军,故而从2005年开始,“晚报杯”似乎成了我最重视的比赛,只是我却一直与“晚报杯”缺少缘分。正当这一切成为习惯或者说我已渐渐麻木时.一直与我开玩笑的“晚报杯”却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